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药道师祖的自救指南 > 第82章 文武

第82章 文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袁老爷子想到了宋和,两鬓处本来已经舒缓许多的神经,又不受控制地跳了跳。

荀慎和宋和这两个孩子,都称的上一句名满天下。

只不过两人名满天下的方向不太一样。

荀慎,说句世家子弟的标杆都不为过,是天下所有耶娘都梦寐以求的那一种孩儿。

对于世家豪门来说,孩子们都是长于内宅傅姆之手,甚至真论起来,荀慎的出身还不如他们呢,最起码他们的孩子阿耶阿娘俱在,不像荀慎,自幼父母双亡,由他叔叔荀司空一手养大。

荀司空也算是能人一枚,但是毕竟是男子,接手荀慎之际,还是个未婚男子,甚至说的直白些,荀司空那时也只是个半大的孩子。

一个未婚男子,照顾一个幼儿,虽说他心思缜密,还有家中仆妇搭手,但其中的艰难心酸怕也不足以和外人道也。

本来想着即使荀慎能安然长大,但既无慈母看护,又无严父教导,而且看顾他的亲叔叔荀司空,后来也成婚有了自己的子嗣,分给荀慎的精力能有多少?

所以众人也就想着,荀慎怕也就这么着了。

差点的情况,可能混迹成京畿城中又一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败光家产后,依靠着自家叔叔讨点生活。

好点的情况,就是没沾染那些不良习性,等到冠礼成婚后,可能依靠着父辈的蒙荫,谋得一朝中小官,安然度日罢了。

众人之前这么想,确实是有几分道理在的。

荀氏起家就是受了雍朝开祖大恩,所以在天下大乱的那段时日之前,荀家长辈判断,这夺位之乱算是避无可避了。

但荀氏既因深受皇室恩泽,不愿见到雍朝皇室同室操戈的惨象,又因确实不想牵扯其中去赌那从龙之功,所以当时荀氏一族能做的,就是远离纷争中心。

且荀家长辈判断,若是雍朝内部乱了起来,北面,西面那些对雍朝虎视眈眈的外族,很大可能会对陷于内战的雍朝趁火打劫。

为保雍朝在内乱期间不会被北部外族趁乱入侵,荀氏一族无论男女都投身了边疆。

在之后,雍朝内部彻底乱起来后,果不其然,真如荀氏长辈预料的那般,北部外族王帐下的一小部落在一雪夜偷袭了雍朝的边城。

也幸亏荀氏长辈提前预料到了此种局面,并提前进行了部署,所以驻守在边疆的兵团倒也应对及时,并未造成太大损失。

就这样,那段时日雍朝乱了多久,荀氏一族就在边防守了多久。

等到雍帝平复乱局登基为帝后,再来接荀氏一族回京之时,荀氏阖族老老小小,死的就剩下荀司空和小小的荀慎了。

本来,看一家族发展如何,人望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原因也很简单,一个家族人丁越旺盛,家族能给予的支撑就越大,出现人中龙凤和更优秀的下一代族人的领头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荀氏一族死的就只剩下这叔侄两人了,一个幼儿,一个半大的孩子,孤掌难鸣,形容的怕也就是这种情形了。

但谁能想到,谁能想到啊!

荀氏这两叔侄出了一个鼎立门楣的荀司空也就罢了,谁能想到当初那个丧父丧母的奶娃娃竟也是一个惊才绝世的璋儿!

更何况,荀氏一族,本身就是以美貌而闻名于世的。

尤其是荀氏一族的男子,各个都有醉玉颓山之貌,到了荀慎,仿佛是荀氏一族的精华都集中在他一人身上。

君子之仪,如圭如璋。

荀慎身上可能存在的唯一的缺点,怕也只能是小时颠簸太过导致的后天体弱而不能习武了吧。

而宋和……

袁老爷子不着痕迹地叹了一口气。

如果说荀慎小时孤苦凄惨,那宋和基本上就算作是生长在了福堆里,真正地红尘富贵公子。

所以当然的,博戏听曲,逗鸟遛狗,这类京畿纨绔子弟喜欢玩的他一个不拉,冰嬉角抵,射覆弄潮,这类有些门道,京畿纨绔们不常玩的他也能高低称的上一句精通。

宋和会的太多太全面了,所以京畿城内存在一道流传很久的谜题——宋和宋公子是怎么做到,在每日操练之后还能有时间有力气去做这么多事的?

是的,没错,每日操练。

宋和出身军功起家的英国公府,虽说也还未出仕,但从家学渊源来说,如无意外,宋和是一名武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