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野草谣 > 第16章 未婚先孕

第16章 未婚先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仪一家四口趁着天色尚早三步并作两步的回了家,一进门脱了鞋开始就不住嘴的责怪。

“都是已经成了家的了,怎么还闹这么大笑话,都是些不争气的家伙。”

“唉。”他一屁股跌坐在木椅子上长吁短叹。

“二弟屋里的后人我怎么也没想过是这么个模样,一个都没走出去。”他朝他婆子念叨。

“好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没办法啊,自小就没个爹娘,王贺东从小就不跟他们一起,性格本来也就古怪,急躁、冒失,你别看他平时闷沉,他搞起事来还真不一定能招架得住。”

文三妹挺着大肚子也在一旁附和安慰。

灶台上闷着的热气腾腾的饭菜被一一端了出来

阿强从他们房间里脸上挂着古怪的笑道:“不想了,不想了,先吃饭,吃饭。”

他爸见了他这幅光景,心下便生疑。

“有什么事早点说,说了我好吃饭。”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皱的信纸,春光满面道:“大哥来信了。”

王仪这才把脸放下去,川字的眉梢舒展下去。

“你哥好几年没回来了,工作都还好吧。”

“你就葫芦里别卖关子了,赶紧念。”文三妹不耐烦道。

她给她公公盛了一碗饭,朝阿强嗔怪着。

一家人都坐在四方桌上了,他小心翼翼的拿出信纸,一本正经的念了起来。

他母亲热泪盈眶,手臂上绑了两只宝蓝色袖套,不住的揩眼泪。

“哭什么,这是大好事。”

王玄贵已经申请平调到本市的招商办,今年的工作的工作汇报做完就准备带着准媳妇儿回来,这的确是一件天大的好消息。

从他参加工作已经5年的时间了,一家人都没见过他。

“妈,这是好事儿啊,你哭什么,以后可以在你跟前尽孝了。”文三妹拍了拍婆婆的手臂安慰道。

一家人倒是从王贺东这桩糟心事里解脱出来了,不过王仪现在相当低调,不再跟李家明里较量了,等大儿子回来了自然村里的人就会知道,近几年来村里就出这么一个大学生,而且还是当官,他已经切身体会到了大家看他的眼神,羡慕、尊敬、客气,他也算扬眉吐气了。

第十二章:王玄贵归来

王玄贵自从被分配去了福州,第一天跋山涉水来到市里的时候他多少是有点惊诧的,他自己出生的地方穷,但眼下让他来服务的地级市居然只能跟他的县城相提并论,他深知一个城市的发展首先离不开经济,交通和人,当然执政者如何发展如何规划也是重中之重,刚开始交通局便把他扔去了政府单位的□□办,一个鸟不拉屎的职位,但事儿的确多,大多是一些底层老板姓喊冤的地方,他倒是乐意帮助这些底层老百姓们,认真做记录,认真登记,而且切身帮助百姓们解决实际问题,干了半年后就被交通局召回,他上来并没有大刀阔斧的修建公路,而是观察组织内部的问题,在他导师的建议下他开始慢慢的渗深入规划道路建设,有些老干部快要退休了并不舍得放权,因此往往开会开到一半没人表态,执行根本执行不起来,他遇到的困难自然多多了,他并没有干出什么实际成绩,第一自己并没有实权,第二执行力根本走不通,第三芝麻粒儿的小事儿都要找他亲自解决,第四排外,整个交通局有且只有他一个外籍人,而且还知道底细,后边儿没有任何后台,于是大家也都只是表面附和他并不执行,这让他一筹莫展,好在机会都是自己争取的,中央引资要进行一个经济发展的大计划,于是有一批外商要来沿海地带实际考察,中央便把这个沿海放在福建这一带,带动整体经济,整体规划自然由人民政府牵头,其它部门辅助接待,可是来的是一批法国人和英国人,正好缺翻译,自然整个福州所有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都征集到了一起,成立了一个临时接待办,王玄贵是这里头学历最高的,会英语,当然用了最高规格来接待中央级别的领导和外商,从地形、地貌、当地特色,王玄贵陪同在一侧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包括福州的龙头厂房,适合做一些什么投资,他不仅充当了向导也充分的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经济目前发展的飞速,这里将会是一个兴兴向荣的市场,这一行领下来,王玄贵自然的调去了招商办,他自己写了一封申请给组织,希望能平调回自己家乡的招商办,组织一直没有答应他的请求,直到平调前他险些丧命这才如他所愿。

五月初五端午节,交通局李局长和市长进行下乡慰问,一行人都跟在身后,王玄贵拿着本子边记录边跟在队伍后边,他们进了福州最贫困的山村坝子村,村民们都穿着传统服饰迎接领导们的视察,阿妹们的脖子上都挂着沉甸甸的粽子跳着民族舞,山坳里的房子都透着一股喜气,突然一个老汉抱着一捧自制土炮虎视眈眈的对着一行人愤怒道:“你们这些当官的就知道草菅人命,就知道贪老百姓的钱,我兄弟前年死在了雷公大桥地下,整个就是你们的豆腐渣工程,这事儿有人负责吗?我去你们□□办去了好几年,都搪塞我搪塞我,你们现在把我兄弟一家逼得走投无路。”

汉子临了声泪俱下。

突然厉声骂道:“都是你们这些贪官,我今儿要和你们同归于尽。”

众人神色紧张焦急的盯着这位刁民,期间市长面露不悦的朝李局长使眼色,仍旧耐着性子听着农民工兄弟的陈述。

市长皱眉朝李局长小声问道:“有这回事儿?”

两人耳语一阵。

“这事儿得问□□办。”

市长朝前走一步苦口婆心劝道:“大兄弟,容我问问,这件事情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也一定会给你处理好,你先把炸弹放下来,这里还有很多无辜的孩子老人妇女。”

“狗屁。”

王玄贵大喇喇朝前护着一众领导,镇定道:“你是陈家喜对不对,你的□□案子我查过了,你这边的赔偿问题我已经第一时间协商处理了,这件案子我还亲自去了你嫂子家,你是刚回来吧!还不知道赔偿款已经打进你嫂子的账户里头了,够孩子读到大学和你嫂子下半生的生活,你先冷静下来,这件事情一定会妥善处理。”

王玄贵一步步靠近这位年轻力壮的汉子,两人僵持着。

“大兄弟,你要相信政府,我们一定会为你解决,你先把土炮放下来,你看这里还有这么多无辜的老人孩子,我相信您是好人。”

遥远的田埂上一个头戴花巾的女人大喊道:“大哥,政府已经给我们处理了,就是你身边的这位办事人员给咱办的,你千万不要伤及无辜。”众人齐刷刷朝身后的女子望去。

王玄贵两手一摊。

“你看,已经处理了,这个雷公大桥的豆腐渣工程上面已经知道了,纪检委会插手去查,该做的惩罚一定会惩罚,给你们的赔偿一定会赔偿到位,你先把土炮放下。”

汉子顿时缓和下来,紫胀的脸瞬间变白,望着头戴花巾的女人一步步走进,他这才放下心来,慢慢的从腰腹间把三四枚土炮取下来,村长镇长赶忙过去安抚情绪,把土炮赶忙移走,众人长吁了一口气。

就在移走的瞬间,王玄贵看着走火的土炮冒出浓烟,赶紧两步抢夺过来将土炮往前边儿的水塘里扔下去,大嚷俯身趴地,他扔了后赶忙回转身直直的趴在地下。

市政府会议厅里凝神屏气,众人都面露难色,神色紧张的望着市长,市长敲着桌子大发雷霆。

“组织养着你们平时是干什么的?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哪有这么个道理,雷公大桥的工程涉及到的所有人员一律严查,这次如果不是王副局长挺身而出,你我都一块儿玩玩儿,从进入组织开始,你们就要牢记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大字,现在国家正是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一群禄蠹庸官。”

“平日里有些小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谁给我塞个人,谁谁帮个忙,无伤大雅,现在人命关天的大事,你们也这么囫囵吞枣,觉得山高皇帝远,管不到,你们自己身上每天戴着的党徽对得起它吗?这件事情要一查到底。”

报纸上的表彰还是扑面而来,王玄贵舍生取义,不顾身死安危在危难时刻毅然决然的冲在第一线自然引起了中央方面的高度赏识和关注,但他的这个行为同样引起了同僚高度的嫉妒和讥讽,暗地里算计的自然不在少数,他的人事任免还是来了,回到白市任招商办的二把手,交通局给他办了一场小型欢送会。

姜喜春得知王玄贵命悬一线都要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的时候她在电话里和他大吵一架,挂断电话后买了火车票从北京赶往福建,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

她脱掉厚厚的长棉袄,随意搭在右手手臂上,黄色高领毛线衣裹着她纤细的身子,齐腰的黑直发垂在脑后,他去火车站接她,两人相视而笑,她张开双臂向他跑去,像一个婴儿投进母亲的怀抱,此时两人对彼此的思念已经达到顶点,在这一刻彻底释放,姜喜春踮起脚勾着他的脖子,热泪滚烫的留下来。

两人相伴着走去他的住所,第一次他无比想要她成为他的妻,他无比想要她的身体,他肆无忌惮的拥着赤裸的她,在一次次的亲吻中迷失自我,他在那么危机的时刻自己当然后怕,怕就这么死了父母最后一面都见不到,还没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滋味儿。

他赤着胳膊露出半个身子,在床头柜上拿了一包烟,点了根烟,把姜喜春拥在怀里。

姜喜春脸上的红晕还未散尽,用赤裸的上身紧紧贴着他的前胸,拿掉他吮吸的烟往杯子里塞进去,一股“呲”的浓烟瞬时冒出。

她披着头发嗔怪道:“你那么英勇,你压根儿没想过我。”

“那么危机的时刻已经来不及想那么多了,但事后我是真的后怕啊,怕自己就那么死了,再也见不到你了。”王玄贵眯着眼吻了她的前额。

“回去我们把证领了吧。我不想再这么拖下去了。”

“那只能委屈你了,我连房子都还没分配,什么都没有。”

“我图的是你这个人,不是你的职位,你的房子,你的前途,或者为我带来的面子,我只要你这个人,爱我就够了。”

姜喜春翻转身子满足道。侧身用手撑着自己的头,王玄贵捧着她白皙的脸深情一吻。

“我已经申请了白市的那所职业中专,并且拿到了任职资格,我会永远在你身边,说来我大姐夫还和你是同一个村的,不知道你们认不认识,大姐夫托我爸的关系现在在县财政局。”

“叫什么?”

“李根富。”

王玄贵坐起身,惊讶道:“是,是他?”

苦笑一声,接着道:“这世界还真是小,果然又都碰在一块儿了。”

“怎么,你们之间还有什么?”

“岂止是有什么。”

“那怎么了,那也不妨碍我们两相爱。”

两人相拥而眠。

90年代的中国走在如火如荼的改革之路上,尤其沿海城市开放的港口已经成了很多商人暴富的一个巨大豁口,而且在人口控制上做了非常大的宣传力度,想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全面开放,招商引资,把自己本土的东西出口,在农业、工业、畜牧业等多方面提供机会,大量修建公路,开辟经济发展之路,让交通先发达起来,这是经历了一场战争后一个国家必经的发展之路,挨家挨户争先成为农业大户,成为万元户,而白衣镇率先成为万元户的是镇上的街溜子马大脚,去深圳下海,过年回来穿着西服夹着小钱包,一时成了大家饭后的谈资,一身行头让长久困囿在闭塞农村的农人们瞧个新鲜,他买了第一台彩电,村长李林响家里还是一个黑白电视机,马大脚开了镇上的第一个网吧,各村里的房子基本上换成了红砖瓦房,只有极个别的老人仍旧住着破旧的土房,在中央的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口号响起来,似乎农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