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坊在外滩的璀璨亮相,以及“云居”、“锦绣娃娃”、乃至“锦绣·高定”的相继成功,在国内市场激起的波澜已远超预期。赞誉、订单、资本的青睐纷至沓来,这个百年老字号仿佛一夜之间抖落了尘埃,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但在黄道月心中,这仅仅是开始。锦绣坊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兴衰,更是中华纺织文脉的延续与复兴。要让这份“锦绣”真正名扬天下,光守着国内市场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必须走出去。”在一次高层战略会议上,黄道月目光坚定,指尖轻轻划过面前展开的世界地图,“让世界看到真正的中国设计,了解我们纺织技艺的深度和魅力。这不仅仅是商业拓展,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王立军早已为此做足了功课,他调出厚厚一叠市场调研报告:“根据我们的分析,欧美高端市场对具有独特性、高品质和文化内涵的产品需求正在上升。尤其是近年来‘东方美学’概念的升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期。但是,挑战也显而易见:老牌奢侈品集团的垄断地位、根深蒂固的品牌认知壁垒、以及文化理解上的差异,都是我们需要克服的难关。”
“首站,去哪里?”李薇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作为设计师,她渴望在国际舞台上证明自己,也证明锦绣坊的实力。
“巴黎。”黄道月几乎没有犹豫,“那里是世界时尚的中心,也是检验我们成色的最佳试金石。只有在巴黎站稳脚跟,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世界级的话语权。”
王立军点头表示赞同:“巴黎时装周,的确是最佳的舞台。但想要在那个顶级品牌云集的地方获得一席之地,难度极大。我们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
计划迅速制定。第一步,便是报名参加巴黎时装周官方日程之外的独立展示单元(Showroom)。这对于一个首次亮相的中国品牌来说,已属不易。申请材料递交上去后,团队的心都悬着。期间不乏波折,一些傲慢的组织者对来自中国的“新面孔”带着审视甚至轻视的态度。关键时刻,陈明远动用了一些他在欧洲时尚圈的人脉资源,加上锦绣坊在国内声名鹊起、以及那件缂丝国礼带来的隐形背书,申请才最终获得批准。
场地确定下来,位于玛莱区一处充满历史感的画廊空间。接下来便是展位的设计。黄道月和李薇摒弃了常见的奢华堆砌,力求营造出一种独特的东方韵味和现代审美的平衡。整个空间以天然竹材和素色亚麻作为主基调,光线透过精心设计的几何窗格,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展位中央,没有喧嚣的Logo墙,取而代之的是一面由特殊光纤织成的、模拟水墨晕染效果的动态背景,意境悠远。几件锦绣坊复原的古代织机模型,被巧妙地安置在角落,无声地诉说着品牌的历史传承。空气中,弥漫着定制的白茶与竹叶混合的清雅香氛,与周围其他展位浓烈的香水味形成了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引人探索的氛围。
“我们要的不是一时的喧哗,而是让人愿意停下来,静静感受的东方气韵。”黄道月对设计团队强调。
展品的选择同样经过深思熟虑。黄道月决定,主打两个最具代表性的系列:“宋锦风华”和“山海经·织梦”联名系列。前者代表了锦绣坊对传统美学的深刻理解和优雅演绎,后者则展现了品牌拥抱现代创意、进行跨界融合的活力与想象力。当然,几件凝聚了最高技艺的Kesi缂丝和“云裳”苎麻的高定作品,则如同镇馆之宝般,被小心翼翼地陈列在最显眼的位置,用以展示锦绣坊无可比拟的技术壁垒和艺术高度。
为了在短短几天的时装周期间最大化地吸引关注,王立军策划了一场小型的、仅限邀请的静态展示暨走秀活动(Presentation)。邀请函被精准地送到了目标人群手中:包括几家顶级奢侈品百货的买手总监、几位在国际时尚界以毒舌和挑剔著称的资深评论家、以及数位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时尚KOL。
活动当天,小小的画廊空间里,人头攒动,气氛却出奇地安静。来宾们大多带着审视的目光,毕竟巴黎从不缺少新品牌的故事,但真正能留下印记的寥寥无几。
灯光微暗,伴随着空灵悠扬的古琴声,身着“宋锦风华”系列的模特缓缓步出。那并非职业模特常见的凌厉台步,而是一种更舒缓、更内敛的姿态,仿佛从宋代仕女图中走来。面料的光泽在灯光下流转,植物染色的柔和色彩沁人心脾,简约的剪裁勾勒出东方女性特有的含蓄与优雅。台下的喧哗声彻底消失了,所有人都被这种静谧而高级的美感所吸引。
紧接着,“山海经·织梦”系列登场,风格陡然一变。那些以奇幻异兽和草木为灵感的图案,通过提花、刺绣、甚至小面积缂丝点缀的方式,呈现在飘逸的丝绸和挺括的棉麻之上,前卫大胆的廓形与古老的东方神话元素碰撞出奇妙的火花,既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又不失精致的工艺细节。
压轴出场的,是那几件Kesi和“云裳”的高定作品。当一件以极细“云裳”苎麻织就、轻薄如雾、仅在领口袖缘以Kesi技艺绣出几抹淡彩云纹的长裙出现时,现场甚至响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低呼。那种极致的轻盈、通透,以及素雅中蕴含的无声禅意,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奢华的传统认知。而另一件通体采用Kesi技艺、织入了繁复瑞鹤图案的礼服,其精湛绝伦的工艺更是让在场所有懂行的人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