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人在古代但疯狂加班 > 第40章 第40章 七月

第40章 第40章 七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若是阿樾想吃,这竹子稍后碎出几段,可以带回去用。”

姜樾以为张明贤要这竹子有用,便准备拒绝:“我若是需要可以自己砍了用,明贤兄大夏天来砍竹子想必是另有他用的。”

却不料张明贤说明原因:“非也,我大概三四月时,发现袖兰阁的商户生意往梁溪做了,但是这货物运输着实麻烦,边想着看看能不能想法子修出一条道来,方便县里百姓外出做生意。”

“若是有生意也没必要画地为牢的只在东望售卖了,总该要与外界接触的。”

姜樾突然想起,竹笋的生命力极强,长得也极快,荒废的水泥里有时会被竹笋顶破冒出尖来:“那你有什么想法么?竹子的生命力极强,长得也快,稍不注意就能将地面刺破。”

“暂时没有,但是这新鲜的嫩竹子伐起来不太费力,总得先把竹子清理了从能将道路开坑出来,但若是运输货物还得想法子将路面找平。”张明贤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只是这条路很长,单把竹子伐了都得花上许久。

但每一件事情的建成都需要大量的人付出巨大的心血,一如县学伊始户房核对县域内的需求,一如暴雨后的重建,家园的维护需要共同去努力。

姜樾虽然没有走通过这条道,但是一眼望去,见不到尽头,在县内看去这就是一座竹林的山,不由得心疼张明贤的工作量,在在古代以人力伐出一条道来,着实困难。

姜樾想着这巨大的工程量不由得憋笑,跨过那根竹子,拍了拍张明贤的肩膀,意犹未尽的说了句:“加油吧,少年。”

从员工的角度看,张明贤是个不错的领导,会一起考察,会提指导意见,会直接安排人做什么,但是若是带入张明贤的角度,姜樾只觉得:好累啊!

姜樾回到家中,将采摘的老竹叶清洗干净,将一块棉布在水中清洗干净后,和竹叶与明矾放到一起煮沸,大约棉布均匀染上淡淡的黄色时,将棉布捞起,铺展在一张巨大的木板上铺平整,锅中继续加入竹叶煮,直到颜色变深。

待到棉布晾干,姜樾用做好的纹样模板拓在棉布上,又顺着镂空的纹样将蜡覆盖在棉布上。

又将覆了蜡的棉布泡到冷却的竹叶水染料里,泡上几日。姜樾一边记载染布流程,一边刻画纹样,用厚宣纸将纹样绘出,又用刀子将镂空部分刻出来。

几日过后,姜樾捞起棉布,覆蜡的区域颜色尚浅,是没有染上颜色的,整个布料呈翠青色,棉布织法轻盈,做成夏日的衣衫看着就清新雅致。

姜樾将染好的布料用清水清洗几遍,洗去浮色,又在明矾水中翻煮固色,顺便将蜡煮化开。

打理完毕姜樾在晾衣杆上将布料晾晒,晒干后翠青色变浅,有些偏黄,但这样鲜艳的颜色在古代极为少见,姜樾将布料和制作流程交给四斤,让四斤交给何家主。

姜樾又给何家主去信,让何家主去四斤如今所在的地址取物件,何家主自从四月以来再也没有收到过南阳先生的信,袖兰阁的东西眼瞅着东望县修路就不能运输出去了,心中难免焦急。

姜樾的信到的极为及时,信中写,可以按照翠青布料的做法将普通棉布变成特色布料,直接去外地开铺子制作即可。

何家主看到南阳先生的样布,心中一颤,这法子做出来的纹样或许不如织出来的质感好,但别有一番特色,而且颜色也应季,相对于调整经纬线织布织出纹样,这种法子制作速度可以快上很多,南阳先生甚至附上了好几种纹样的模板。

何家主喜极而泣,过后又不得不怀疑南阳先生的初衷,但南阳先生仿佛知道他所思为何,信封的最后一页却只留下了一句话:“我无所求,望何家主达则兼济天下。”

所以他这般帮助他是希望他能帮助更多的人?他又怎知自己不会食言?何家主不敢多想,但却被南阳先生的格局影响,一个做好事不留名的南阳先生。

张明贤组织人在西山的林间砍竹子,这些日子雨水不算充足,接连许久都是艳阳高照,因此县衙和聘用的工人都是上午伐竹子,下午则都回家休息避暑,张明贤让医师馆为参与的工人都准备了避暑的方子,提前人加入熬煮好,放凉了喝下去,暑气也能消解大办法。

自从七月初县学就开学了,邱先生已经习惯了姜樾不会经常在课堂的日子,开学半个月后,姜樾再次回归了课堂,起初面对邱先生的“之乎者也”总是会睡着,后来她学会了屏蔽掉邱先生的声音,抱着张明贤给她做笔记的书就开始看。

在折磨眼睛和折磨耳朵之间姜樾选择对不起自己眼睛,密密麻麻的小字仔细看还是能看下去,但邱先生的念叨只会让人昏昏欲睡。

姜樾定期给绘画馆学生授课时,也会趁着学生练习的时间,自己画上一些杂七杂八的设计图,尤其是一些陶瓷摆件,顺便再编上一些小故事,又以南阳先生名义让四斤送给李盛楠。

瓷器摆件不如布料畅销,是走不了量的,姜樾的图纸难度系数大,几乎都是出自李盛楠之手,这几个月来,正儿八经才卖出过三个摆件,但收益都还不错,姜樾将这一笔钱留给如今管理四斤这群孩子的人,顺便由此人来按照勤劳程度来考核分配姜樾留下的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