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在古代做房牙的日常 > 第73章 第73章 新的点子

第73章 第73章 新的点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另一部分是国子监的学子和想进入国子监的学子,他们需求就是宅子要新,物件要新,租金也能给的高。”

历来学子都是租房大军的主要来源,学子有家里拿钱,有点小富的通常不爱住校,放假出来住可以理解。

“那你怎么能找到租户呢?”

“铺子有一部分来源,但是我基本靠老客户,做得久了,来马市的商队和学子都是自己去找我,都是熟人介绍。”罗新诚语气里带着自信。

这么看,客源还是挺稳定的,各个环节都循环起来了,租赁确实让他做的不错。

罗新诚朝桌子前走了两步,低声道:“你们卖了宅子,有出租的,可以找我,都是一个牙行出来的,我给不了太多,但也会包个红包,表示一点心意。”

小伙子不枉费她的欣赏,能用到的人脉是一点不浪费。

汪蓉蓉一副你多想了的表情,“那没问题,有出租的肯定先想到你,没有红包,姐也给你介绍,就是一套也卖不出去,现在销售还分给外家牙行,我们是越来越难了。”

罗新诚了然地点点头,“怪不得,刚才进来,我还看到外家牙行的出去,竞争激烈啊,那你们找找投资的客户呢。”

汪蓉蓉果断拒绝,“谁投资上这投啊,买了就难卖,这地就适合自己住。”

“那倒不是,我有一个房主就是这个里坊的,他把一座宅子改成七个宅子,租金就比别人多了六倍,我一间给他七百文的租金,一个月就是四千九百文,五年就能回本,这利润多高啊。”

沈意一听,就十分感兴趣,这回报率也太高了,想知道是怎么改的,“能带我俩去看看吗?”

“可以,那不用留人看钥匙?”

是了,还得看钥匙,沈意四面瞅了瞅,刘师傅默默退后两步,那你也跑不掉。

她过去拉了刘师傅坐下,“那就麻烦刘师傅帮我们看一会钥匙,一会就回来。”

原来是将三间正房的每一间门都封死,改成墙,然后每一间又单独开门门,就形成了独立的居所,客座和西厢都如此,东厢灶房和院子是共用。

之所以容易租,最主要的是软装,所用东西都不是贵重,胜在物件齐全又新,讲究使用摆件,有甜蜜温馨,有书香雅致,充分在视觉上抓住了年轻学子的心。

看过宅子后,沈意和汪蓉蓉回来,放刘师傅去样板间监工。

罗新诚的建议,给了一条她没有想到的路,而且非常可行,现在她俩要转变客户群体。

放弃原来普遍撒网的住宅客户群体,也不和别的房牙一起在买住宅的居民客户相争,有针对性的,小部分成几套,就算在这个项目上赚钱了。

那么,问题就是去哪里找到这些有闲富银子,又怕做买卖亏了,想投资宅子收租金的客户。

两人商量半天,最后定了两个地方。

一个是德记门口,京城第一酒楼,进出的人都是富人。

另一个是大批官员办公的地方,当官的一般都喜欢稳定收益。

沈意打算做一个简易展架,这次宣传就支展架,不发传单,有人看到展架的宣传内容,有意向,想了解就会问几句,不问的也不需要介绍,因为这些客户一般都不想暴露身份,所以要尽可能不张扬。

她们还有一个老客户,非常适合这个方案,到点收完钥匙,便骑驴去王姑娘家给王姑娘留了个口信,联系王先生来看宅子。

太阳东升西落,转眼又是新的一天。

沈意早上先去取定做的展架,说是展架,其实就是木头定的三角支架,两面钉了薄木板,可以把宣传单贴在上面。

传单内容是她设计的,不写里坊名,防止客户自己跑去,不留她俩名字,以免客户烦感。

传单的主要目的能吸引精准客户。

临近中午,沈意和汪蓉蓉便已经到德记门口了,两人在酒楼对面不远处,将展架支上,便默默等待,这种碰运气的事,急不得,即使没有人问,也要坚守,要相信终会有人问的。

倒是有两个人问,但是没什么意向,守过午饭口,酒楼冷清了,两个人才找了一家面馆,吃了一碗面做为午饭。

吃完面条,休息了一会。

离官员放职还有一个时辰,两人便提前去踩点。

官家大门口是不敢的,别宅子没卖,再给抓进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找到一个拐角,位置不是很明显,但不时也有官员经过,算是好的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