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宁婉婉和楚双仪看完了这一幕。
宁婉婉从暗处走出,手持青云剑,她冷漠看向和太子打得难舍难分的宋齐渊。
太子那句‘你果然对楚沉舟贼心不死’的话让她紧咬牙关。
她就知道,男人都是吃锅忘盆,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
以前楚沉舟没嫁入东宫的时候对齐王爱慕有加,各种示好,可宋齐渊在她面前是怎么说的?
“那样无趣愚笨的女子,怎配入本王的眼。”
“若非看在她是楚相家的女儿,给本王提鞋都不配。”
“楚家也并不是只有她一个女儿……”
忽得,宋齐渊往日的话语让宁婉婉恶寒阵阵,眼中愈发清明起来。
一个如此贬低爱慕自己的闺阁女子的男人,她怎么会觉得这样的男人会拉她出深渊呢?
这样的男人,她脑子有病才觉得对方好。
如今楚沉舟不再看他了,他反倒想起人家的好了。
男人
真是爱犯贱呐。
而且城中的百姓,他带着人说烧就烧,只因为这些人染了病变得无用了,就要成为他的踏脚石吗?他能这样心狠手辣对这些百姓,将来自己惹得他厌弃,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太可怕了。
楚双仪手里那朵紫色的小花已经彻底枯萎,小花的笑脸却在她脑中越发清晰。
或许她的孩子将来也是那般可爱玲珑。
城里或许还有许多如小花那般可爱的孩子,齐王他怎么可以说烧就烧了呢?
她看向宋齐渊的眼神里,似乎有什么东西支离破碎。
这个男人可怕又可恶。
两个女子相视一眼,没开口,却默契的盯上理她们不远的一匹马。
宋齐渊余光之中似乎看到宁婉婉的身影,转念一想,不可能,他离开之前确认过对方睡着了。
*
从外围看,火势蔓延得十分之快速,整个城呈弧形燃烧。
可奇异的是,楚沉舟骑马闯进去时,燃烧的火势也就外面看着迅猛,里面烧起来的地方也就只有城墙的地方。
她冲到城中央那片空旷的地方,勒紧缰绳,翻身下马。
身后也接连传来一阵马的嘶鸣声。
“你们怎么也来了?”
楚沉舟着实意外,楚双仪和宁婉婉居然骑在一匹马上。
“不是,宁婉婉也就算了,楚大姐你怀着孩子呢,跟着来干什么?”
楚沉舟大概能明白这两人的心情。
女本心善,只是被美色冲昏了头脑而已。
齐王那厮那张脸确实好看呐。
楚双仪把衣摆往腰上别,从马上一跃而起,飞落在楚沉舟跟前。
脸涨得通红,斥道:“楚沉舟,我警告你,我是你亲姐,不许再叫我楚大姐。还有这些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外面看着火势很大,里面……”
她的话说到一半便戛然而止,目光所及之处,火势只围着城墙边角处燃烧,烧到一定的位置便被断开了,只有浓烟缭绕。
“很显然,大伙已经把可燃物隔绝开,让火烧不过来。”
“只是这些都是暂时的,若火势不减,迟早会烧过来。”宁婉婉也从马上下来走到两人身边,远处已经有房屋撑不住被波及了。
她望向楚沉舟,“太子妃,你这般进来,可是已经有对策了?”
“没有啊。”楚沉舟手里拽了根旗杆,“我就是来看看,给大家鼓气。”
楚双仪和宁婉婉:“……”
什么对策都没有你跑那么坚定
鼓气
生气还差不多。
“太子妃娘娘?”罗大夫抱着药箱跑过又折回来,“真的是您,您怎么进来了,多危险啊,都烧起来了。”
是啊,都烧起来了,罗大夫你看起来也不是很急的样子。
而且他身后跟着不少人。
宁婉婉看得眼尾直抽抽。
这些人怎么回事,不赶紧跑还在城里到处晃干什么?
来人正是罗大夫,他的身旁跟着的便是花仲云。
花仲云见罗大夫称呼对方为太子妃,立马跪在地上,“草民花仲云,叩谢太子妃娘娘照料妻女之恩。”
“快起来,地上多烫啊。”楚沉舟扫了一眼罗大夫身后戴着口罩的众人,“先不说这个,罗大夫,现如今城中情况怎么样了?都撤离了吗?这些是……”
“都差不多了,这些人都是刚醒的病患。多亏娘娘神机妙算,否则这城中百姓怕是要尽丧生于这场大火中。”
“西宁的百姓太难了。”
“等等,”楚双仪不解,“你说楚沉舟早有准备,怎么准备?她怎么知道会有大火?”
刚对方还说自己没对策来着。
宁婉婉同样不解的看着罗大夫。
事情还得从几日前罗大夫刚入城那日说起。
罗大夫入城前,楚沉舟单独和罗大夫谈过话。
她告诉罗大夫,人多且聚集的地方特别容易走水,尤其是若是有人故意将他们困在其中,在外围放火的话,那里面的人定是必死无疑。
“罗大夫,越县之行,比疫病更可怕的是人心,您此去不悔吗?”
楚沉舟知道剧情,但她一个人的力量薄弱,且她也不确定剧情有没有因为她的到来出现变动。
要做的只有边治病,边防范于未然。
“太子妃,您和太子殿下信得过小老儿,小老儿自是义不容辞,此去无怨无悔。”
“国家有您这样的好公民,百姓有您这样的好大夫,实在是国之幸,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