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神武大将军实录 > 第26章 第 26 章

第26章 第 2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宋景行远行垓下四年,盛泊兴不是没想过去找他,有时放马南山,小王爷会陡然生出策马急行去见某个人的想法……盛泊兴并不是止步不前犹豫踌躇的人,他之所以没动身单纯因为不愿意。

说来可笑,他思念宋景行,担心宋景行,渴望宋景行,却不愿意去见宋景行。

……这世上是有那么一些人的,他们彼此相爱,也彼此为难,他们并不合适。而最让人扼腕的是他们自己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他们并不合适。

……

“为什么不去?垓下就那么吸引你吗?还是宋大公子两袖清风,看不上本王行贿阿谀的那一套?!” 盛泊兴的脸凑的更近了,而且还吼的很大声,宋景行觉得是有口水喷在自己脸上的……

可是啊,垓下那么苦他为什么不去芜州呢?

“盛弋,如果我其实是个伪君子,你还会喜欢我吗?” ……盛泊兴要气疯了!他都怼在宋景行眼前了宋景行还是顾左右而言它!是真以为自己不会打折他的腿?! 恃宠而骄的不分场合!

“我知道你最开始是因为所谓的君子风骨才喜欢我的。”宋景行抬手扒着盛泊兴的肩膀坐起身,又在身后垫了个枕头,给自己枯木般的老腰送了个温暖。“但其实我不是,我是个伪君子。盛弋,你知道为什么在垓下那种遍地枯骨的地方,从没听说有发配的犯人逃出来吗?”

……

因为逃不出来。

洋帝改道苏阳时工部侍郎宇文恺曾上书,若将苏阳和大霸的水都引入垓下会引发漠水上逆,造成垓下洪灾。洋帝得知此事颇为遗憾,请当时的国师为垓下百姓祈福了三天三夜。

而后苏阳河水继续引流。

宇文恺连夜上书奏请无效,遂联合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右丞相共同为民请命,想在垓下建十五道水坝阻挡漠水……洋帝以国库不足为由拒了,尚书们不肯死心,仍想救民于水火,于是各自掏腰包,卖家财,向王公贵族,士农工商征捐款。那时的大禹虽历经王族战乱与昏君苛税,却仍旧欣欣有向荣意,民间尚存星火,何况王公。东海卢家捐了白银五千万两凑齐了建大坝的钱。

洋帝深受感动,封宇文恺做了靖越侯,架空了一起请命的五位官员,随后堂而皇之的将一分一毛凑齐的公款挪出来建了他心心念念的大行宫……靖越侯得知此事后不日便无疾而终……

当然洋帝也并非全无良心,他为垓下建造了三堵万仞城墙顺手将肆虐的洪水和垓下百姓关在了一起。既省了钱,又没人会乱传谣言,一石二鸟,堪称完美!

没人知道期待着雄伟绝世的水坝的垓下百姓见到万仞城墙时的心情。总之洋帝是非常开心的。百姓嘛,一茬接一茬,总会有的,大行宫可未必!

……

没见过垓下城墙的人总会奇怪,一堵墙而已,拦的下死物还拦的下活人吗?只能说,设计城墙的人是个不输宇文恺的天才。天才开新立异建了一扇只能从外向里推开却不能从里向外拉开的大门,机关的机栝镶在门外,用的是锻造重弩的青金铁。

垓下的城墙自建立起就只会在一种情况下打开。

“只有上逆的漠水能冲开被青金铁镶嵌的城门。你现在知道我是怎么进的垓下了吗?” 夜色很深又没有烛火,宋景行的眼睛不可能会自然发光,它融于夜色,带着盛泊兴一同下坠。“什么?”他听见自己这样问。

“凡是发配垓下的犯人都会被送到漠水,在漠水上逆汇入垓下时随水冲进垓下,不问死活。我见到过钟大人,在漠水冲过来的时候。” 宋景行是不信命的——从前不信。

他一直认为若有凌云志敢笑黄巢军,但摄政王和阉党教会他什么是权倾朝野颠倒黑白。他也一直觉得光明磊落者当不堕深渊,但现实是宋景行随师入垓下境内不足半日就遇见了漠水上逆……滔天洪水奔涌而来前只是极细极白的一条线,浪涛声如狂风卷刃,宋景行听见了风怒。

一直跟在发配队伍后的钟大人正和押送军官讨价还价,想尽量多赚些钱。空气又湿又潮,宋景行盯着极远处的细线,莫名觉得恐慌。他问梅常侍那是什么,梅常侍眯着眼睛极力远眺,然后他说 “景行你快走!!”梅常侍狠狠推了一把宋景行,那是宋景行第一次见到老师失态……随后他听见随行军官骂了句脏话,边喊边跑,他喊 “漠水上逆了!”

盛泊兴贿赂的官员叫什么宋景行忘了,只记得他姓钟,钟大人带了匹驼银子的马,马背负重带不动第二个人……眼看怒涛卷狼滚滚而来,军官四散奔逃,钟大人终于卸下了马上的银子,他说“只能再带一个人,宋大人你上来吧。”

……

宋景行上了马,他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丢下他的老师——从前从没想过。

钟大人策马前拽下了宋景行的腰佩,宋景行回头看了一眼他的老师。洪水来临前天总是格外的阴,梅常侍穿着囚服戴着镣铐,看向远处,他的目光那么远却那么绵长……

宋景行听见了钟声……姑射观的钟声。

书上说当你看见洪水的时候,其实已经逃不掉了。

书上说的对。

……

苟且偷生的宋景行被洪水迎面拍下马,垓下城墙前是一望无际的荒原,宋景行于是知道那荒原全是被洪水冲刷洗劫而成。

钟大人叫宋景行的名字,他至少要把宋景行带走,但宋景行不仅没抓住他,甚至还松开了他的手……在浑浊不堪的洪水中宋景行最终抓住了捆束梅常侍的镣铐,并在心里对盛泊兴说对不起。

他知道钟大人为什么来,也可以想象盛泊兴为此花费了多少,可是很抱歉啊,那匹马只能再带一个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