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我有一座养老院[天灾] > 第24章 240 走出去

第24章 240 走出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雨已连续下了好多天,保不齐哪天就晴了。

李淑芬说,“要不要趁着这两天没事把鞋子洗出来啊?”

程歌躺回沙发,抓过毯子盖身上,闭着眼答,“行。”

除了鞋子要洗,归类的物品还得细化然后找个地储放,比如那些拆封没有用完的纸巾,零食...

程歌说,“下午吧,我瞌睡来了,想眯一会儿。”

所有物品清理出来后,全部堆在二三楼储藏室的,只有程歌有钥匙。

“你睡,我们不说话。”

活动室宽敞,挨着落地窗的沙发茶几没占啥位置,哪怕餐桌,冰箱,消毒柜,木柜搬进来看着也空得很。

外面的风吹进来,回声久久不散。

李淑芬不喜欢这儿,小声问吴建英,“要不要去棋牌室打会儿麻将啊?”

要不是那晚出现绿眼睛,她们已经把麻将桌搬过来了,哪儿用得着多去棋牌室打牌?

吴建英看向墙上的挂钟,十点十分,该准备午饭了。

“不了,待会我得做饭呢。”

吴建华心情不好,这两天是她弄的饭,参照养老院贴出来的食谱,今天该吃红烧肉了。

她还没拿肉出来解冻呢,“你们去吧。”

黄元泰回宿舍去了,吴建英不去,就她和李春梅两个人哪儿玩得起来?

“算了,下次吧。”

程歌眯了差不多半小时,被肉下锅的滋滋滋声惊醒了。

光线不好,头顶的水晶灯不怎么明亮,吴建英握着铲子,轻轻推着锅里的肉。

她可能经常久坐,后背的肉比较厚,头发扎在脑后,看着干脆利落,不像喜欢在养老院打工的人。

养老院工资低,里面的人不好相处,与其在这儿混日子,不如进厂拧螺丝钉呢,起码有社保,加班还给加班工资。

她突然有些好奇,“建英阿姨,你为什么来养老院啊?”

活动室没有装油烟机,吴建英似乎没听到她的声,挥着铲子,并未回头。

茶几边玩五子棋的李淑芬抬起头,“好像是儿子在外面欠了钱,回老家躲债的,你没看她吃不下饭吗?”

“她不是胃口一直很小吗?”

“农村人就没胃口小的,她是心里装着事呢。”

关于吴建英的事,李淑芬都是听吴建华说的,是不是真的不好说,但这几个月相处下来,她觉得吴建英要比吴建华好说话,因此她倾向于是假的。

心里装着事?

程歌不由得想到自己刚来养老院那天,老园长带她熟悉养老院环境,经过后厨,吴建英一直盯着她看,之后有意无意示好。

难道想跟她借钱?

“她儿子干什么的?”

“不知道,反正是个大学生。”

在李淑芬眼里,能供出个大学生是非常了不起的,加上吴建英两口子早早就为儿子买了县城的房子,照理说不缺钱才是。

她问李春梅,“建英儿子是干啥的?”

“好像是会计,几年前媒人想把我们村的红萍介绍给她儿子,哪晓得她儿子没看上人家...”

“相亲不就这样吗?你挑人家,人家也挑你。”

“是啊,之后红萍又相了好几个...”

话题不知不觉就偏了,程歌不喜欢家长里短的事,穿上鞋走了出去。

雨密密麻麻的,居民楼升起了炊烟,雾色弥漫,斑驳的水泥楼若隐若现,零星的灯火也变得不真切起来,她伸出手,掬了一捧水,冻得她缩了缩手。

“是不是又降温了?”

她记得早上的雨水并未这般冰凉刺骨。

里面的李春梅回,“不一直这样吗?”

年纪大了特别怕冷,她们在羽绒服里面加了保暖衣,加绒秋裤穿了两条。

不过程歌这么说,她们还是走了出来。

一到门口,差点被迎面的风刮得毁容,李春梅赶紧挡住脸,“妈呀,怎么这么冷。”

程歌刚睡醒,感官稍微迟钝点,但这温度确实比她们回来时低。

李春梅退回门后,“到底啥鬼地方啊?”

那些居民说现在是十月份,季节月份跟她们生活的年代一样,但这暴雨连绵不绝,活像要把房屋淹了似的,太恐怖了。

程歌擦了手上的水,提着羽绒服拉链,拉到最高。

但风雨肆无忌惮,冷意直往心窝钻,她打了个冷颤,赶紧跑,“阿姨,把门关上!”

玻璃门只开了一扇,但这风带着冰渣,比前几天冷得多。

李春梅一秒阖上门。

涌来的风撞到玻璃上,玻璃门哐哐哐的响。

李春梅害怕,“这门不会坏吧?”

程歌彻底醒了,走到沙发前,抓过毯子披在自己身上,跟李春梅说,“冷的话回宿舍加衣服,这种天要是感冒,得吃多少药啊?”

“......”

又不是她们想生病,她竟舍不得那点药?

受不了寒风摧残跑回活动室的张大爷满脸不爽,但看程歌缩在毯子下发抖,把那股火憋了回去,“衣服还洗吗?”

这么冷的天,洗了也晒不干,没准还会臭。

“怎么不洗?洗衣机不是有烘干功能吗?直接烘干!”

张大爷不会用烘干功能,况且,那得用多少电啊?

不过程歌日入208万,估计体会不到交电费的苦恼,他也就没说,“你教我怎么用。”

“直接按烘干键就行。”程歌下半身穿的是薄款黑色铅字裤,能衬得腿细,前两天勉强能忍受,此刻双腿冷得快僵了,连牙齿都在颤抖,“你自己弄。”

“......”

离午饭还有一会儿,程歌回宿舍找了条牛仔裤套外面。

一出门,还是冷。

但她没有更厚的裤子了,为了展现得天独厚的长腿优势,她更偏爱裙子丝袜短裤,这几条裤子还是来养老院前买的。

她退回去,又在外面套了条黑色运动裤。

经过镜子前,随意一瞥,除了一张脸还能看,身材肿得跟头猪似的。

她拍拍自己的脸蛋,毫不犹豫脱了外面的运动裤。

再回活动室,黄元泰也下来了。

脸上没有在门口时的生不如死,相反,不知从哪儿弄了顶帽子戴头上,整个人气色好了很多。

见到她,黄元泰嘴巴扁了扁,“园长,你不冷啊?”

除了下半身单薄些,其他倒还好,程歌走向茶几,拿起杂志,“不冷。”

“这种天还是穿厚点好,周大龙说了,桐城的雨季很长,好多人都熬不过去...”李春梅说。

程歌跺跺脚上的毛绒脱鞋,“不冷啊。”

一张口,寒风灌入,刺得她忍不住咳了声。

李淑芬搭话,“我看着你都觉得冷,怎么可能不冷?”

程歌往沙发一坐,脊背端直,“就是不冷。”

反正她坚决忍受不了自己变成一只熊。

这是她骨子里的基因决定的,不以她的志向而转移。

张大爷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洗着就回来了,外面风大,他直流鼻涕,冷得不行,见程歌腿上的浅色牛仔裤,条件反射的哆嗦,“你他妈不冷啊?”

牛仔裤一看就是春夏款的。

“关你屁事啊。”

“行,老子不管,病了别哼哼就行。”

红烧肉的香味已经出来了,张大爷就好软烂口的肉,问吴建英,“还有多久开饭?”

“还有一会儿,你要是饿了,吃馒头垫垫...”

“有肉谁吃馒头啊。”

肉限量,因此是由吴建英分配的,既不害怕有人抢得凶,还不怕染上传染病。

程歌的碗筷餐盘是自己买的,海绵宝宝图案,瞧着特别俏皮。

盛饭时,吴建英问程歌,“用碗还是餐盘?”

“碗。”程歌用毯子裹着腿,不知道是不是冷的缘故,她饿了,“素菜是什么?”

“白菜炒粉条。”

“有汤吗?”

“酸菜汤...”

养老院有自己的泡菜坛,平时煮鱼没有去外面买过酸菜,想着短时间里不会吃鱼了,吴建英就抓了些煮汤。

程歌馋了,“给我半碗米饭,多来点汤,肉放餐盘里。”

“好。”

张大爷他们早就在桌边等着了,热气腾腾的肉端上来,他直流口水。

米饭在下面,上面是红糖色的肉块,张大爷拿过碗,用筷子拨了拨,“锅里还有肉汁没?给我多来点。”

不能敞开肚子吃肉,肉汁没问题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