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
她此刻再顾不得别的,就要下楼,宜宁忙拉住她:“阿姐这是怎么了?”
元曦不得不停下来道:“我临时有些急事,你在这儿待着,我等会儿就回来。”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便转头看向洛景和:“麻烦洛大人替我照顾幼妹片刻。”说完不待洛景和答应,便冲出了雅间的门,下楼去了。
窗边站着同样呆愣的幼织,宜宁问道:“阿姐看见什么了?”
幼织摇了摇头:“奴婢不知,长公主方才就站在这儿看捏糖人,突然就要走。”
洛景和见状开口安慰道:“不必担心,长公主想必是有要事,她既托付了在下,在下便会在此陪着宜宁公主等令姐回来。”
元曦出了茶楼大门,方才那人已经不见了踪影。
不行,他既然来了盛京,就一定要问个清楚。
身后竹苓也跟着跑了出来,见元曦停在原地,竹苓看了看四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啊?
“小姐,您找什么呢?”
“我刚刚看到谢允洲了,可一出来人就不见了。”
竹苓听到这个名字忽然开始心虚,公主回宫前便让谢公子不必再每年入京看她,谢公子这几年也确实没来啊,如今怎么会突然来了盛京,这要是皇觉寺的事被公主发现,可就完了。
“那,小姐的意思是?还找吗?”
元曦满脑子都是方才的身影,并未留意到竹苓不太对劲的神色,点了点头:“这样,我们分开找,你往东边,我往西边,若是一个时辰后还是未寻到人,就回茶楼见。”
竹苓应下,看着元曦向西边走了,才垮着脸转身。
这次肯定不是被统领收拾就是被公主收拾,观音娘娘保佑公主可千万不要找到谢公子啊!
元曦边走边四处留意着,刚刚那个背影她绝对不会看错,就是谢允洲。
他们曾一同参禅论经、调香品茗,也曾看漫天烟花、盛京灯火。
她本来已想好,要在那年上元夜同看烟花时表明心意,烟花下初遇、烟花下定情,是她看了好久的话本才想出来的桥段。
谁知母妃会突然请旨让她回宫,江山偌大,就此失去了联系。
想到往事,不知不觉间越走越偏,竟走入了一处死巷。
她摇摇头顺着来路走回,却突然发觉不对劲。
是她今日被乱了心神,失了警惕之心,只是不知,来人是谁。
不过片刻,面前就出现了一群黑衣人。
“谁派你们来的?”
无人应答,黑衣人举着刀便冲了上来,招招致命。
元曦本想拖延些时间,看看这些人打算做什么,没想到这些人上来就要取她性命。
她如今长居宫中,身上连个武器都没有,只得拔下头上的簪子勉强应付。
刚到皇觉寺时,皇后不止一次的派人想要杀她,于是母妃将流晏送到了她身边,教她习武。
可对方人多势众,元曦渐渐体力不支,身上已多了好几处伤口,脚步开始有些踉跄。
她将簪子狠狠扎进身边一个黑衣人的颈侧,背后却又中了一刀,终于眼前发昏,倒在了地上。
闭眼前的最后一幕,是一把刀朝她挥了下来,随即不省人事。
若是皇后做的,这回可算是称了她的意了。
————
元曦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还活着。
难不成是竹苓那丫头等不到她找过来了?
似是听到动静,有人小跑着过来,这脚步声——
“姑娘醒了!秋菱去把药端过来,姑娘稍候。”
这姑娘十三四岁的样子,看起来是个丫鬟。
元曦确定自己没见过这个姑娘,周围房间摆设也很陌生,难不成这些人不是要杀她,而只是将她绑过来?
可皇后都在北宫了,还有谁敢公然在盛京城对她下手?她仇人虽多,不过从前得罪那些朝臣要杀她早该动手了,也不该拖到如今。
那叫秋菱的丫头匆匆进来又风一般的出去了,不一会儿门口传来动静,似是又有人进来了。
进来的人穿着元曦熟悉的一身玄色锦袍,头发一半被束进暗绿的玉冠里,一半披散在身后,手上端了个托盘,老远便闻到了那股子药味。
谢允洲。
元曦在心中默念出这个名字。
谢允洲放下托盘坐在床边,见她愣愣的模样觉得有些好笑,就伸手捏了捏她的脸。
“嘶——”
元曦此刻才真的确认的确是谢允洲救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