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和京圈太子爷相亲这件事 > 第81章 是我的底线

第81章 是我的底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傅若年清醒时,对着眼前冷白的天花板许久,才恍然意识到自己身在何处。

耳畔机器的电子提示音不绝于耳,他尝试稍动一下手指,然而这样简单的动作也沦为妄想。拼尽全力,只朝一旁的护士炸了眨眼睛。

医生很快来察看情况,尝试为他撤去ECMO。仪器拔除后,他说出的第一句话却是:

“给你们添麻烦了。”

医生本来准备了一肚子的抱怨,不吐不快,可面对傅若年的歉疚,就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傅若年家里人不来,护工回回打电话,就一助理盯着,除了打钱不会干别的。就连撤ECMO都是傅若年自己做的决定,他家倒是省事儿了,医院从上到下审批签字的流程走了一溜够,就差开大会讨论了。

急诊烦,科室烦,ICU最烦。天天提心吊胆,生怕傅若年死在哪个疏忽上,家属来院里闹大了,谁也担待不起。

而此刻傅若年毫无血色的脸上努力扯出一抹抱歉笑容,纵他身为医生,早已见惯生离死别,亦不由得心生凄然。

“嗐,”医生语带宽慰,拍了拍傅若年的肩膀,“我们的工作,没有麻不麻烦。能把你抢回来,我们都挺高兴,你也是命大,晕在急诊部墙外边儿,但凡远点儿估计就没戏了。”

傅若年眉峰舒展,疲然点头:

“谢谢。”

“对了,”医生又道,“你这病至少得静养三个月,要不给家里打个电话,找个人来照顾你?”

“不用,”傅若年答得很快,他知道没人来,更从不指望所谓家人能在乎他的死活,“我自己可以。”

医生想起傅光华的态度,能理解他的决定。倘若家庭不睦,不来反而是好事。他不再继续劝,只是把傅若年的手机还给他,叮嘱几句后便离开。

傅若年把手机充上电打开后,第一时间先点了与林琅的聊天框。

果然,十几通未接电话,她肯定急坏了。

他看了一眼时间,下午三点二十分,应该还没放学。

指尖在屏幕落下一行字,反复斟酌后,却又一一退格。

自己现在这样,一时半会儿不能见面,与其骗她抑或让她跟着担心,不如等出院见面再说。痛觉逐渐复苏,他抬手按在左胸前的手术刀口,趁神经尚残存几分麻木昏昏睡去。

住院的日子难熬,与傅若年同病房的几个年轻人被亲人簇拥着,照顾得细致周密,却还整日唉声叹气。相较之下,他实在乐观得出奇。

一周时间,不见任何亲朋好友来探病,仅仅一名不算勤快的护工料理他的起居。隔壁床小伙子的妈妈常拿他立标杆,让儿子瞧瞧大哥哥多让人省心,能自己做的事从来不要别人帮忙。

傅若年及时岔开话题解围,和母子俩聊上几句闲篇儿。

时间一长人们就发现,他实在有点儿太不娇气了。换药不喊疼,吃饭不挑食,偶尔还能拿出那台助理送来的笔记本电脑处理工作。但身体条件暂时不允许他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节奏,总是坐久了就会腰疼,不得不下地扶着床沿站一会儿,可站不多时又开始心慌气促,必须平躺回去休息。

傅若年也终于觉出力不从心。

身体好像一夜之间垮了,刚回国那阵儿能为了一个项目两天两夜不眠不休,熬得双眼通红,第三天一早还能出门跑步换换脑子,现在居然翻个身都喘得不停。他自嘲是怠于锻炼,体质不如前些年,却忘了自春节假期至今,大病小痛就未曾断过。

是日,北京迎来了节后第一场暴雨。

窗外大雨滂沱,瓢泼似的水幕直往窗户上拍,雨声夹杂雷鸣,在黑压压的云层底下翻滚交织,犹如末日降临,笼罩了一整座城的阴霾。

平日里陪伴在侧的家属皆因为极端天气没来,病房里静默得怖人。隔壁床的男孩溜到护士站侃大山,靠窗的那个中年人偷偷跑出去抽烟,只剩下傅若年独自守在病床上。医生告诉他,如果承受得住,可以下床走走,防止下肢形成深静脉血栓。

傅若年当然听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