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梁祝之回归 > 第30章 30今生-成亲后,桓秋更自由了,扩展事业

第30章 30今生-成亲后,桓秋更自由了,扩展事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一个人的身份发生转变,周边环境对其要求以及所能提供的资源也会随之改变。往昔,桓秋身为桓家孙小姐,家族期望她贞静柔顺,且才德兼备。即便父亲桓泽对她关爱有加,并不严苛,但整个家族特别是母亲元静姝的要求,依旧如无形的绳索,束缚并驯化着她,要求她时刻以娘家利益为重。

而如今,她摇身一变成为马家的少夫人,婆家对她的期许则聚焦于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得当。所谓持家有方,涵盖了妥善管理家务琐事、精心维系人情往来,以及不让夫君为家中事务忧心劳神。

自从获得执掌家中中馈的权力后,桓秋的行动自由度大幅提升。往昔,若她想要去查看名下的铺子,身为闺阁女儿家,只能寻觅诸如外出上香、购置胭脂水粉之类的借口。可如今,只要将家中诸事安排妥当,她随时都能前往铺子。对此,桓秋虽然付出了偌大的精力,却也觉得值得。

出嫁之时,桓家为她陪嫁了众多铺子。其中,都城金陵有 6 个,扬州府则有大大小小 15 个。之所以如此安排,是考虑到她嫁至扬州府,此地的铺子更便于她打理。这些铺子皆归她个人所有,日后也将用以供养她的手下。此外,桓家还会定期送来大笔银子,这笔钱实则是桓家对马文才这个孙女婿的投资,只不过经由出嫁的桓秋转手。桓家没有野心追逐那至高的位置,只想家族千秋万代,但是孙女婿有野心有能力,看起来也有希望,自然不会白白错失从龙之功的良机。

除了桓家陪嫁的产业,马家自身的族产铺子数量众多,足有百十个,分散于扬州府、徐州府、金陵城以及江州府等地。这些铺子大多是成片的独立商铺,尚未形成连贯的商路。在桓秋眼中,成片的独立商铺存在明显弊端,极易被他人掐住发展的命脉,一旦供应渠道被斩断,便难以持续发展。相反,若能将各环节连接成线,构建起完整的供应链,才最为稳妥,且能在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

基于这一理念,桓秋果断从马家铺子中,将布料庄子、绸缎庄子以及成衣铺子单独抽取出来。在衣食住行这四大民生领域中,穿衣虽无法掌控天下经济命脉,却是能够迅速积累财富的绝佳途径。唯有如此,她才有足够资金去购置更多土地与粮食。此刻,桓秋事业版图的拓展,即将迈出最为关键的一步。

贵族常用的衣服料子,包含桑蚕丝、柞蚕丝,除此之外还有毛皮;平民所穿的麻布与葛布,都离不开原材料供应。为了收拢养蚕户,桓秋让手下前往江南地区的各个村落。她也亲自走进扬州府周边养蚕户的家中,看着屋内忙碌的蚕农和摆放整齐的蚕匾,表现出自己的诚意。

诚意这种东西,别的都是假的,只有银子,是正儿八经的真的。桓秋也没想要压榨蚕户,承诺提供蚕种和养殖技术的情况下,只要蚕茧合格,全部回收。

养蚕户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既有犹豫,又有期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站出来说道:“少夫人,这事儿当真?可别诓我们这些穷苦百姓。”

在如今的世道,商户采买蚕茧和蚕丝的时候,能给足了银钱,已经就是蚕户们心中的大善人了。如今桓秋这样的氏族贵人居然开出这么好的条件,大家都不敢相信,甚至觉得厄运就在眼前。但是大家都不敢反抗,生怕反抗了,就被找到借口,家中的田地直接成为氏族名下的一部分。

也是这些做梦最多就是皇帝用金锄头种地的农户们想不到,若是上层有心收拢他们的土地,他们这群人反抗或者不反抗根本没有区别。

然而,桓秋还是光明正大的,让手下人花费银钱收拢江南地区的养蚕户,种植大量的桑树。同时,桓秋将目光投向北方,决定在长江以北种植橡树,吸纳当地养蚕户。她派遣得力手下前往北方,与当地的养蚕户沟通。光这一举措,就消耗了桓秋将近一半的嫁妆钱财。要知道,桓秋嫁妆中的钱财将近十万两,这还是看在投资马文才这个女婿的考量下。在桓秋团队的努力下,北方的养蚕户也逐渐被收拢,与南方的养蚕产业遥相呼应。

对于种植葛藤的南方农户以及种植火麻、苎麻的农户,桓秋同样用心。她甚至拿出马家的食肆铺子与农户们置换合作。这一举措,可以说,戳了马家不少人的心窝子。要知道,这些食肆铺子也是族人们辛苦攒下来的,就这么说换就被换出去了。没有大规模闹起来,也是众人在等待置换后的收益结果。

有了充足的原材料,桓秋又以大手笔投入,大力发展织布作坊,招募众多织女。只因原有的家庭作坊,远远无法满足她垄断市场的宏伟规划。

资源集中整合,人手合理调配,方能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取得更为优异的成果。所幸,桓秋财力雄厚,在开展这一系列行动之前,她向父亲桓泽以及祖父母请求支援,获得了一笔资金。此外,为助力桓秋此番大规模的商业布局,马文才与桓泽也帮她化解了诸多麻烦。毕竟,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桓秋的举动,触动了不少人的切身利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