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三二月好赏春花,登时园内万条垂绿、碧玉妆成、春暖花开,不似前番一日冷似一日的落寞。
当下,荣国府早已着人到城外迎候贾政,贾珠、元春等人亦守在贾母处以便拜见父亲,此刻贾母屋内热闹轰轰、欢声笑语,忽有人来报:“老爷已到城外十里,差小的来报。”
贾母不以为然,笑道:“不过十里路程,你便随着你老爷一同归来,何必多此一举。”
王夫人笑道:“想必是老爷怕老太太等得心急,先着人来告一声罢了。”话毕,林之孝家的耳语几句,王夫人不动声色地出了屋,问来人:“老爷有什么交代,你赶紧说来。”
来人连忙借步说话,见周遭无人,连忙道:“回太太的话,老爷万分叮嘱小的不可外扬,望太太见谅。老爷此番骑马归来,后抬着一顶八抬大轿,这轿内正是皇太孙殿下,说要在贾府下榻一两日,老爷推脱不下,吩咐太太紧着安排。”
“皇太孙殿下要在这住下?”王夫人吓了一大跳,又问:“你可曾与其余人等说?”
来人死命摇头,道:“小的连林大总管都未曾告之。”
王夫人心忖:明明一同抵达京城,为何皇太孙不紧着进宫,反而要在贾府歇脚?眼前人自是无法解说,只好先按照老爷吩咐去做。
只是贾政叮嘱不可外扬,王夫人连贾母都不可告知,一时拿不定主意,又唤来元春细细问了宫内所用,这才有了底气。
让元春归位后,王夫人立马告知林之孝家的有贵客住下,命她带十来个丫鬟婆子去将后院客房旋扫、领对牌去库房取来屏风、挂画、瓷器、玉器、香炉、盆景装饰,不禁令林之孝家的咋舌:
只因那屏风取的是紫檀木缂丝屏风,那玉器拿的是白玉透雕龙纹包金插屏,那香炉燃的是龙明颤脑香,更不提挂画、瓷器等多是珍贵藏品。
见王夫人未曾提示贵客是何人,所用之物规格可比老太太都高,林之孝家的一味低头应是,赶忙去督促打扫装饰,自是不提。
再者,王夫人又唤来林之孝,委派十来个机灵的小厮们围着客房守着,见了贵客道爷、行万福,切记不可多嘴多舌,亦不可让人随意进出或打听。
末时,又想着皇太孙必有近侍伺候,只消安排在屋外烧水、跑腿的丫鬟婆子,于是便命彩鸳从她屋内抽出五六个机灵的侯在客房外,这才稍稍安排妥当。
这厢王夫人正准备好,便听有人喊道:“老爷回府了。”连着唤了三遍才听,王夫人忙着到贾母处去,预备迎接贾政及皇太孙。
贾母等人早已在外?着,满脸欢喜,各个不知贾政此番归来还携着颗烫手山芋。
只见贾政行色匆匆,朝着贾母请了安,而王夫人、周姨娘、一众孩子和丫鬟婆子们都朝贾政行礼,还未迎着进屋内坐谈,贾政便开口问:“夫人,客房可准备好了?”
林之孝家的这时跑了过来,先是与贾政行礼,然后耳语王夫人:“太太,房间内外都按照太太吩咐收拾干净、摆设好了。”
于是,在贾母一干人目瞪口呆之下,贾政一喝,轿子悄然无声地抬了进来,不曾停下,跟随林之孝家的背后一路向前。
贾母回过神来道:“政儿,这是哪位贵客?”
贾政怕皇太孙到了客房无人可呼唤,忙道了句:“让夫人与您细说,儿子先行一步。”说完便匆匆跟了轿子去。
王夫人见贾母脸色发黑,连忙扶着她进屋内,小声提醒道:“老太太,您瞧刚刚那陪轿的小厮可是一般人?”
听王夫人提醒,贾母这才忆起轿子随从可都是一把把弯刀在侧,又想到贾政近几月陪驾皇太孙身侧,不禁吓了一身冷汗,道:“可是…”那三字从喉咙里咽了下去。
王夫人点了点头,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若是伺候不周,岂不折杀我等!”贾母长叹了一声,便道:“政儿得空便来我这,这万万要小心谨慎。”说毕,便让贾珠、元春等人都散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