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钱不用出,只需出人工,你做吃食还可以包餐。不包餐的人工钱一日三十文,包餐是二十文,搭棚子最多不过两日,桌椅时间长些,若是人多,三五天也可以做好。”
“你最担心的莫过于棚子搭好了桌椅会被偷,其实可以找茶水老板商议,将桌椅与他的一块放置,茶水老板与你合作,想必也不会推辞。”
难得许关一次性讲这么长的一段话,令人惊奇。
不过许关的话有道理,桌椅在村子里做好运过去不难,搭棚子做桌椅的材料山里就有。
茶水摊子收摊时是将桌椅归置好,再将棚子的木条抽走,棚布盖着桌椅,压上木头,不怕雨淋,茶水摊这么多年也不见桌椅被偷,想必茶水老板有些门路,若是得他应承一块儿归置,就能省下许多功夫。
“竹子桌椅,也不知村里人有没有人会……”
许关说:“可以找村长问,正好也能托他找人搭棚子。”
周小乐双掌一拍,喜道:“好主意,走,咱们去找村长商议。”拉起许关就往外走。
许关被拉得一个踉跄,急忙拉住周小乐的手,说:“我……我先去将头发扎好。”
“抱歉……我忘了,你去吧,我在这等你。”等许关进房,周小乐抬手将刚刚许关握过的手腕圈起来,背在身后,左右走了两步等脸上的温度降下来才停下。
*
村子环山又环水,屋子沿着河流建一排,隔着路又建几家,左右有的间隔远,有的挨一块,中间一棵百年大榕树。
一般来说村长的家都在村子中心,千柳村的村长却是在西面还要往里走,可以看出村长祖辈在村子里是最先定居的人家之一。
走去村长家的路上还路过了周德荣家,周小乐清醒之后没有来过这边,记忆里周德荣在村子里算是富户,王桂珍头上还会别金钗。
虽然是镀金的钗子,但好歹有层金,房子看着老旧,但院子用了黄泥砖头围起来,门口两边还挂了灯笼。
一路走来,也就他们家挂,看着就比别人家要好一些,家底不薄还整日想着怎么从傻侄子病侄女身上扣好处,狼心狗肺。
刚走到门前,恰巧此时门开了,里面走出一个人,右手拎着大食盒,左手还要提水桶,开门关门都是用的脚。
周永看到周小乐一时怔愣,再看看旁边的许关,猜到他们只是路过,点头打招呼:“乐哥儿这是要去哪?”
周永在原主的记忆里谈不上好坏,他不会欺负原主,看到原主被村里人欺负还会帮忙。
只是周永不得宠,原主挨了周德荣王桂珍打找他庇护的时候,他也不敢上前阻止,多数是僵硬地站在一旁看着,若是上前相帮,只怕打得更狠,所以对原主而言,周永有时候很好,有时候又很冷漠。
但在周小乐看来,周永算是为数不多对原主好的人了。
“有些事要到村长家一趟,”周小乐对周永印象挺好,而且上次在祠堂还帮他说话,周永既然搭话了,他也不会冷脸相待:“二永哥呢?”
周永知道周小乐对他爹娘不喜,只道:“去田里送饭食,乐哥儿有事儿就去快忙吧,我先送过去了。”
“行,你忙。”
周永点点头,提起食盒跟水桶往田地的方向去了。
周永虽是汉子,可他身形消瘦,身高只比小哥高一些,相貌也不像汉子那样刚硬,若不是耳垂没有红痣,光是看外表,倒像个哥儿。
看他提着重物的背影,周小乐想,他在周德荣家过的日子比原主好一点,不过因为他是亲生儿子罢了。
村长家很好辨认,家门口搭了棚子,像是农忙时在这里给村民写田税的地方,此时不是收割的季节,棚子下摆了些枯草。
院子围栏用木头桩子搭了一圈,房子在中间,后院跟前院的围栏中间装了扇栅栏,跟其他家差不多,整个村子,也就许关家是青砖瓦房,还砌了照壁。
周小乐都能想到许关房子刚建成的时候,里外围三层的景象,这照壁砌得有几分道理。
周小乐喊道:“村长在家吗?”
“谁啊?”里边传出声音,没一会村长夫郎从里面出来,手里还拿着桶,出来看到是周小乐跟许关,神情意外。
他把桶放下,走过来开门,说:“村长在后边菜地,我去叫他,你们在院子里坐会。”
说完就去后院,隔着围栏喊:“他爹啊,乐哥儿找,你快回来。”,话音刚落就听到村长大大的一声“哎”。
村长夫郎也不等村长回来,先去厨房拿上碗,给周小乐许关倒了两碗水:“先喝点水,村长一会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