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好东西,周贵夫妇也刚好回来,他们手上拿了不少东西,一起都放上板车上,一块儿推回去。
回去的路上还有不少摊子,也是周小乐第一次卖肠粉,人们都觉得新鲜,也就卖的快收摊早。
现在刚刚中午,赶圩一般是热闹到中午结束。
到了下午,摆摊的人就渐渐少了,直到晚上做饭前,还会有一波人赶着时间来摆第二趟。
“种子啦,当季的好种子,芥菜,蕹菜,白菜,来看看啦!”
周小乐扶着板车,留意着街上的叫卖声,正好让他听到这一句,想着昨天早上刚翻好的地,今天挣了钱,可以先把种子买了。
跟周贵夫妇说一声,就拉着周初夏去找摊子。
“阿叔,您这蕹菜,白菜种子怎么卖?还有别的种子么?”
“白菜贵一些,八文一包,蕹菜六文,还有韭菜香菜种子是五文一包,秋豆角八文,您看看要哪一种?”
周小乐想着一排地也种不了多少,蕹菜好吃,来一包。
白菜可以现在种了还可以给冬天存一点,来一包。
韭菜一茬一茬长,来一包。
香菜?目前做菜用不上。
秋豆角?不爱吃。
最后周小乐买了三样种子,一排地肯定是不够种,还得多开一排才行。
周初夏在家里得宠,农活儿一般不会让他下,不过家里的菜地倒是他来伺候的。
看周小乐买了三样种子,那种地肯定不轻松,周晴晴也忙不了地里的活,如果要种地,肯定大部分是周小乐忙活。
但是他还得出摊,这样,能忙得过来么?
周初夏想着就免不了操心:“乐哥儿,你买这么多种子,能种得过来吗?”
“每样种一点就好,不多。”
周小乐已经想好了,目前是出摊要紧。
种菜是为了改善伙食,等农忙开始了,还得抢农忙,到那时肯定连摊都摆不了了,哪里还能忙菜地的事儿?
而且家里只有他跟阿姐两个人,吃得不多,索性就一样种一点。
他们一行人推着板车一边看一边走,看到家里缺的也一并买回去。
周贵家还算过得去,周贵干活有力气,还有木工活好,除了农忙,其余时间常到镇上找活干。
秦三娘有一门刺绣的好手艺,每个月到镇上的铺子里拿布回来绣,定时给铺子供货,也是一项不小的进项。
因此才能让周初夏像个镇上的小哥儿一样养,时不时还会找些借口帮助周小乐姐弟。
可见有技术在身,日子是不会差的。
周小乐刚赚的钱还得算帐,刚刚买了种子已经花了十九文,这对于一穷二白的他来说都算是巨款了。
再买东西,也得精打细算,不该买的不买,该买的当然不会省。
不过他看了一路,也没看到想买的东西,而且卖肠粉的帐还没算,也不好再继续花,干脆就等回去看看家里缺啥,明天再过来买。
推着板车走走停停,一路走到城门口,刚巧遇到村里的周大夫,打个招呼就一块儿作伴回去。
此时板车换成周小乐推,周贵在一旁帮扶着走,路边看到高高的野草顺手一折,拿到手里撇着玩。
周贵看到周大夫背着背篓,笑着问:“周大夫来上镇里卖药材?”
“是啊,前几天摘的药材,趁今天赶圩日过来卖了。”
周大夫年纪约莫五十左右,许是常翻山越岭找药材的缘故,模样有些老态。
他说完,瞧见板车上的木箱,疑惑道:“这木箱是做什么的?样子不多见呀。”
“这是炊肠粉的木箱。”周小乐推着板车,说话有些费劲。
不过还好有其他人帮忙推,他喘口气,继续说:“肠粉是一种吃食,味道不错,回头我给周大夫送一份尝尝。”
“哎,使不得,看你们这一板车东西,是做肠粉卖的吧?老头子我可不能讨嫌白吃一顿。”
“哪里算白吃一顿?之前我落水,还是周大夫救了我呢,吃多少顿都是应该的,周大夫就不要客气了,今晚回去就直接来我家,我炊给您老尝尝。”
“是啊,周大夫就别跟乐哥儿客气了,你回家也是一个人吃饭,自己还得忙活许久,一会儿去乐哥儿那吃就成了。”
秦三娘知道周小乐想报答周大夫,之前周小乐落水,周大夫也没有收药费,这会儿就帮周小乐劝一句。
“那……老头子就不要脸蹭一顿了。”周大夫笑呵呵地说。
“多少顿都行,只要周大夫肯来。”周小乐说。
周小乐推了一段,此时换成周初夏推一段。
但是周初夏重活干得不多,使力一抬愣是没让板车离地,顿时尴尬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