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锦绣中华:黄道婆的现代纺织传奇 > 第3章 第三章:初露锋芒,古法惊艳

第3章 第三章:初露锋芒,古法惊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间仿佛静止了。房间里只剩下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和她自己均匀的呼吸声。她的手指灵巧得不像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劈丝、捻线、运针、走线……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然,带着一种历经千锤百炼的韵律感和精准度。她的眼神专注而宁静,仿佛完全沉浸在了针与线的世界里,外界的一切都无法干扰。那残破的丝绸在她指尖仿佛获得了新生,细密的针脚如同春蚕吐丝,悄无声息地弥合着岁月的伤痕。断裂的金线被巧妙地接续、加固,缺失的花瓣用相同色泽、相同针法的丝线一点点填补、织就,色彩过渡自然柔和,几乎看不出修复的痕迹。

奶奶和大伯母放心不下,每天都会悄悄过来看几次。每一次,她们都震惊地看到那破损之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愈合,而且修复的手法是她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精妙绝伦!尤其是那劈丝的功夫,一根细丝竟能被分成数十根,细到几乎看不见,这简直是神乎其技!她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撼和一丝难以置信的敬畏。这个孙女(侄女),真的不一样了。

终于,在第五天的傍晚,黄道月放下了手中的针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眼前的嫁衣,肩部的破损已经完全消失,针脚细密平整,与周围的原有绣面完美地融为一体。那些原本残缺的牡丹花瓣重新绽放,色泽鲜亮饱满,甚至因为新补丝线的光泽和她独特的运针方式,比原本更多了几分立体的层次感和生动的气韵。整件嫁衣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灵魂,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当黄道月捧着修复好的嫁衣走出房间时,客厅里的家人们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件嫁衣上,眼神从最初的随意,迅速转变为震惊、难以置信,最后化为深深的赞叹!

“天呐!这……这补好了?!”奶奶第一个冲上前,戴上老花镜,凑近了仔仔细细地看,手指颤抖地抚摸着那修复过的地方,几乎找不到任何痕迹,“这……这手艺……简直跟当年新做的一样!不,比新的还好看!”

黄振华也激动地走上前,拿起嫁衣反复端详,眼眶再次泛红,这一次却是因为激动和惊喜。“月儿!你……你这是从哪儿学来的?这……这简直是神了!”他猛地抬头,紧紧盯着女儿,声音都有些变调,“你老实告诉爸,你到底……”

面对父亲和家人惊疑不定的目光,黄道月心中早有准备。她露出一丝略带腼腆的笑容,将早已想好的说辞娓娓道来:“爸,奶奶,其实我也不完全清楚。可能是……留学的时候遇到一位隐居的老奶奶,她看我喜欢这些,就指点了我一些。这次回来,又翻看了家里那些传下来的旧书和笔记,看着看着,好像……就突然开窍了似的,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就懂了,手上的感觉也来了……”

这个解释听起来有些玄乎,但看着眼前这件宛如奇迹般修复好的嫁衣,再联想到女儿大病一场后的种种“反常”,黄振华和家人们虽然心中仍有疑虑,却也找不出更好的解释。或许,真是老祖宗显灵,或是女儿真的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天赋和奇遇?

不管怎样,结果是好的。黄振华看着女儿,眼神中那丝失望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带着几分探究和期待的光芒。

黄道月感受着家人态度的微妙变化,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这次成功的修复,不仅让她验证了自身技艺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在家人面前初步建立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印象。这对于她后续推行改革计划,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件在灯光下流光溢彩的嫁衣,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七百年的时光,或许改变了世界,但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褪色的。比如,这指尖传承的精湛技艺;比如,那份对美的极致追求;再比如,黄道婆那颗渴望用一针一线织就锦绣、温暖天下的初心。

而她,黄道月,将带着这份跨越时空的传承,在这个全新的时代,书写属于她的,也属于“锦绣坊”的,崭新篇章!前路或许依旧布满荆棘,但她已然看到了那穿越迷雾的第一缕曙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