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到这个时间节点,对翁绍来说是件幸运的事情。
上辈子的翁绍被流言蜚语影响,在高三最后的冲刺阶段没能好好复习,最终导致高考失利,只考上了京海市最末流的一所985高校。而他重生在清明节这天,虽然距离高考只剩两个多月,满打满算不到七十天;虽然重生前的翁绍已经有足足十年没有碰过课本——他的脑袋早就被各种行业资讯和大数据塞满了,没有给十年前的高中知识留一点余地。但翁绍的底子摆在那儿,即便是在仓促之间参加的二模考试,他的成绩跟一模比起来,也就差了两百多分。
这两百多分的差距,大都是在语文和理综三科上面。
毕业太久,一些需要全文背诵的语文课知识点,还有理综三科的解题公式和化学分子式,翁绍早就忘光了。好在工作多年,翁绍的数学功底还没落下,英语更是娴熟。因此两个月的时间虽短,对于习惯了系统化复盘,以及快速吸收和掌握新鲜资讯的翁绍而言,也足够了。
埋头复习的时候,翁绍不免感谢二十年前的自己。十八岁的翁绍不管过得有多艰难狼狈,在学习的时候都一丝不苟,全情投入。他将各科笔记整理的井井有条、清晰明了,翁绍只需要按照笔记中的知识体系和架构多复习几遍,很快就将遗忘的知识点捡了起来。
于是在一个月后的三模考试中,翁绍的成绩迅速攀升,年级排名再次回到了前五十。
这个成绩要是想考京海大学,还差得有点远。可翁绍却对自己很有信心。他知道自己的复习思路没错,按照这个复习进度,他完全可以在高考前彻底掌握全部知识点。翁绍甚至还在复习期间,按照自己的输入习惯,梳理出六个学科的思维导图。
可视化的思维导图比起条理清晰但纯文字版的学科笔记,更加具备鲜明的记忆点,三位室友看了也都觉得获益匪浅。于是在三模考试中,他们三个自然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成绩下来后,三位室友一致认为,他们得请翁绍吃饭。
翁绍知道,他们这么做,不仅是想表达谢意,更是想要借助这个机会,让翁绍吃点好的。高中三年,他们都是这么做的。
不仅想要照顾翁绍,还要照顾翁绍的自尊心。
“我们是在交束脩。”蒋睿搂着张畅的肩膀,笑嘻嘻道:“这要是放在古代,我们三个是要交六礼的。”
所谓束脩六礼,就是肉干、芹菜、龙眼干、莲子、红枣和红豆六种食物。
吃货张畅听着听着就饿了,吞咽着口水提议道:“我们去吃粥底火锅吧。”可以涮海鲜,还可以涮牛肉,热气腾腾的米粥能够还原食材最鲜美的味道。张畅不敢多想,再想口水都要流成尼亚加拉瀑布了。
蒋睿好奇问道:“咱们市也有粥底火锅?”
张畅:“有,我家新开的。可好吃了。”
张畅的母亲是衡德人,嫁到这边多年,因为思念家乡美食,特地开了这家粥底火锅店。
蒋睿和周铭京对视一眼,旋即看向翁绍。
翁绍虽然贪得无厌,但是口腹之欲不重。他对吃什么都无所谓,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不像裴大少爷,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摆盘都有要求。
意识到自己又在无意间想到了裴行则,翁绍微微一怔。他没有把这点连蜻蜓点水都算不上的涟漪放在心上,只是随口一笑:“我吃什么都可以。”
“好耶,那就这么说定了。”张畅举起双手,兴致勃勃地说道:“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打车过去吧。”
张畅家新开的粥底火锅店离市一中只有二十分钟的车程,店面开在农贸市场旁边。大概是因为店面刚开张的缘故,即便是晚上饭口时间,店里客人也不是很多。
张畅一进门就直冲吧台,嘴里大咧咧地嚷嚷道:“妈,我带同学来吃饭啦!”
坐在吧台里面,正拿着计算机算账的赵明艳立刻抬头:“你这个臭小子——”
话没说完,视线扫过四人中的翁绍,脸色微微一变。
张畅立刻注意到了母亲的异样,但他没有多问,只是嬉皮笑脸地说道:“今天都有什么好吃的?赶紧让后厨上菜,我们吃完了,还得回学校上晚自习呢!”
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的高三学生,不仅被剥夺了周末的休息日,晚上自习都要上到十二点钟。好在他们都快熬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