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畔的微风轻拂,萧凌恒正与沈清安站在水榭边说话,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与寒暄。
萧凌恒下意识回头,任久言正从回廊处缓步而来。
任久言踏入水榭时,便瞧见了站在池边的萧凌恒。他刻意放慢了脚步,借着与沿途官员寒暄的间隙,用余光不动声色地打量着那人。一个多月的时间,萧久恒似乎晒黑了些,肩膀也比离京前更显宽厚,想必这一个月的练兵没少吃苦头。
“任大人近来可好?”户部侍郎刘禹章拦住了他的去路。
“托您的福。”他含笑应答,眼角余光却瞥见萧凌恒正仰头饮酒,喉结随着吞咽的动作上下滚动。他指尖无意识地抚摸了下腕间的白玉镯箭,忽觉这盛夏的热气愈发燥人。
待走到沈清珏身旁落座,他才敢借着举杯的姿势,光明正大地往那个方向看去。萧凌恒正与二殿下说着什么,眉宇间那股张扬的神采依旧,只是眼下多了些青黑。
一个多月不见,任久言清瘦了许多,一袭素色长衫衬得身形愈发纤细,如竹如松。月光在他身上落下斑驳的光影,仿佛给他整个人镀上一层柔和的清辉。他唇角含着浅笑,与沿途的官员一一见礼,举手投足间尽是皎月般的温润气度。
萧凌恒握着酒盏的手指微微收紧,胸腔里那颗心脏像是突然忘了跳动。他站在原地,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那道身影,看着他与这个寒暄,同那个颔首,看着他被月光勾勒出的侧脸轮廓,看着他说话时微微滚动的喉结。
直到任久言走到沈清珏身边落座,两人始终未发一言。
任久言借着替沈清珏斟酒的动作,终于与萧凌恒的视线短暂相接。不过一瞬,两人便各自移开目光,仿佛方才那一眼只是池面偶然泛起的涟漪。
沈清安顺着萧凌恒的目光望去,视线在任久言身上停留片刻,又转回身旁人脸上。他端起酒杯,轻碰了下萧凌恒的杯沿。
萧凌恒仰头饮尽杯中酒,润酒滑过喉咙,却浇不灭心头那股莫名的悸动。他垂眸盯着空了的酒杯,余光却仍能看见任久言与沈清珏低声交谈时,眼角微微弯起的弧度。
“看什么呢,这么出神?”沈清安语气随意,眼底却带着了然的笑意。
萧凌恒轻咳一声:“没什么,在想讲武堂的事。”
“是吗?”沈清安似笑非笑,“我还以为是在看郯州的收成呢。”
萧凌恒手指一顿,随后扯了扯嘴角:“清安…别开玩笑。”
“说起来,”沈清安压低声音,“郯州今年大旱,久言这趟差事可不轻松。”
他意有所指地看了眼任久言清减的轮廓,“瘦了不少啊。”
萧凌恒捏着酒杯正要开口,忽听内侍高声唱道:
“陛下驾到——”
众人齐齐起身行礼。沈明堂踏着池面拂来的微风缓步而来,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水榭中央的空席上。
“都坐吧。”沈明堂摆摆手,“今日不论君臣,只赏这龙池风光。”
沈明堂落座后,目光在席间扫视一圈,最终停在任久言身上。
“任爱卿,”皇帝执起酒盏,“郯州夏收之事,进展如何?”
任久言起身行礼:“回陛下,各县抢收已近尾声,新播的稻种也都下了地。”
“听说那边旱情严重?”
“是。臣与当地老农商议,改用了深井灌溉之法。”任久言声音平稳,却不着痕迹地抿了抿发干的嘴唇。
沈明堂微微颔首:“辛苦爱卿了。”
他忽然话锋一转,“瞧着清减了不少,可是郯州的饭菜不合口味?”
席间响起几声善意的轻笑。任久言耳尖微红:“臣惶恐,只是天热食欲不佳。”
“既如此,”皇帝指了指侍从刚端上的冰镇莲子羹,“这道消暑的羹汤,爱卿多用些。”
“谢陛下体恤。”
席间两人多次不着痕迹的瞟向对方那个方向,但不知怎的,所有目光均交错开来,再未对视过。直到晚宴结束,二人都未曾讲过一句话,未再对视一眼。
宴会散场,沈明堂回到御书房,重重跌坐在龙椅上,闭目揉着太阳穴:“这龙池的水汽,半点没解了暑气。”
武忝锋递上冰镇的帕子:“八月正是最闷热的时候,怕是要等到白露才能凉快些。”
皇帝接过帕子覆在脸上,闷声道:“今晚那俩小的,你可瞧真切了?”
武忝锋忍不住笑出声:“年轻人到底藏不住事...”
话说一半又咽了回去,只摇头笑了笑。
沈明堂扯下帕子扔在案上:“去安排吧。”
他疲惫地摆摆手,“朕没耐心看他们磨蹭。”
“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