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佳节,京城灯火通宵,演杂耍的敲锣打鼓,卖玩物吃食的当街吆喝。街上来往之人如流水。
许多世家姑娘子弟们也出来玩乐。
虞柳出府不久和虞清茗走散了,虞清沅更是早就丢下两个姊妹找她表姐去了。
好在虞清茗那边有虞清榭照料,虞柳不担心。
她牵着春江的手怕她跟错了。一个个小摊上看去,虞柳挑了几只看着漂亮的绢花买下。她拿了只小些的绯色绢花往春江头上比划,问道:“你戴这个怎么样?喜庆可爱。”
“会不会太红了?”春江抬手摸了摸头上的绢花。
虞柳道:“点缀而已,戴着衬的你面皮白,像个年画娃娃。”
春江笑了,嫩生生的脸颊笑得圆鼓鼓,的确还是个孩子样儿。
主仆俩到了一处人少的地方,一个戴着帷帽,白纱卷上去露出脸的年轻妇人从一家店里走出。
“主子,咱们再换一家看看吧。”搀扶着年轻妇人的女子开口道。
“嗯。”那年轻妇人微微低头避开行人,再抬眼看见了一个眼熟的人,于是走过去打招呼,“涟霏?”
虞柳已经习惯被人认错了,看着来人笑的有些无奈。
凑进来,年轻妇人也发现自己认错了,她的婢女在一边提醒道:“主子,是虞四姑娘。”
虞柳在宴上见过这年轻妇人,是三皇子妃卫祺,父亲是礼部尚书。她和虞柳说过话,是个温柔的人。
卫祺带着歉意看了眼虞柳,然后道:“虞四姑娘,我正要去书坊,既然有缘相遇,不若一道逛逛。”
正巧虞柳想着给虞涟霏买些有趣的书册,所以点点头,没有拒绝。
几人便朝着另一方向走去。
“我刚刚也是没想事,虞三姑娘这几年不出门,怎么也不会是她出来过节。”卫祺说。
虞柳道:“三姐她好似不爱凑热闹,更喜欢清静些吧。”
卫祺似是可惜,“我记得她以前也不嫌热闹,大抵是身子不好才不出来。”
“是吗?”虞柳摸挲手边的衣袖,不经意提到,“三姐以前在学宫时身子应该比现在好吧。”
卫祺肯定道:“那是自然。”
虞柳又问:“我想着三姐在家中憋闷,待会去书坊买几本书册送到她那儿,三皇妃可有建议的?”
“给虞三姑娘选书?这我可想不出该给她买哪本。”卫祺摇摇头,看见虞柳一脸纠结的样子,想了想道,“虞三姑娘看的书不必老夫子少,你有心可找有名的孤本送去。”
虞柳:“寻常书籍是不缺,缺的是孤本,这可难找。”
进了书坊后,两拨人便分开来找各自要的东西。这书坊开了好几年,有上下两层,从各类书册到各州来的笔墨纸砚、再到上元节要卖的花灯等物一应俱全。
虞柳看了一遭,见没有稀奇的书册,便到摆的纸墨那里看。店里除了正经纸墨,还有裁小后用来写愿的纸。
在这守着的掌柜见虞柳打扮不凡,热情招呼道:“姑娘,要来写愿吗?两文钱一张,笔墨全免费用,还能让店里的人帮忙写。店里还有配用的花灯,许愿平安富贵绝对灵验。”
“我…”虞柳刚想拒绝,便听一道声音抢在了她前面。
“来两张,这位姑娘一张,我一张。”
虞柳抬头看见穆庭,衣上还带着店外的寒气,让她后退一步。
上元佳节最是有情人互传心意的时候,掌柜给了一个“懂了”的眼神,便夹了两张愿纸给他们。
虞柳把纸捏到手里,和穆庭保持着距离走到用笔墨的地方,一时不知道该写什么。就见穆庭提笔蘸墨,弯腰在愿纸上很快写好,两人挨在一块,虞柳还拿着笔盯着纸不知道该写什么。
突然,一张写过的愿纸被修长手指压着,滑到她手边,虞柳下意识看了眼手的主人。
沈睦廷略微有点紧张,感觉指尖好像出了点汗,他不知道有没有把愿纸沾湿。
他见虞柳看了眼他又低头看那愿纸上的字。
字还没彻底干。
[可怜独见上元,万人闹市,唯我萧萧,觅卿卿共游]
虞柳见共游二字,提笔在自己的愿纸上写字,然后也依葫芦画瓢给穆庭看。
[卿卿不负意]
沈睦廷看见了,拿走了虞柳的愿纸大步走出店门,虞柳则是找到三皇子妃。
“我与人有约,先走一步。”虞柳悄声说。
卫祺一愣,道:“去吧,不用管我。”
虞柳便出了店。
这边卫祺指着一处墙上挂着的字幅,“这字写得好,用来誊写经书正好。”
旁边掌柜说:“夫人好眼光,最近京城来了许多参加春闱的学子,这墙上都是小店请来字好的学子们写的字幅。”
里间走出一个冷清如玉的男子,身上一件不打眼的披氅也掩盖不住那夺人眼球的俊朗。
他走到掌柜旁说:“到点了,我回去歇罢。”
掌柜笑眯眯道:“今日上元节人多,周公子帮店辛苦了。要是有余力,公子今日可多瞧瞧京城风光,去护城河那边走走,这样好的节日一年才有一回。”
那男子拱手说了句“多谢告知”,便走出店了。
卫祺高门之女,识人厉害,道:“这位也是来参加春闱的吧,看着器宇不凡。”
掌柜说:“是啊。来京城的学子也有缺钱的,有来我店里帮忙换取银钱,这位即是了。”
“他是云州来的,名字叫周允生。”
“不知今年春闱此人会不会上榜,要名列前茅,那我要来的这幅字岂不赚了。”
护城河。
虞柳到的时候,沈睦廷在捣鼓一盏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