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红钗诏 > 第23章 计划

第23章 计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难怪李徹想得出来害死歌姬栽赃自己的法子,原是自己犯下过这样的事,想了想,钟令又问:“那女子与李徹相好,他的好友、同窗应有知道那女子的,他的相好死去了,他们难道不会背后议论?还有那女子的街坊四邻,一个活生生的人死去了,他们难道不会疑惑?”

刘川道:“事后确实有几个小官参奏,却拿不出证据,都说是风闻,参奏的几人后来还都被贬了。”

言简义丰,她微愣片刻,忽然感到有些恍然,很难说清那是什么滋味。

刘川看她沉思,底气更足,“钟郎君,只要你能从那婆子手里拿到……”

钟令摇头:“这样的好把柄,我们几个小人物出面,那婆子怎愿放手?”

对面二人都惊疑起来,那要如何?又听到她问:“李徹他们家,他父亲李玮可有什么政敌么?”

并非她消息闭塞丝毫不知朝廷党争,只是她未曾听闻过李玮此人有什么大过或政绩,从她所知晓的来看这人十分中庸,仿佛只是靠着家族荫蔽才到了这般高位,并未听说与哪派哪党来往过密。

刘川、李林虽是下人,可毕竟是李徹的贴身小厮,对于朝堂之事也有所了解,只听刘川道:“政见不合争论几句是常有的事,政敌却不至于,应是没有的。”

“可有什么格外交好的?”

刘川道:“李氏在京城经营了数十年,亲朋遍地,交好的也极多。”

钟令凝神,静静思索片刻,又问道:“方才你说被贬的那几个小官,都是谁?”

二人便回忆着,将那三个官员的名字一一讲来,“一个当时在御史台的叫吴思焕,一个叫胥寅,另一个姓甄,叫什么却不记得了。”

“时任侍御史吴思焕、监察御史胥寅、礼部郎中甄芩?承和六年九月的事?”

李林立即点头,“是,是那时候。”

真是宰相门前七品官啊!钟令感慨,这几人也算风云人物了,李家的仆从提起来竟然一句“几个小官”便了事,不过,倒也侧面体现了李家门风。

她默念了几遍那三人的名字,许久才道:“吴思焕与甄芩都是中书令詹栄的门生,詹栄……李家与吏部尚书阮程可有往来?”

李林立刻点头,“有的有的,我家夫人的妹妹正是阮尚书长媳。”

她轻轻抚掌,“这便对了。”

阮程与詹栄,两人都是拥立今上登基的功臣,然而近年来多可见二人之间的政见之争,甚至相互攻讦,隐有党争之势。

刘川闻言,看着她满脸的笑意,不免有些胆寒,“钟郎君的意思是,要将这把柄交给中书令?”

“也可以这么说,可是谁去做呢?”她的目光在二人身上游移,最后还是定在了刘川身上,“刘川,不若便由你前去?”

李林听到长出了一口气,盼望刘川赶紧应下来。

刘川皱眉,“为何是我?你自己怎么不去?”

“因为我欣赏你啊!”她这话一点不假,她是当真觉得刘川是个人才,“我去了京城也找不到门路,不如你去,你只管想法子给中书令送一封信去,其他的,就看我们运气好不好了。”

刘川冷笑,“此事我做了又有什么好处?”

“好处就是赌我们运气好,能看到李玮倒台,再不济也能将李徹治罪,他也就威胁不到我们了,运气差一点么,李玮被降职、贬官,李徹无事,还是耀武扬威,我们黄泉相见,求下辈子能投个好胎。”

她口口声声说“我们”,刘川竟是听了进去,犹豫起来,“李氏先祖乃是开国功臣,就算家主倒台,李氏嫡支、旁支还有那么多人……”

“所以这对你们更有利了,倒他一家,李氏又没倒,你们这些做下人的就不会被连累。”

刘川还未言语,李林便推搡他:“川哥,眼下我们除了这条路也没有别的法子了。”

刘川不耐地看他一眼,“又不是你去拼命。”

钟令便也轻笑一声,将头巾面罩戴上,又将李徹拍醒,“你慢慢想。”

刘川急忙阻止,“叫醒他做什么?”

“留信啊!总不能就陪他在这里呆着吧!”她踢了李徹两脚,看到他悠悠转醒,便叫李林来扶他。

李徹只觉浑身皮肉都痛,似乎骨头也裂开了,又不敢哭喊出来,挣扎之间倒了地。

钟令看李林将他扶起来,按着他坐下。

她扼住李徹的咽喉,粗着嗓子道:“李郎君,我今日缺些花用,打搅你啦。”

李徹咽喉处顿时传来窒息感,痛意加身,又挣扎起来。

“小心!”

钟令一只手向侧边抓去,握住了李林抬起的一把凳子,若无刘川提醒,那凳子险些就要落在了她的头上。

刘川也动手将李林制住。

“他是……唔唔……”刘川捂住他的嘴,钟令一手制住李徹,反手将他的头按在桌上,奋力踢向李林,在李林身后的刘川也跟着向后一震。

李徹的头擦着冷硬的桌板,似乎毛发皆在挣离头皮,痛得他目眦欲裂,用力地“唔唔”两声,示意自己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