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汩说,如果近期的物理竞赛能得奖,那她就可以给外婆买包包和口红了。
距离学校物理竞赛的日子越来越近,谷汩又担心自己考得不好。
课余时间,谷汩找王小鸢补习物理习题:“小鸢!这次物理竞赛我感觉自己完全没把握,你可得帮帮我!”
王小鸢翻开谷汩的资料,目光快速扫视着上面的题目,一边看一边在脑海中构思讲解的思路。
“你看,这道关于电磁感应的题,关键在于理解磁通量的变化。”
王小鸢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出一个闭合线圈,“当穿过这个线圈的磁场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她一边说,一边详细地标注出磁场的方向、线圈的运动方向,“就像这样,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原磁场的变化……”
谷汩全神贯注地听着,眼睛一直盯着王小鸢画的图,时不时皱起眉头,遇到不懂的地方马上打断王小鸢:“等等,小鸢,这里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感应电流的磁场是这个方向呀?”
王小鸢耐心地重新讲解,还拿起身边的小物件,模拟磁场和线圈的运动,帮助谷汩理解。
很快,第一轮物理竞赛来临了。
第一轮是高中三个年级分别竞赛。最后高一前三,高二前十,高三前三十会进入到第二轮。
第一轮竞赛当天,教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笔尖在试卷上滑动的沙沙声。
王小鸢目光沉稳地扫视着试卷。
试卷上的题目对于她来说,轻而易举。
第一道题是关于力学的综合问题,涉及多个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
王小鸢在脑海中迅速构建出物体的受力模型。
她在草稿纸上画出受力分析图,每一个力的方向和大小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先分析重力,再考虑弹力和摩擦力……”她思路清晰。她列出了相应的方程,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了答案。
随着答题的深入,题目越来越难,王小鸢没有慌乱。
最后一道压轴题时,这是一道关于复杂电路和能量转化的题目。
题目中给出的电路图错综复杂,各种电阻、电源相互交织。
王小鸢仔细地分析着电路的连接方式。
她将电路图进行简化,把复杂的电路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部分,然后分别计算每个部分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最后一道压轴题,能解出来的同学很少。但能完全解出来的,只有王小鸢。
考试结束后,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有的轻松,有的沮丧。
王小鸢静静地收拾着自己的文具,对于这次考试,她有着十足的把握。
几天后,成绩公布了。
当王小鸢的名字出现在高二年级物理竞赛第一名的位置时,整个年级都沸腾了。
同学们纷纷围在榜单前,传来赞叹。
“哇,王小鸢也太厉害了吧!”
“是啊,每道题都那么难,她居然能拿第一!”
第二名是谷汩。她和王小鸢的差距就是最后那道压轴题。
谷汩知道自己和王小鸢的差距,她也从王小鸢那里知道那道压轴题的解法。
全校物理竞赛的日子到了。前五名才有资格参加全市的物理竞赛。
三个年级的精英都聚集在一个大教室里。气氛严肃。
试卷发下来,王小鸢迅速浏览了一遍题目。
这一次的题目难度明显比第一轮高了许多,很多题目都涉及到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还有一些是她从未见过的新颖题型。
第一道题是一道关于光学的难题,要求分析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和折射现象。
王小鸢根据光学知识,在草稿纸上画出光线的传播示意图,根据折射定律仔细计算着光线的角度和位置。
在答题过程中,王小鸢注意到坐在她旁边的一位高三学长,他眉头紧皱,手中的笔不停地在试卷上写写画画,似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王小鸢告诉自己,不能被他人的状态所影响,要专注于自己的答题。
当做到一道关于量子力学初步的题目时,这是课本上相对较难且不太常见的知识点。
王小鸢结合自己的理解,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她找到了突破口,解答出了这道题。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王小鸢放下笔,心中虽然有些忐忑,但她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
成绩公布的那天,学校的公告栏前围满了人。
当王小鸢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全校物理竞赛第一名的位置时,整个学校都震惊了。
进入第三轮的物理竞赛的高三学生只有三个。高二年级两个。谷汩刚好是第五名,她心里暗喜,她的选择和王小鸢交朋友果然没有错!
高三理科班的同学们,他们原本以为这次比赛自己志在必得,却没想到被高二的学妹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