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摘明月 > 第22章 立储

第22章 立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今日的天气是秋日里难得的和煦暖和。

宫中花匠手巧,虽是秋天,御花园中仍然是一片葱郁,红的黄的各种树木远观层层叠叠、高低错落。

粉、白、黄、橙等各色秋菊被摆成了蝴蝶、飞鸟等精美形状。

皇帝被裹得严严实实地抬上了御撵,御撵的四周皆垂了厚纱幔,只有前面掀开了一半。

德王和德王妃陪着走在旁侧。

行至一处石轩之中,众人将皇帝抬到轩中早已布置好的暖榻之上,皇帝摆摆手,其余人都退了下去,只有德王夫妇二人被留了来。

“长佑,当年你年幼时朕对你疏于管教,你心里是怪朕的吧。”

皇帝盯着自己这位气势已越来越威严的四子,仿佛看到了当年意气风发的自己。

他同此子无缘了大半生,临终之时唯一陪伴在自己身边的竟然只有此子,真是造化弄人。

谢长佑心中一动,明白皇帝这是到了最后做决断的时刻了。

哪怕到了此时,他这位冷漠冷血的父皇也只是用“疏于管教”四个字轻飘飘地一笔带过了自己九死一生的黑暗童年。

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谢长佑也从不在乎这些。

年轻的德王近来在前朝政务上连轴转,身上气势比先前更多了几分沉敛,也更加让人无法看清其真实想法。

“回父皇,儿臣年幼时曾几度险些丧命于后宫之中,后来努力奋进,去西北军中搏命打仗,所求不过是父皇能多看儿臣两眼,能在宫中好过一些。”

谢长佑上前一步,躬身规矩行礼,语气里听不出一丝不满。

“对父皇,儿臣素来只有孺慕之情,又岂会生怨怼呢。”

皇帝身体往后靠了靠,眼神里的打量散了些,心中还是满意的。

后宫之险,曾也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皇子的谢瑞心知肚明,谢长佑幼年在后宫里遭遇过什么,也绝不可能瞒过皇帝的眼线。

但他不认为自己有错。

做皇帝嘛,自然是身不由己的,谢长佑如今入了内阁,仍能拎清楚自己的位置,很好。

比贪婪无度的谢长麒和满腹心计毫无孝道的谢长麟好。

只是当初没想到最后太子之位落到谢长佑身上,他的婚事到底是草率了些。

皇帝的目光转而落到了一旁站着的德王妃身上。

谢长佑看了皇帝一眼,不动声色地往前走了两步,微微挡着一些阿梨,在皇帝之前先开了口。

“父皇,说起来,今日秋高气爽,儿臣倒是忆起一件事。”谢长佑语气随意,似是在闲话家常。

“德王妃曾于四年的一个秋天救过儿臣一命,儿臣同她便是那时结下的缘分。京中高门权贵多,可最最难得的还是一颗真心,如今儿臣身边能说说真心话的,也就只有父皇和阿梨了。”

皇帝将要出口的话哽住了。

他忆起了一桩旧事。

四年前谢长佑在皇子学孰中碍了谢长麒的眼,差点被谢长麒以玩闹之名打死,梅贵妃暗中纵容包庇,后来是常老将军告到御前,皇帝才知晓此事。

原来当中还有德王妃的功劳,怪不得德王此前在迎亲宴上那么急切的求自己赐婚。

“还有此事?当时怎么不见你提起?”

“还请父皇恕罪,当时阿梨只是太后宫中一名宫女,当年救儿臣一事本就是她巧合为之,不便宣扬。”

为何不便宣扬?

自是因为当时罪魁祸首梅贵妃和二皇子都还得势,若是得知当年是一小宫女坏了好事,必然报复。

皇帝再次被哽了一下,到这时才有些觉得自己这四子,确实是有些不容易的。

罢了,不过一个王妃而已,随他去吧。

皇帝摆摆手,不再提起此事。

第二日,皇帝便令内阁下了旨意,立德王为太子。

皇帝病重期间,德王在内阁和朝中的政绩众人有目共睹,更有战场上打下的功绩在身,文臣武将自是大部分无异议的。

三皇子一派的官员如今势弱,倒戈了一大半,剩下的一小部分审时度势,终究还是寡不敌众。

立太子一事几乎没有什么波浪地便定了下来。

————

阿梨最近很忙。

谢长佑在宫中脱不开身,迁至东宫一事便全权由阿梨主持,加上近日德王新晋为太子,每日德王府的门槛几乎要被踏破。

最后阿梨实在没有办法,只得闭府谢客,才总算清净了一些。

原本也不该如此热闹的,皇帝病危,做儿子儿媳的哪有反倒开府迎来送往好不热闹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