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祖籍,虽说马文才与马母张氏都没有长久住在老宅里,表明了看不上的态度,但老宅里却并非所有人都识得脸色。那些非得跳出来找存在感的,也绝非一两个。
马文才之父马太守,乃是马氏嫡系大房长子,名唤马修远。整个大房之中,最出息的便是这位“雄气旡敌”的大老爷。至于二老爷与三老爷,一个自幼体弱,却风流成性,整日沉醉于温柔乡;一个头脑愚钝,所幸娶了个精明能干的妻子,勉强撑着门面。
可以说,马氏在扬州府能维持声名不坠,马太守功不可没。若仅凭那两个嫡亲弟弟,马家怕是早就被拖垮。老太爷的妾室与庶子,早被老太太借着马太守的名义,分出去另立门户。而老太爷的弟弟们,则都在马府老宅附近安家,环居左右。
马太守的成就,既得益于马氏家族人丁兴旺、联姻众多,也受限于家族中总有那么些不成器的败类,得罪了太多人,使他最终止步于太守之位。但就他这一辈来说,马太守无疑是当之无愧的翘楚。老太太在马太守的祖母面前,也因此最得脸面,从而分得了马氏老宅这块宝地。
然而,人的情感并非仅用 “有出息” 便能简单定义。大房的二老爷与三老爷,同为老太太嫡出,每日在跟前请安,极尽孝道。逢年过节,更是上演老莱娱亲的戏码。老大纵使再出息,常年在外,又能如何?在老太太和老太爷的心里,守在身边、承欢膝下的老二和老三,才是乖巧孝顺的好孩子。
更何况,二老爷与三老爷子嗣昌盛。他们虽比马太守小几岁,可嫡出的儿子女儿加起来竟有七个之多。反观马太守,子嗣艰难,至今仅有马文才这一个独子,这无疑让老太太满心不喜。在家族观念里,讲究枝繁叶茂才是昌盛之相,不能开枝散叶的儿子儿媳,便是不孝。
诸多因素交织,马母张氏在老宅住了两日,便向马氏长辈告罪,称前去探望她的母亲了。老宅那么大,马太守原先的院子被二老爷和三老爷的孩子瓜分霸占了不说,他们回来,也只收拾了一个狭小的偏院。这是瞧不起谁呢?张氏表示,她懒得与这些目光短浅之人过招,况且她也从未想过在马家养老。是娘家母亲的山庄不够舒服,还是她和儿子没有出息不能自立?非得跟那些眼光短浅的人挣个三瓜俩枣的,闲得慌吗?于是,马张氏带着儿子住进了静扬山庄,至于她与母亲张萧氏之间如何谈心,便不是外人能知晓的了。
对于马家二房和三房而言,他们在老家辛苦讨好长辈,而老大仅仅因为年长,便占尽家中便宜。二房老爷可不是个没才气的,即便有些人脉是因他们才得以结交,最终却都在官场帮了老大的忙,让他们辛苦还人情,真的是让老大摘干净了果子,还要在外人面前卖惨说嘴。
如今大房有人回来了,二房三房的心自然也跟着动起来,老大欠下弟弟们的人情,外人不知,家里人岂能当作不存在?这可说不过去。
------------------------------山庄冲突------------------------
然而,他们的这些小心思,说给马太守听,他或许还会有所考量,但说给马张氏听,呵!这便是夫妻不同心的后果。也正因如此,马张氏还没去找马家的麻烦,他们反倒自己找上门来。
静扬山庄在扬州府极负盛名,有地位的世家与官家,都不是能随意进出的,必须得到庄子主人的同意。可庄子主人究竟是何身份,无人知晓,只知姓萧,而且是正儿八经皇家的萧姓。能进入此庄,便代表着身份地位得到认可。金陵离都城甚远,在这一带,最能接触到皇家气息的,便是此处。自然是有点可能的阶层都趋之若鹜。
“你们长没长眼睛啊!我可是马太守的侄子!这是我大伯娘的庄子,日后自然也是我马家的产业。怎么,我这个马家正经主子还进不得了?” 在山庄大门口吵闹不休的,是二老爷的嫡长子马青书,身旁还簇拥着一群狐朋狗友。为了显摆自己的地位,他特意招呼了扬州府里有名的纨绔子弟,打算来静扬山庄玩乐一番,好好威风威风。
马青书只比马文才小了几个月。然而,二老爷比马太守要晚一年才成亲,当年马张氏乃是成亲月余便怀上了马文才,所以这马青书的嫡出身份的水份,大家伙儿都是心知肚明的。只不过,再是未婚奸生子,马家认了,外人也没有证据。但也正因为如此,马青书对外人的言论格外敏感,谁都不能损害他的脸面。
“这静扬山庄,姓萧。”拦在马家众人面前的金管家,脸上挂着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冷冷地回了一句。若不是顾及自家小姐的颜面,他早就命人将这群无理取闹的家伙打出去了。看着眼前这个在小姐娘家人面前都敢如此嚣张的马家晚辈,金管家眼中闪过一丝心疼,暗自揣测,自家大小姐在马家背后的日子,怕是苦不堪言。
“金管家。”这时,庄子里突然跑出来一个小厮,在金管家耳边低声私语了几句。
马青书见状,误以为是马张氏派人来请他们进去,顿时得意地大笑起来,“怎么?这会儿想请本少爷进去了?晚了!你现在就给本少爷跪下,磕几个响头,本少爷兴许还能考虑考虑。”
金管家面无表情地瞥了他一眼,抬手示意下人去准备东西。不一会儿,一身短打的小厮们便端着几盆桐油,朝着这群人劈头盖脸地泼了过去,紧接着,又有人举着火把走了出来。
“啊!” 反应快的,赶忙举起扇子遮住部分头脸;反应慢的,差点将桐油吞进肚里。各家的小厮们手忙脚乱地帮自家少爷擦拭脸上的污渍。“你这个狗奴才,不要命了吗!” 有人破口大骂。
然而,话还没骂完,猝不及防被泼了一头一脸的众人,在看到火把后,吓得连连后退。原先围在马青书身边的几个青年,更是顶着半张脸的桐油,惊慌失措地一蹦三尺高,恨不得能瞬间逃离他十丈远。
“马家小儿,莫要欺人太甚!给脸不要脸!” 金管家面无表情地将张氏交代的话,一字不差地说完,随后后退一步。举着火把的侍卫们上前,做出要点火的动作。
小命攸关,脸面什么的,日后总有机会找回。马青书等人吓得落荒而逃,临走时,还不忘放下两句狠话:“给你面子喊你一声大伯娘,马家还承认你,你才是马氏的宗妇,要不然,你也就是个不受大伯宠爱的弃妇。你给我等着。”
-------------------------二房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