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水远山长(清初) > 第45章 京城

第45章 京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天我醒过来时,努尔哈赤已经又出去了。我开门叫门外守着的人传了饭,又推开了昨天一直守着的窗。

我没有梳头发,托着腮看外面早已苏醒过来的城市,心里那个想要出去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说什么带我出来散心,这根本就是换了个地方关着我吗。

不久他的亲兵敲了两下门,我自己把饭端进来慢慢吃完再去看太阳,居然已经快中午了。

我这才想起,昨天夜里醒过来时,自己大概是清醒了很久的一段时间吧。

我随手把头发都拢在了左边的胸前,给自己倒了杯茶又回到了窗前。

嗯……我偷偷溜出去一下再神不知鬼不觉地回来的可能性有多少?

门突然开了。

大约是正在盘算逃跑让我心虚,听见身旁的响动我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侧身面对着门口。

是努尔哈赤回来了,还拎着一套浅浅的粉色的衣服。……女子的衣服?

“这两天待烦了吧,想出去了?”他朝我温和地笑着,“我把事情交代给了葛盖去办。下午陪你转转京师。”

见我愣着,他直接把我推进了里间:“快换衣服,然后把头发梳了。”

他拿回来的是汉人女子的衣服。米白的马面搭一件淡到发白的粉色立领对襟长衫,我穿上几乎遮了一半小腿,最外面的比甲依然是比长衫略略深一点的粉色,是棉的,领口袖口下摆都滚着一圈白色的兔毛。

看这衣服的颜色,我明白,青、红、皂、白、黄都是正色,平民是不可以穿的,其中又以黄、紫、红为贵,皇族官员才能穿着。就我这两天在窗边发呆的结论,外面的百姓还是以冷色调的衣服为主。

就我换上衣服的效果来看,老男人的审美非常可以。

换好了长衫马面我便赶忙开始梳头发,我可不想浪费一会儿出去逛街的时间。比起旗人复杂的发型,晚明时期汉族女子的头发还是很好梳的——毕竟我来之前学习过。

我坐在镜子前,把头顶的头发分成四份,让后面的自然披好,然后把额头的两份往后梳,和后面的对应位置头发梳在一起捆好。已经梳在一起的辫子编成比较松的麻花辫,两根横过来盘在头顶固定。最后从剩下的那些披在后背的头发里捋出来两缕头发分别垂到胸前。

我对自己这次的发挥非常满意,可是看着镜子里那张和这样古典的发型不太搭的脸,怎么看都觉得奇怪,索性就什么首饰也不戴了,反正我也没有。

“之前竟全然不知,”他立在我身后,牵了一缕我的头发缠在手指上,“看着女人梳妆打扮是这样的滋味。”

他看着镜子里的我,我也在镜子里望住他,就看见了他眼里的情绪——我突然觉得好像在什么时候见过他这样带着一点好奇、一点惊讶、一点无奈、一点意犹未尽的表情。好像……是五年前从建州大营回都城的马车上,他倚着我睡着又醒来的时候。

我想再去看时,他已经松开我的头发回了身。

客房的桌子上是有妆奁的——镜子就是这里面的,我整理好那些研究努尔哈赤的心,看了一圈里面的胭脂水粉,正犹豫要不要涂点什么,身后的人已经把比甲披在我肩上,然后牵起了我的手。

“好了好了,已经很好看了。”

我回头看他。

“快走吧卿卿。”他让我借着他的力气站起来,“出门要叫我……”

“老爷。”我难得地积极回应着。

他笑着点了下头:“也罢。”

和我繁琐地准备步骤不同,努尔哈赤把女真人的辫子挽上,再戴个四方平定巾就万事大吉了。也对,他还有朝廷给发的适应八百种形制场合的统一制服,随便找件常服便行了,的确不用特意打点。

他只带了两个亲兵,又让他们离远一点,两个小伙子对视了一眼便笑着唱诺。

京师的集市是一路溜着皇城根的。

我拉着努尔哈赤的手跟在他身边,满目都是眼花缭乱。

这样热热闹闹、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古老中国就在我眼前,她的活色生香本来就让人向往,现在我有幸身处其中难免更加情不自禁。

一路过来,茶庄、金银店、药店、客栈、粮油谷店都是常规的操作,居然还让我看见了浴室?诶?这时候居然有开在街面上的浴室?

见我十分好奇一直往里面看,努尔哈赤笑了一声把我拽走了。

“万源号”通商银铺的幌子下写着“出入平安”;相馆大约是比赛下围棋的地方,在明朝,围棋在百姓中是非常普及的竞技运动;门口写着一个“当”字的自然是当铺;幌子上写着“东西南洋货物”的店是当时的进口货物店;这一个写着“张楼”的,就是一家普通的饭馆……[1]

一路看着沿街的店铺摊商,我快乐得几乎在蹦蹦跳跳地走。

“你看,”我晃晃他的手,指着不远处的一张幌子,“东西北方皮货俱全,是不是会有咱们那边儿的皮货啊?”

我终于被身边的人猛地拽了一下。

“你最好给我安静一点,你已经够惹眼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