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年少的岁月里,马母张氏无数次在心中勾勒自己未来的模样。那些幻想中,有在温馨宅院里相夫教子、慈爱祥和的场景,也有仗剑天涯、惩恶扬善、潇洒恣意的画面。就是从未想过会像如今这般。如今,她已年过四十,只能窝囊地在娘家的庄子上生着闷气,还肩负着为远在金陵的夫君照看老家后宅的重任。哪怕她亲手药物阉割了那个夫君,那顶“窝囊”的帽子也摘不掉。
娘家的庄子,围墙爬满了斑驳的青苔,墙角几株枯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老旧的院门在风中吱呀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院内,那棵粗壮的槐树,枝叶稀疏,投下的影子在地上显得格外凌乱。此时正值深秋,凋零的树叶不时飘落,给这寂静的庭院增添了几分萧索。张母萧氏已然年过六十,阅历丰富,目光犀利。她坐在正房的雕花窗前,看着女儿在庭院中落寞的身影,眼神中难□□露出一丝瞧不上的意味。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外孙马文才十分争气。当张母萧氏听闻马文才凭借静扬山庄的背景,大胆地去接触军权时,她的内心非但没有丝毫的阻止之意,反而涌起一股欣慰之情。
于是,张母萧氏毫不犹豫地命令金管家,将自己多年精心培养的人手,以及那些资助过的氏族联系人,陆陆续续地送到马文才身边。金管家向来对自家大小姐的命令言听计从,自然是一丝不苟地照做了。而张母萧氏所给予的,绝非马母张氏之前送出的一队队普通人马可比。这一次,她拿出的乃是真正的萧家军。
彼时,正值寒冬,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银装。通往马文才驻地的道路,被厚厚的积雪覆盖,马蹄踏过,发出沉闷的声响。金管家带领着萧家军,在这冰天雪地中艰难前行。远处的山峦,隐没在一片白茫茫之中,只有偶尔露出的黑色岩石,仿佛是大地坚毅的骨骼。
回想当初马母张氏给马文才的那些人,大多是通过招募而来。他们虽个个武艺高强,在办事或者私人事件上或许能发挥一定作用,但这些人也有着明显的弊端。他们大多看重钱财,每一次调遣和使用,马文才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无论是金钱上的赏赐,还是物资上的供给,都让马文才感到颇为吃力。更别提当作军队使用了,还是做不到令行禁止。
而张母萧氏此次送来的人手,可就大不一样了。他们皆是世代追随萧家的后人,从小接受家族忠义观念的熏陶,对萧家忠心耿耿。这种忠诚,早已深深烙印在他们的骨子里,轻易难以被他人撬走。对于马文才而言,这无疑是一股极为可靠且强大的助力。
马文才得知此事后,心中欣喜不已,欣然接受了这份珍贵的 “礼物”。但他也清楚,要想真正发挥这些人的作用,还需花费一番心思去驾驭他们。于是,他立刻着手制定计划,试图让这些萧家军能够完全听从自己的指挥,融入到自己的势力体系之中。
想到当初,金管家带着马文才与众人见面那天,待众人入座后,马文才率先开口:“诸位皆是萧家军的精英,此次能得各位相助,实乃马某之幸。但在行动之前,我想先听听诸位对当下局势的见解。”
一位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的汉子站起身来,抱拳道:“公子,依我看,如今这世道混乱,各方势力纷争不断,咱们得尽快找准方向,扩充实力。” 这一位是金管家事先悄悄找好的人,就是为了配合让马文才能更快接手萧家军。
马文才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众人,说道:“所言极是。但不知诸位可曾想过,咱们这萧家军,往后该以何为目标,又该如何在这乱世中立足?” 众人闻言,纷纷陷入沉思,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马文才静静地听着,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众人交流探讨,在这一来一往间,他不仅了解了萧家军将领们的想法,也让众人感受到了他的远见卓识。
接下来的日子里,马文才频繁地与萧家军的士兵们接触。他亲自前往军营,查看士兵们的生活状况。看到士兵们居住的营帐有些破旧,他当即下令,从自己的库房中调拨一批崭新的帐篷送来。在饮食方面,他发现士兵们的餐食较为粗糙,便特意安排厨子,改善伙食,增加肉类和蔬菜的供应。士兵们对这位新主子的关怀,看在眼里,暖在心头。
为了增进与士兵们的感情,马文才还时常参与到士兵们的日常训练之中。他虽出身世家,但武艺高强,在与士兵们切磋武艺时,展现出了精湛的技艺。他亲自示范各种兵器的使用技巧,耐心地纠正士兵们的动作。
此外,马文才还着手建立一套新的奖惩制度。对于训练刻苦、表现优异的士兵,给予丰厚的赏赐,或是金钱,或是珍贵的兵器。而对于违反纪律、偷懒耍滑的士兵,则严惩不贷。他深知,纪律是军队的灵魂,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让这支队伍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在与萧家军的相处中,马文才还巧妙地提及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向士兵们描绘着未来的美好蓝图:“待我成就大业,定让诸位兄弟都能过上好日子,光宗耀祖。咱们不仅要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还要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