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如血,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沈烬与顾昭昭就这样相依而行,直至身影融入暮色之中,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边疆上永不褪色的传说。
随着他们的身影渐渐远去,白桦林间的微风轻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语,诉说着这对传奇夫妇的不朽佳话。
第二十七章:传承
春光明媚,边疆的城内洋溢着生机。沈家府邸的花园里,孩子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沈烬与顾昭昭的长子沈初,如今已到及冠之年,身着月白儒衫,头戴玉冠,手握竹简,正与宾朋议论诗文。
“初哥儿,这诗中意境,恰似我边疆之景,雄浑壮丽。”一名年轻书生赞道。
沈初微笑颔首:“张兄过誉,这诗还是受家母熏陶所得。”
顾昭昭身着家常裙钗,手捧茶盏走来,见状轻声道:“初儿,冠礼之后便是责任,莫要只顾诗文,误了正事。”
沈初连忙起身行礼:“母亲教诲,儿谨记。”
沈烬身着便服走来,拍了拍沈初的肩:“今日你舅父会来,带你去校场。”
沈初心中一凛,舅父顾延之虽身患重病,却精通兵法。沈烬为让他继承家国大义,常请顾延之教导沈初武艺谋略。
校场上,顾延之身姿硬朗,眼眸锐利如鹰。沈初与表兄林逸对练,刀枪并举,招式有模有样。
“初儿,这枪法气势有了,但力道欠缺。”顾延之厉声喝道。
沈初不敢怠慢,运力挥枪,虎虎生风。林逸招架不住,退后一步,笑道:“初哥儿又进步了。”
一旁的沈烬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欣慰。他想起自己当年在沙场上的拼杀,如今后继有人,心生暖意。
第二十八章:情书
夏日炎炎,沈初在书房研习兵法。一名小厮急匆匆来报:“少爷,有信件!”
沈初接过信,竟是京城名媛苏瑶寄来的诗笺。笺上小楷娟秀,诗中倾诉相思,末尾还附着一朵干玫瑰。
沈初面露尴尬,慌乱间被沈烬撞见。沈烬阅信后,眉峰微蹙:“苏瑶是礼部尚书之女,家世清贵,你对她可有想法?”
沈初涨红了脸:“父亲,孩儿只当她是诗友。”
沈烬轻叹:“初儿,感情之事需慎重,莫要误了自己也误了人家。”
沈初点头称是,却在沈烬走后,又偷偷将诗笺藏好。少年的心事,如同窗外的蝉鸣,热烈而懵懂。
顾昭昭得知后,莞尔一笑,轻声道:“当年我与你沈烬,也是从诗文结缘。”
第二十九章:危机萌芽
转眼间,金风送爽。沈初奉父命进京购置军需,却不知一场风云正悄然酝酿。
入京那日,沈初在客栈遇到苏瑶。苏瑶身着水红裙衫,巧笑嫣然:“沈公子,可想好要去哪儿玩?”
沈初被她的热情弄得手足无措,只得应付几句。殊不知,这番接触被有心人看在眼里。
与此同时,朝堂上,有人对沈烬旧事重提,暗示其与权臣家族瓜葛。建兴帝不为所动,但朝中局势已暗流涌动。
沈烬在边疆收到密报,心知肚明,却只能叮嘱沈初:“莫要多事,速速办完差事回边疆。”
沈初不明就里,接下任务便往兵部而去。
第三十章:暗潮涌动
兵部衙门,沈初递上清单,却被兵部侍郎故意刁难。侍郎冷笑道:“沈家这是想克扣军饷吗?”
沈初大惊,赶忙解释:“大人误会了,这是家父吩咐购置的寒衣与兵器。”
侍郎却不依不饶,命人查验货物。沈初心急如焚,却见苏瑶突然出现,福身道:“老爷,查清了,货物毫无问题。”
侍郎面色一僵,只好作罢。沈初松了口气,苏瑶却暗中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今夜寅时,城南柳亭,有要事相商。”
沈初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赴约。月色朦胧,柳亭中苏瑶已候多时。
“沈公子,我父亲被有人陷害,只有你能救他。”苏瑶急切说道。
沈初惊道:“苏大人怎么了?”
苏瑶哽咽道:“御史中丞诬告家父贪墨,证据就在兵部后宅。公子若帮我拿到证据,我在尚书大人面前为您美言。”
沈初虽疑虑重重,但思及与苏瑶的诗文之谊,还是点头答应。
夜探兵部后宅时,沈初被侍卫发现。危急时刻,苏瑶突然从暗处出现,引开侍卫,助他脱身。
“你为什么要帮我?”沈初低声道。
苏瑶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因为我想和你站在一起。”
沈初看着苏瑶坚定的眼神,心生暖意,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踏入他人精心布置的漩涡。
与此同时,沈烬收到密报,得知兵部有人欲陷害沈初。他立刻上书建兴帝,请求彻查兵部。
建兴帝阅罢奏折,心中权衡,最终颔首:“准奏,命其即刻进京。”
边疆至京城路途遥远,沈烬心急如焚,却也只能日夜兼程。
而沈初在苏瑶的温柔攻势下,渐生情愫。
第三十一章:泥沼
月色如水,沈初怀揣忐忑,再次来到兵部后宅。苏瑶已在墙根处等候,她身着一袭黛色夜行衣,发间别着枚银杏叶发簪,为这暗夜添了几分灵动。
“苏姑娘,这次又要怎么做?”沈初声音压低,眼神中满是不安。
苏瑶嫣然一笑,抬手轻拍他肩头:“莫怕,今夜只消跟着我,定能平安。”
沈初深吸一口气,跟在苏瑶身后,悄无声息地潜入兵部。这次,苏瑶径直带着他来到一座隐蔽的库房,推开虚掩的门。
借着微弱的油灯光,沈初看到满屋堆积如山的箱笼。苏瑶疾步上前,轻巧地撬开角落一只乌木箱,入眼竟是整整齐齐码放的银票与金锞子。
苏瑶回头,冲沈初眨眨眼:“这便是证据。”
沈初心中一惊,这可是实打实的赃物,苏瑶竟敢带他来此。他下意识想退,却被苏瑶按住:“初哥儿,你若想救苏家,就亲手捧着这些去御史府。”
“可这……”沈初话未说完,院外突传来嘈杂声。
“有人潜入兵部!”粗犷的呵斥声由远及近,似有大队人马包围了库房。
苏瑶面色骤变,拽着沈初躲到箱笼后:“定是有内鬼通风报信,快藏好!”
沈初心脏猛跳,他从未想过自己会陷入如此险境,浑身止不住地哆嗦。苏瑶却异常冷静,从怀中摸出一方手帕,蒙在他嘴上:“莫出声,我自有办法。”
话音刚落,破门声响起。火把光芒映入库房,领头的竟是御史中丞心腹——赵千户。他环视一周,冷笑道:“果然是苏瑶这贱人!竟敢勾结沈家逆子,盗取赃证!”
苏瑶从藏身处走出,昂首道:“赵大人,这赃物确凿,苏家冤屈终能昭雪!”
赵千户不屑地嗤笑:“就凭这些莫须有的东西?苏尚书贪墨可是铁案,你们这是垂死挣扎!”
沈初望着苏瑶,眼中满是迷茫。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时心软,竟会沦为他人扳倒自己家族的棋子。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一阵急促马蹄声,夹杂着熟悉且沉稳的嗓音:“都给我住手!”
沈烬身着玄色飞鱼服,腰悬长剑,率边疆亲卫从天而降。火光映照他冷峻面容,剑眉星目间满是凛然杀气。
“赵千户,你好大的胆子!”沈烬环顾众人,沉声喝道,“竟敢私闯兵部,诬陷忠良!”
赵千户被这气势震得一怔,旋即强作镇定:“沈将军,这小子可是赃证确凿。”
沈烬扫了眼狼狈不堪的沈初,旋即挪向苏瑶,冷笑道:“苏瑶,你以为这样就能救苏家?”
苏瑶如遭雷击,她怔怔望着沈烬,不可置信道:“原来你全都知道……”
沈烬眉眼冷硬,宛如寒霜:“我怎会不知?苏家与权臣勾结,妄图借沈初之手翻案。”
苏瑶的脸色瞬间惨白,她急切地反驳:“不是这样的!沈烬,我真没想害沈初,我只是……”
“够了!”沈烬一声暴喝,打断她,“你当沈初是什么?你复仇的踏脚石吗?”
沈初在藏身处瑟瑟发抖,他从未见父亲如此震怒,心中惊恐万分。
御史中丞恰在此时踏入库房,他扫视一圈,皮笑肉不笑道:“沈将军,这可是你亲儿子通敌叛国的现场,想来你也脱不了干系。”
沈烬握剑的手青筋暴起,却在看到沈初惊恐眼神时,强行按捺下杀意:“来人,将赵千户、苏瑶拿下,押入天牢待审!”
“诺!”亲卫齐声应喝,如狼似虎地扑向赵千户与苏瑶。
沈烬缓步踱到沈初身前,弯腰将他从藏身处扯出。他盯着儿子,目光复杂难辨:“说,是你主动还是她引诱?”
沈初望着父亲冰冷面容,喉结上下滚动,良久才挤出一句:“孩儿被她骗了……”
话音刚落,苏瑶突然发狂般大笑,声嘶力竭地喊:“好!好!沈烬,你赢了!我苏家注定是你的踏脚石!”
沈烬剑眉微蹙,旋即漠然转身:“押人!”
苏瑶与赵千户被五花大绑带走,沿途骂声不绝。沈烬命亲卫护送沈初回府,自己则飞身上马,直奔皇宫。
第三十二章:父子相对
回到府中,顾昭昭已得知消息,在正厅等候。沈初双膝一软,扑嗵跪地:“母亲!孩儿错了!”
顾昭昭心疼地扶起他,眼含热泪:“初儿,你怎会犯下如此糊涂事?”
沈烬很快进府,他扫视厅内二人,将长剑“哐啷”插在案几上:“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沈初被父亲的威压吓得瑟瑟发抖,语无伦次:“孩儿……孩儿和苏瑶自幼订有诗文之谊……她求我帮她救父亲……我被冲昏了头……”
沈烬怒极反笑,他指向案几:“苏家与权臣勾结,证据确凿。你以为你能帮她翻案?”
沈初哑口无言,他此刻才明白自己被苏瑶利用。
顾昭昭凝视沈烬:“烬儿,初儿年少冲动,或许……”
沈烬猛地拍案,震得杯盏乱颤:“无能的不是他!是我!我沈家男儿竟如此没用!”
顾昭昭从未见沈烬如此失控,她慌忙起身劝慰:“烬,息怒!初儿还小,这是他成长的劫难。”
沈烬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昭昭,我并非生他的气。我只是恨,我们沈家为何总是被命运捉弄?”
顾昭昭握住他手:“初儿会记住这次教训,我们沈家也能挺过这次劫难。”
沈烬凝视妻子片刻,最终长叹一声,颓然坐下:“也罢,初儿,你先回房反省。”
沈初如蒙大赦,匆匆退下。
沈烬摩挲着长剑,沉声道:“我沈家世代忠良,我不能让这点风波毁了家声。”
顾昭昭点头:“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沈烬站起身,目光坚毅:“今夜之事,必会在朝堂掀起轩然大波。我们只能全力配合陛下彻查,以证清白。”
顾昭昭明白,他们唯有如此才能度过难关:“我明白。”
沈烬握住她的手:“无论明日风云如何,我们都携手同行。”
顾昭昭点头:“嗯,我们沈家定能渡过难关。”
与此同时,御史中丞府邸,中丞捻须冷笑:“沈家后继有人,可惜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他正要传令彻查沈家,却接宫中传讯,建兴帝连夜召见。
第三十三章:宫中密谈
御史中丞接到宫中传讯,心下犯疑,忙不迭整理衣冠,快步朝宫门赶去。建兴帝素来行事莫测,此时深夜召见,必有深意。
踏入寝殿,建兴帝负手而立,望着墙上先皇御笔亲题的“忠义千秋”匾额,沉默不语。御史中丞趋前跪倒,“臣叩见陛下。”
建兴帝轻叹一声,转过身来,“爱卿平身。可知朕为何连夜召你?”
“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御史中丞心下忐忑,偷觑建兴帝面色。
建兴帝踱至御案后坐下,拿起奏折,上面正是沈烬弹劾兵部的折子。“沈烬上书弹劾兵部有人陷害其子沈初,意图不轨。”
御史中丞故作惊愕,“陛下,沈烬此举未免有倚功弄权之嫌。”
建兴帝目光如炬,直视御史中丞双眼,“爱卿可记得,先皇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御史中丞心下一凛,慌忙伏地,“陛下圣明,臣怎敢忘?”
建兴帝拂了拂袖,“沈烬屡立战功,忠心耿耿。其子沈初年少犯错,却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朕若此时兴师问罪,岂非寒了忠臣之心?”
御史中丞冷汗涔涔,方寸已乱,“陛下,依臣看,当下之计,唯有彻查此事,还朝堂朗朗乾坤。”
建兴帝点头,“爱卿所言甚合朕意。明日早朝,你与沈烬一同彻查兵部。若真有奸佞,朕定不容情。”
“臣遵旨。”御史中丞声音发颤,心知这差事九死一生。
恰在此时,殿外传来通报,“陛下,沈烬将军求见。”
建兴帝抬手示意退下,待御史中丞狼狈退去,方示意沈烬进来。
沈烬大步跨入殿内,单膝跪地,“臣沈烬叩见陛下,夤夜叨扰,死罪。”
建兴帝摆手,“平身吧,爱卿。”他端详沈烬片刻,眉宇间舒展不少,“沈烬,你对朕的安排可有异议?”
沈烬沉声道,“陛下英明,臣自当遵旨彻查,还沈家清白。”
建兴帝起身踱至沈烬身畔,“沈烬,朕知你心忧沈初,可有些话,朕不得不说。”
沈烬抬首,“陛下请讲。”
建兴帝按住他肩头,“你虽战功赫赫,但朝堂之上,能者多妒,忠奸难辨。此番你弹劾兵部,有人暗中抵制,朕已心中有数。”
沈烬心下一沉,“陛下,臣绝无半点私心,只盼还沈家清白。”
建兴帝点头,“朕信你。”他沉吟片刻,又道,“明日早朝,你要相机行事,莫要被御史中丞拖了后腿。”
“臣明白。”沈烬抱拳领命,心中对建兴帝的识人之明感激不尽。
建兴帝再次审视沈烬,“彻查之后,朕打算整饬朝纲,你可愿为朕分忧?”
沈烬心中一热,“陛下,臣愿为国效力,鞠躬尽瘁。”
建兴帝点头,龙颜稍霁,“好,明日早朝,朕等你佳音。”
沈烬退出寝殿,抬头仰望满天繁星,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他翻身跃上骏马,踏着月色疾驰而去,风声中带着几分离宫的清冷。
第三十四章:父子情深
回到府邸,沈烬瞧见正厅灯火通明,心知顾昭昭与沈初尚未歇息。他下马快步进府,厅内,顾昭昭见他归来,赶忙起身相迎。
“查得怎样?”顾昭昭轻声询问,眼底满是关切。
沈烬摇了摇头,“朝堂之事,错综复杂,一两句话讲不清楚。”他缓步走向沈初所坐之处,沈初赶忙起身行礼。
沈烬望着沈初,眼神复杂,“初儿,可知错吗?”
沈初点头如捣蒜,“父亲大人,孩儿知错了。孩儿不该轻信苏瑶,更不该夜探兵部。”
沈烬长叹一声,拍了拍沈初肩膀,“你此次犯错,虽有苏瑶引诱,但主要还在你自身。她一个外人,不过几句话,你就忘了自己身份,冲昏头脑。”
沈初羞愧难当,“孩儿惭愧,险些坏了沈家名声,连累父亲母亲。”
顾昭昭柔声安慰,“初儿,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次当个教训,往后行事多思量思量。”
沈烬盯着沈初,“日后,你还要去兵部办事吗?”
沈初咬了咬牙,“父亲,孩儿愿继续留在边疆,将功补过。”
沈烬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也好,回边疆继续历练,但记住,下次若再犯错,莫怪为父不近人情。”
沈初重重叩首,“孩儿谨记。”
顾昭昭为沈烬取下披风,柔声道:“去歇息吧,明日还要早朝。”
沈烬点了点头,望着妻子,满心感激。他知晓,无论自己在外如何奔波,家中总有顾昭昭替他守着一片安宁。
次日晨曦微露,沈烬着装整齐,与顾昭昭一同用过早饭。顾昭昭细细叮嘱,“朝堂之上,务必小心行事。”
沈烬点头,“我明白,你放心。”
出了府门,沈烬翻身上马,朝着宫门方向疾驰而去。身后,顾昭昭望着他远去的背影,默默祈祷。
而沈初则在房中反思自身过错,暗自思忖如何将功补过,不辜负父亲的期许。
第三十五章:朝堂风云再起
宫内,建兴帝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目视下方众臣。大臣们或交头接耳,或面色凝重,气氛紧张而压抑。
御史中丞出列,先向建兴帝行礼,随后高声奏道:“臣有要事启奏,昨夜彻查兵部,发现诸多疑点。那所谓的赃物,实则是有人故意放置,意图构陷苏尚书。”
建兴帝眉梢一挑,沉声道:“哦?此话怎讲?”
御史中丞展开一份奏折,“回禀陛下,臣等在兵部库房搜查时,发现那乌木箱底部有明显被撬动的痕迹。且据兵部侍郎招认,这几日确有外人潜入兵部。”
建兴帝目光扫向沈烬,“沈烬,你可知是谁所为?”
沈烬上前一步,“陛下,臣怀疑是赵千户所为。他与权臣家族有勾结,意图陷害苏尚书,挑起朝堂纷争。”
御史中丞接着道:“臣还查明,赵千户与兵部某些官员往来密切,他们企图借此次事件打击忠良,扰乱朝纲。”
建兴帝拍案而起,“岂有此理!”
满朝文武皆为之一惊,纷纷跪伏在地,“陛下息怒!”
建兴帝缓了口气,向沈烬道:“沈烬,你即刻带领锦衣卫捉拿赵千户及其同党,务必一查到底!”
“臣遵旨!”沈烬抱拳应命,转身领着锦衣卫退出大殿。
朝堂之外,沈烬与御史中丞一同前往兵部,捉拿了赵千户及其心腹。经过一番审讯,赵千户在证据面前再也无法抵赖,供出了幕后指使之人。
原来,这一切皆是权臣余党为报复沈烬,企图借此扳倒沈家,同时打击苏尚书,为其东山再起铺路。
沈烬得知真相后,心中虽有愤懑,但更添了几分对朝堂的洞察。他明白,这场风波不过是权臣余党最后的挣扎,而他沈烬,绝不会轻易败北。
第三十七章:真相大白
沈烬将赵千户的供词呈给建兴帝,建兴帝阅览过后,龙颜大悦。
“沈烬,你办事朕很放心。”建兴帝赞赏道。
沈烬谦逊道,“陛下过奖,臣只是尽忠职守。”
建兴帝随即下令,将赵千户及其同党全部投入大牢,等待审判。同时,为苏尚书平反,恢复其名誉。
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对沈烬的忠勇表示钦佩。沈烬却清楚,这场风波背后,还有更多隐情等待他去挖掘。
退朝后,沈烬快步走出宫门,翻身上马,朝着府邸方向疾驰而去。他要将真相告知顾昭昭与沈初,让一家人安心。
回到府中,沈烬立刻召集家人,将朝堂之事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顾昭昭与沈初听后,皆松了口气。
顾昭昭握住沈烬的手,“多亏了你,不然我们沈家又要陷入风波。”
沈烬摇了摇头,“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只要能保沈家周全,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沈初也双目坚定,“父亲,孩儿明白了。往后孩儿行事定会谨慎,不再给您添麻烦。”
沈烬点了点头,“起来吧,知道错就好。以后要记住,行事之前多想想后果,莫要冲动。”
沈初再次叩首,“孩儿记下了。”
沈烬刚送走沈初,便有家仆来报,说是苏瑶求见。沈烬与顾昭昭面面相觑,不知她来意如何。
沈烬沉吟片刻,对家仆道:“带她到偏厅等候。”
待苏瑶来到偏厅,她见到沈烬与顾昭昭,立刻跪下磕头,“苏瑶叩见伯父伯母。”
沈烬冷哼一声,“苏瑶,你此次来意?”
苏瑶声音颤抖,“伯父,瑶儿知错了。瑶儿不该利用沈初,更不该夜探兵部。瑶儿甘愿受罚,只盼伯父能看在过去与苏家的交情上,劝劝父亲,莫要再与权臣余党为伍。”
顾昭昭叹道,“苏瑶,你父亲此次受了牵连,也是咎由自取。不过看在你主动认错的份上,我们会劝他改过自新。”
沈烬也点了点头,“你回去告诉你父亲,放下过去,重新做人,或许还能得皇上宽恕。”
苏瑶感激涕零,“多谢伯父伯母,瑶儿这就回去转告父亲。”
望着苏瑶离去的背影,顾昭昭轻声道,“希望这次能真心改过。”
沈烬握住她的手,“是啊,希望如此吧。”
第三十八章:携手未来
随着赵千户一案的真相大白,沈烬一家也逐渐回归平静生活。沈初在边疆继续历练,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人。他深刻汲取教训,在军中屡立战功,为沈家再添荣耀。
苏尚书在沈烬的帮助下,向建兴帝诚恳认错。鉴于其过往功绩及此次悔过态度,建兴帝特下旨免去其死罪,贬为庶人,令其回乡思过。
沈烬一家的生活再次回归平静,但这次经历让他们更加懂得珍惜彼此。沈烬与顾昭昭携手走过风雨,感情愈发深厚。
几年后,沈烬被建兴帝晋升为大将军,执掌天下兵马大权。顾昭昭则被册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她继续在边疆推行善政,深受百姓爱戴。
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了边疆传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无论未来还有多少风雨,他们都将携手并肩,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