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亮不论做什么,自带一股运动型的豪爽。他旋开瓶盖,一口灌下去,没了半瓶水。再喝一口,一整瓶水见底。
刘启亮举起空瓶,轻轻一跳,投篮似的往垃圾桶一丢,不忘给自己配音:“三分球,命中!”
塑料瓶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度,准确无误地落进垃圾筐。
小超市老板埋头看手机,听到动静,抬头一看,问:“哟,小伙子,打篮球的啊?”
“经常打。”刘启亮指指手腕上的篮球腕带。
“投得不错。”陶林逸笑着,称赞一句。
刘启亮不好意思,抬手刮刮后脑勺的短发,问陶林逸:“你住附近?以前没见过你。”
“住得远,转车来的。”陶林逸问,“你呢?你住附近?”
“没有,我姑妈住这儿,昨天在她家吃饭,在她那住了一晚。”刘启亮解释道。
他们等的公交车慢吞吞驶来,两人不慌不忙挤上那趟公交。
车里人比较多,有一半穿着沪港中学的校服。
刘启亮的高个子大块头,这个时候显出好处来了。
这么多人,转身都不见得有余地,旁人一看刘启亮这么大只,下意识给他让位置。
刘启亮打头阵,轻轻松松把陶林逸带到有扶手的站立区。
两人找到空地方,抓住上面的扶手环。
他们的手臂距离不远。
一个是常年运动晒足太阳的小麦色,一个白皙如雪。
车开得走走停停,车上的人晃荡。
刘启亮盯着陶林逸的手看一会,挠挠额头,眼神闪避着移开了。
“你细胳膊细腿儿的,挺瘦。”刘启亮忽然说。
“瘦吗?”陶林逸挑起眉,浅笑道,“那是跟你比,你看谁都瘦吧。”
刘启亮“嗯”了一声,也没下文。
他们刚度过兵荒马乱的复习期,马上迎接期末考试。
每天讲台上的老师唾沫横飞,学生在底下翻书翻卷子,奋笔疾书。
但学校的氛围,暗暗藏着一股躁动。
都在期盼着,等考试一过,放暑假了。
陶林逸也不例外,他心情雀跃道:“听说今年暑假,会下新规定,高一满打满算,能放满两个月。”
“真的啊?”刘启亮声音有点大。
陶林逸比较谨慎,他说出来的消息,大方向基本确定了:“我看校长办公室贴的安排表是这样,具体通知还没下来。”
刘启亮咧嘴直乐,要不是在车里,估计他得蹦两下。
“你也惦记这个放假?”刘启亮好奇。
“我怎么……?”陶林逸觉得好笑,笑了一声,“我看起来不喜欢放假?”
刘启亮摸摸鼻子:“你学习好,经常看你得奖。我以为你们这样的高材生,对刷题有瘾,都不喜欢放假。”
早高峰,汽车多,机动车道堵得不能动。
公交车也多,但有专用车道,还算跑得快。
陶林逸望着车窗外,估算一下距离跟时间,应该不会迟到,转过来跟刘启亮闲聊:“我又不是奇行种,哪有不喜欢放假的。”
“放假你打算干什么?”刘启亮问。
陶林逸想到李家那个小混蛋,脱口而出:“带孩子吧。”
刘启亮上下打量他,猜测问:“你是不是在当家教?”
教李崧读书写字,算吗?
算吧?
陶林逸说:“差不多。”
刘启亮成绩一般,想发展也发展不了这项业务,听着羡慕:“听说成绩好的人,寒暑假都喜欢去当家教,挣点零花钱。”
车上开了空调,还是热。
陶林逸拨了拨额头上的碎发,解释说:“也不是,亲戚的小孩,顺手教一教。”
刘启亮纳闷:“带小孩有什么意思?玩游戏不香吗?要是没别的事,来不来我们篮球队?打打篮球什么的。”
陶林逸眨眼,有点感兴趣:“什么篮球队?怎么玩的?”
刘启亮大致介绍道:“没外校的,都是自己人,打着玩。用学校的球场,氛围挺好的。”
打篮球他不会,能学一下好像不错,陶林逸点点头:“行啊,我来。”
他这么容易答应,刘启亮一时没反应过来:“啊?你真来?”
不怪刘启亮惊讶,没听说陶林逸会出去玩。他想陶林逸成绩那么好,家里肯定管的严,怕学坏。叫陶林逸打篮球,就是顺口问一句,没想到他会同意,又怕他随便说说。
陶林逸知道自己平时太忙。要学习,要做卷子,要完成学生会任务。放学了直接回去,周末不跟同学出去玩,根本腾不出时间交一两个好朋友。他答应个约定,刘启亮都不太相信的样子。
陶林逸感觉这样下去不行,不能老在李家陪着李崧,平时应该和同学一起出来玩一玩,他对刘启亮笑:“哎,真的来,你记得叫我。”
公交车停站,到学校了。
他们收起话头,跟着大队伍,挤着下车。
刘启亮跟陶林逸的班级不在一个方向,进校门要分开走。
今天路上耗得时间比较长,快迟到了。
刘启亮进校门开始跑,跑了两步,突然转过身,冲陶林逸举手臂:“那什么,我到时候来找你。”
“好。”陶林逸挥了一下手,比划个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