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盛宁姚华录 > 第60章 坡坡特

第60章 坡坡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盛闱:“太子从前不和我们兄弟们玩,连上课也不在一处,自然感情就淡了些。”

“感情是走动出来的,是不是?”

“太子,强扭的瓜不甜。”盛闱婉拒。

“孤管你甜不甜,解渴就行了。”盛闻道,“孤带你赚大钱,以后莫和老四玩了,我们孤立他。”

——

金满堂门前的木架子又贴上一张告事。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论战,京都的居民有事没事都会绕点路,有意来瞧瞧又发生了什么新鲜事。

国子监的学生们放课,一群少年结伴走了来,围观群众忙道,“小先生们,快来看看又是什么事?”

少年们为首的那个走上前,将告事扫了一眼,“皇上命太子殿下整改京都外城的路,如果效果好,就要把全国上下的官道都整修一遍。”

修路等于徭役。

围观群众瞬间兴致缺缺了,农忙刚结束,好容易能歇息一冬,官府又开始征发徭役,能笑得出来才怪呢。

“几时开工?”一个汉子表情麻木地问,“需要什么时候到京兆尹报到?”

“等一下…”少年露出思索的表情,“不是让百姓去京兆尹,而是让各大商行有意向者携带标书前往东宫?”

“各大商行?”一人奇道,“修路不该官府拨银子吗?”

“给官府修路还能赚钱?”少年喃喃自语,“修路还能赚钱!”

他恍然大悟,抓着肩上的褡裢调头便狂奔而去。

“荀莲,你想到了什么啊!”少年的同学不明所以,大喊着跟在后面跑了。

“快回家通知你家中的长辈。”荀莲跑得飞快,在冬日里额头上都冒出来一层汗,他来不及跟好友解释,“罢,你先跟我回家!”

“父亲,叔父!”刚进了家门,荀莲大喊。

“都是读书人了,怎么一点也不稳当?”荀莲的叔父和父亲正在大堂之中说着什么,连已经闭门不出多年的爷爷都出来了,仿佛正在谈论什么大事。

荀莲的好友连忙见礼。

荀莲家同不少读书人的家庭一样,一脉经商,一脉从政,相互照应。

荀莲这一代刚刚脱离“商户三代不得科举”的规矩,他头脑聪慧,年纪轻轻就考中了举人,整个荀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了他身上。

只有家族中出现一个有功名在身的官员,偌大的家财才不会被当地的官员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吞掉。

“你们看到街上的告示了吗?”荀莲匆忙行礼,对长辈们道。

“告示?”荀父奇道。

荀莲忙把金满堂门前的告示讲了一遍。

荀家三人对视一眼,将一封信递给荀莲,“这是东宫来信。”

“三日后,京都如今接到此信的商行都可携带演示文稿,到东宫竞标。”

“演示文稿?竞标?”荀莲被这个新鲜的称呼弄糊涂了。

“是了。”荀父道,“竞标之事,不看谁家势大,不看谁家与朝堂有亲,只看谁拿出来的法子好,谁的成本更低。”

“演示文稿便是此物。”荀莲的叔父将一本微缩的小册子递给荀莲。

这本小册子和时下流行的书本都不一样,文字均是横向书写的。

第一页在偌大的白纸上只写了几个字,上书“京都外城道路修建投标方案”。

第二页则是目录,分别写了“施工组织”,“本项目专项施工方案”,“工期保证措施”,等一系列需要商行描述的内容。

第三页则是一个大大的谢谢,旁边还画了些花纹。

荀莲一阵不寒而栗,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个名叫演示文稿的东西可能会伴随他的后半生。

“太子只给了我们三日时间,还等什么,我们快点写这…这演示文稿吧。”荀莲道。

“莲儿。”荀父笑笑,“你不妨想想,这么大的饼,我们一家吃得下吗?”

“就算吃得下,我们又凭什么拼得过那些老牌的皇商呢?”

“那这件事就和我们全无关系了吗?”荀莲的友人有些失落。

“不尽然。”荀莲道,“如果太子还是只想把此事交给六部或皇商,何必要在金满堂门前贴告示呢?”

“一人一家不行,三家四家总拼得过。”荀莲握拳道,“何况,修路之事,有些商行专门营销沙子黏土,有些商行善于规划,未必比不上那些只会给宫里采买稀罕物的皇商。”

“莲儿所说不错。”荀爷爷满意道,“备考如何了?可有把握?”

“爷爷,孙子要是说十拿九稳,可免不了叫人说孙儿骄矜。”荀莲挺胸抬头道。

“既如此,此事就交给你来办。”荀爷爷拍板,“你来给同咱们家交好的商人,你的那些叔伯兄弟写信,共谋此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