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乡镇税所 > 第164章 个体组长

第164章 个体组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事情经过张兴福一宣扬,在税务分局四下里传开了。

消息让董留成脸上放光。

一连多个时日的殚精竭虑,让他对大组长一职,不堪重负。

眼看张兴福将王志山夸上了天,他趁热打铁,向张兴福提出来,是不是物色个合适的人选,来担任个体组组长?这样的目的,一是可以将个体税收这块工作,尽快抛出,专门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来干;二是个体组长久拖未决,早该明确,结束十几名个体专管员的群龙无首,由他们另立门户,分出去?

对董留成的提议,张兴福最后表达了疑虑:

“老流,不是我不体恤你的难处,实在是眼下我没有看到合适的人选。不是我但当武大郎,自己是颗三寸钉,还看不起别人。就我们分局的几号子人,你看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真正需要有人站出来的时候,又有多少顶得上派场?要说咱诺大的一个分局,二、三十号人,人头不少,个个站出来都是个人物——瓶大的汉子,谁也不服谁。可真正想干事、能干事,还干得成事情的,又有几个?分局的这些个人,老的老、小的小,拿他们当作吹火棍,嫌长;拿来作抵门棍,嫌短。有时候我扒拉扒拉,还真找不出个合适的人给你。算了,事情得从长计议吧。你呢,也再奈受奈受,再等等,等哪天年轻人成长起来了,再配齐个体组长不迟。你呢,也多个心眼,物色着点,有时候也使点暗力,该培养还得培养。我看,有少数人,的确还算是可造之材。就是欠些火候,需要再磨炼磨炼。”

提议未获通过,董留天只有等。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董留成对比着分局上下的每一个人。可诺大一个分局,比来比去,他最看好的,除了王志山,还是王志山。

要推荐王志山,董留成心下多了隐隐不安。

个体组长身后一堆专管员,每个人一脚踩在外面的市场,另一只脚在体制内,炼就的,除了老油条,少有老实人。人呐,全是现实逼出来的。现实逼着每个人生变,适应,最终,却大相径庭。两者最大的区别,一个处事圆滑,一个死心眼。可王志山不属于前者。有人至今对他刚参加工作的那一年挨打的事情,说成是他过于血气方刚;可几年过去,王志山还是那个王志山。他对税收工作的执着与热情 ,是许多人所不能相提并论的。让他去当那个在当下社会不为足道,甚至是用几十倍放大镜也找不到的个体组长一职,会不会让他身处险境,董留成心下,成了十五只竹篮打水——七上八下。

一连几天,董留成借故和王志山上了市场街头。他要观察明白,王志山是否会因上次被围攻事件过后,留下阴影,深陷其中,不能走出来,以致于缩首缩脚,变了个人?

王志山的表现,出乎董留成的意料。出工时,他依旧冲在队伍的前头;回来时,他往往会是最后一个。再和他上了街头,一切令董留成长舒了口气。

时间不等人。

董留成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这天,他再次郑重向张兴福旧话重提,问张兴福,是否同意王志山出任个体组组长?

个体组无领头的局面,再不能拖下去。于公于私,个体组的事情再不能久拖不决。张兴福迟疑着,答应开会议一议。

人选事情分局的头等大事。为开会好,张兴福不敢大意,叫来了副分局长张家善。

三人齐齐坐到了分局长办公室。

分局三人讨论会,算是正式开始。

三人齐齐坐到了分局长办公室。

分局三人讨论会,待三人坐下后,算是正式开始。

张兴福开了头。在介绍了个体组情况之后,他附带了董留成的提议,问张家善意下如何?

有张兴福在场,张家善的副分局长角色,自然成了带括号的常务副局长。议题涉及个体组长人选,他那不带括号的常务副职自然消失,打回原形,成了业务副局长。可分局就他一名副分局长,他当仁不让,发了言:

“个人感觉,王志山是不是过于年轻?要是他把不住自己,跟过去一样冲动,是否给分局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依我之见,个体组的管户多,面对千家万户,点多、线长、面大,跟各种各样的个体户、临时经营户打交道,更多的还是要首选能说会道的、多转婉见识的。其次,还要选个心态好的,不钻牛角尖的。现在有种说法,是‘这个社会不怕有人钻牛角尖,就怕知识分子钻牛角尖’。我们选个管个体组的,总不能选个愣头愣脑的,不懂面上过得去就行,让我们放着好好的平安日子不过,找个虱子来头上挠着吧?老流提议的王志山,个人能力是强,这点我无可否认,可他的弱点也明显。他这个人认死理,喜欢死磕、硬碰,说是优点,也是短板。目前,王志山是不是过于年轻,不具备这一点?我看,要说王志山是个好专管员,他是,在这个问题上我绝无二话;可要他还当这个个体组长,我看还需时日。个体组长好歹是个组长,要带人干事情的。在带人方面,是他王志山的弱项。跟许多同志比,他不成熟,少了转婉见识。一旦到了关键节骨眼,我怕他只会让我们当领导的难堪,难以协调,甚至难以收场。所以,我个人意见,还是再物色物色其他人。比如说我们的李得淼,我看他就行。他不仅有大局意识,还脑壳好使、办法多。在个体户面前,他话也会说,还知道个迂回。提拔他来当这个个体组长,我看再合适不过。”

张家善一番话,董留成愣住了。

话里针锋相对,却是对董留成的彻底否定。

张家善的一字一句,在董留成听来,听在耳里、心里不是滋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