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望春 > 第31章 九卿联署,已成定局。

第31章 九卿联署,已成定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是他回答谢明河的诗句。

那时他们还太年轻,不知世事之艰,不知人心之险,他们自以为怀有一腔抱负,一身正气,学成文武艺,便能货与帝王家。

流年更迭,岁月嗟磨。

所幸多年之后,他们终又能并肩而行。

......

腊月二十七日,距除夕仅有三日之遥,家家户户都在为新年做准备,或扫尘除旧,或贴福迎新,各自忙着家事,大街上人少了许多。

可褚府门前,却是一辆接一辆的马车。

褚府正堂里难得热闹,只见除褚正思外,另坐着八人,分别是九卿中除褚正思外的八人。

他们或面容严峻、正气凛然,或外表木讷、暗藏城府,或隔岸观火,各怀异心,但终究在褚正思的召集之下,汇聚一堂。

“时近新年,叨扰各位。”褚正思先开口道,“想必诸位都已知晓此次集会的意图。”

户部尚书黄鸿羽率先说道:“自然,九卿联署上书,我辈切望已久。”

他眉头紧皱,满目忧愁。

户部掌管国家财政、国库盈亏,凡官府、皇室开支,均须通过户部办理。可永熙帝屡建天坛,大兴祭祀,所费白银如流水,加上近年来灾害频发,边防不安,国库已经捉襟见肘,黄鸿羽身为户部尚书,日日夜夜都为此忧心。

“近年来灾害频发,先是江、河、淮、济同时决堤,近三百多县受灾,再是北方大旱,赤土千里,赈灾银两几乎用尽国库十年之收,其间贪官污吏贪赃多少还不得而知......圣上屡祀上天,于各地修建多所天坛,国库三十年之盈余几乎耗费一空......国库无余,只能加赋于百姓,百姓不堪重负流离失所,这等左支右绌之事,岂能长久?”

户部尚书一番话,真真是字字无奈,句句泣血。

“国内如此,边防也不安稳。”兵部尚书陈望山面容威严坚毅,他的眼中也满是担忧愤慨,“蒙古各部落纷争不断,我朝放任其争斗,本意在削弱其势力,以控制蒙古地区。可近来蒙古一支部族势力强劲,隐隐有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势。此部落名为瓦剌,近来屡犯边境,边境百姓不堪其扰,边境互市也逐渐废弛。”

“中国既安,四夷宾服。如此局势,岂能服人?九卿联署,势在必行!”兵部尚书字字铿锵有力,他剑眉怒目之中,满是决心。

都御史沈济悬也道:“在下本为风宪之官,理应上谏天子,下督百官。九卿联署,我身为都御史,自然义不容辞!”

刑部尚书、工部尚书与通政使也纷纷附和,支持九卿联署,唯独礼部尚书吴言与大理寺卿颜风玉有些踌躇。

“这个......不知九卿联署奏章,可有定稿?”礼部尚书吴言问道。

“家国之事,岂能推脱、岂能推脱?只是......褚阁老不妨先告知我等奏章内容,咱们仔细商量,共同拟出一份定稿,岂不更好?”大理寺卿颜风玉也附和道。

“实不相瞒,奏章还未起笔,召集诸位前来,便是要商讨九卿联署奏章,究竟要如何动笔。”褚正思威严而坚定的眼神扫过吴言与颜风玉二人,使他二人不自觉地别过脸去,竟是羞与褚正思对视,“但有二事,可以确凿地告诉诸位。这奏章之中,一是要劝谏圣上停止祭祀,放千数孩童归家,二是要揭露权阉傅东海昭昭野心,窃夺国柄,戕害黎民!”

此话一出,吴言与颜风玉当即一振,可他们背地里心思却是不一。

吴言本为礼部侍郎,因受大太监刘福提拔,才得以进为礼部尚书,因此他自然归属刘福一党。他听到“揭露权阉”四字,不禁心头一慌,可是细思褚正思话中,竟只说了傅东海,却未提到刘福,他心中也不禁暗自思量。

至于颜风玉,约莫一年前,有江湖人士不知受何人所托,要取他满门性命,幸得傅东海手下锦衣卫相助,才得保满门平安,此后他渐与傅东海私交甚密。乍听此言,他心中忐忑,思绪万千。

“不错!”陈望山性格直率,他一拍桌,竟是站起身来,对褚正思拱手道,“褚阁老所言极是。事不宜迟,应当即动笔,将这九卿联署奏章,尽早呈与圣上。我等笔墨不堪大用,还请褚阁老提笔吧!”

“此封奏疏,须由当世才学无双者,堪能提笔。我想,这样的大手笔,还是交由明河兄吧。”褚正思话音刚落,堂中八人登时一怔。

明河......前内阁首辅,谢明河。

一阵脚步声响起,一个身影自屏风后走来。

谢明河向堂上诸公拱了拱手,道:“数年未见,诸位可安好?”

“谢公!”谢明河对陈望山有知遇之恩,情同师徒,陈望山乍见谢明河,不禁上前一步,泪盈眼眶,“谢公竟来京城了......”

在场诸人皆是心头大震,如陈望山者激动不已,如吴言、颜风玉者讷讷不能言语。

“九卿联署奏章,能由谢公起笔,乃是留名青史的盛事啊!”礼部尚书黄鸿羽向谢明河深深一鞠躬,“万千黎民性命,悬于此书,后辈在此,谢过谢公。”

“位虽卑,不敢忘国。”谢明河也向黄鸿羽还了一礼,“九卿联署,自然不可是一家之言。诸公有何建议,还望悉数告知。”

“知无不言!”陈望山此时精神振奋,慷慨言道。

一时间,众人纷纷表态,愿各司其职,提出建议,联名上书。

而褚正思则看向了沉默的吴言与颜风玉二人,他眼如利刀,似要戳穿一切阴谋诡计、心中鬼胎:“二位,意下如何?”

“这......这乃是民心所向,国之大事,我等自然也要联署上书的。”吴言与颜风玉相望一眼,讪讪道。

自此,九卿联署,已成定局。

褚正思深深望着谢明河,他已苍老,他背负着太多的苍生祸福,以至于他的脊背都变得弯曲,他此时此刻,似乎是要将他背上的天下重任,郑重地托付给谢明河:“明河兄,拜托了......”

谢明河点了点头,他提起笔来,眼中燃烧着无尽的怒火与慷慨。

他落下一个墨点,宛如一把激昂的号角,将要吹响响彻大齐上下的一首风云之曲。

以笔为剑,字字丹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