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风起思华年 > 第2章 太后赐婚

第2章 太后赐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和淑公主日日都练,不曾休息过一日,比在静安殿里的那些舞姬都勤快,要不是知道她是公主,还以为她要入宫选皇妃呢。”另一位小内侍打哈哈。

众人面面相对,倒像通了气一般又是一顿哄笑。

“静安殿是什么地方?”元慧问道。

一位小宫娥给元慧斟了一杯茶:“静安殿里供着几尊佛像,是宫里祈福赐福的地方,常有大师在那讲经,宫里要是有祭祀就会在那儿举行,所以宫里请的一些乐师、舞姬也会暂住在那边,一般都是在大节庆的时候,静安殿整日香火不断,礼乐声不止,舞蹈也不停,为给大铉苍生祈福。”

“王妃还不知道吧,陛下宠幸过的宫女也住在静安殿矮墙那边的院子里,只是那些都不是正经主子,陛下临幸过一次就抛在脑后了,她们又不能出宫,太后下了懿旨让她们为大玹祈福,她们也就只能整日诵经了,还有一些前朝被先帝抛弃的嫔妃也被安置在静安殿呢。”小内侍凑到跟前说道。

“陛下不册封吗?怎么都没有人去侍奉?”元慧问。

“哪里是陛下不册封,太后不下旨,陛下哪里敢册封,只能等她们生下子嗣才有资格被册封。”那位给元慧斟茶的宫娥说。

“她们还不如我们呢?虽说富贵比不过但我们起码比她们自由,不当值的时候还能告假出宫一趟呢,她们这一辈子就算被困死在这宫里了。”另一位宫娥说。

“照顾她们的,是在那里只有静安殿的法师们,她们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可就那么几位法师,整日里给宫里的娘娘们诵经祈福、主持法事的时间都不够,哪有那么多时间照顾她们!还有就是些犯了事的宫娥、内侍会照顾她们,都是犯了事被罚过去的,能对她们多好?”一位内侍道。

“还生下子嗣呢,静安殿矮墙东边的院子里,那一排房子里住的都是被先帝遗弃的人,有的人待了一辈子了,哪里有什么子嗣呢,都吃不饱穿不暖的,我有一回帮着同乡送饭给那里的女人,那里的女人见到生人,满嘴胡话、嘻嘻哈哈的,特别吓人!”一个内侍道。

“唉...她们也是可怜!这辈子再也出不了宫了,就在那里等死罢了。”那位替元慧斟茶的宫娥叹道。

那位内侍瞅了眼身边的小宫娥又道:“你们这些小丫头,成天想着做娘娘,那娘娘是那么好做的?不如好好伺候主子,攒够了钱等到了年纪出宫嫁人呢。”

“还是元小姐好,嫁给了王爷,王爷也封了亲王,成了王妃,这下后半辈子算是有了指望啦。”一位小宫娥看着元慧说道。

“是啊,王府总比宫里好些,没有一堆规矩要遵守,更没有一屋子的主子要拘着礼伺候。”另一位小宫娥也顺着她的话往下说。

“那等我去了王府把你们都要过去可好?太后那么喜欢我,应该会同意的。”元慧故意逗他们。

“不了、不了。”众人尴尬的笑着。

是啊!谁又能放弃宫里的差事呢,见识过更好的,谁又岂能轻易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呢?

正说话,太后身边的郁若来了,带着芸香和几位小宫娥过来送成婚的礼服。

“元小姐,婚服到了。”郁若立在远处,看着这边。

众人原本都围在元慧跟前,见郁若来了方都识趣的悄悄散开了。

“尚宫来啦!”元慧站起身打招呼。

“太后让奴婢过来,让您试穿喜服。”郁若走到元慧跟前。

元慧一边扶着郁若向偏殿走去,一边问:“尚宫,没有人问过我的尺寸啊?”

“元小姐,您忘啦,初入宫时你们做了那么细致的检查,内司局怎会不知道呢!那时身量尺寸都已经记录在案了。”郁若笑盈盈的说。

芸香捧着婚服,带着小宫娥,随元慧走进偏殿的寝殿为元慧试穿婚服,两个人将元慧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换上婚服。

“是呢,所以衣服也很合身。”元慧穿上婚服感叹。

“这件婚服是按王爷成亲礼制所制的,虽然没有宫里的华丽,但也确实精致。”芸香打量着元慧说。

元慧身上的红色绣金线礼服,上面用金线绣着巨大的花团、祥云还用米珠、宝石点缀。

小宫娥掀开了层层纱帐,元慧走出寝殿,郁若见了眼前一亮,满意地点点头。

“姑娘身子匀称,穿什么都好看呢。” 芸香看着郁若,又看看元慧夸赞道。

“这礼服真重啊!” 只是穿着礼服挪了几步,元慧就觉得十分不便。

“若是带上黄金头冠,那可比现在沉的多。” 芸香一边帮元慧整理礼服,一边细细打量着各个细节。

郁若笑着说:“云栖,你瞧着姑娘穿着有什么地方还有不妥,记下来,记得和内司局说一声,叫他们尽快改改。”

元慧身边正为她整理衣服的宫娥,站起身,行一礼:“是,奴婢记得了。”

“元小姐,太后传了话过来,王爷后日即将进宫,到时就是成婚之日,万望姑娘一切保重身体,可不要误了吉时。”郁若嘱咐道。

“是,多谢郁尚宫指教。”元慧行礼。

郁若行礼告退了,只留了芸香和云栖替元慧更衣,等元慧换好衣裳,云栖就将婚服拿去内司局再次修改,元慧身边就只有芸香在伺候。

晚膳时分,各宫嫔妃得了消息陆续送来了贺礼,都是精致华丽的小玩意,虽然,元慧不便露面,可芸香作为元慧的教引尚宫都替元慧一一拜谢过了。

“多谢尚宫了。”元慧拉着芸香的手要对她行礼。

“姑娘,不必谢我,你我能在宫中相遇已是缘分,姑娘是有福气的人!”

芸香伺候元慧用了晚膳之后,才离开。

芸香走后,元慧也便早早歇下了,只等着过几日自己的婚礼。

元慧清楚的记得,大婚那天清早,太后恩典元慧的母家人,可以进宫见一面,于是元慧见到了许久都未见的父亲。

元朔携家眷奉旨入宫,早早儿就在福宁殿偏殿候着了。

郁若来请元慧的时候,元慧已经梳洗完毕:“元小姐的母家人已经到了,太后已经派了人,指教过老大人成婚时的规矩了,这下就等着见您啦。”

“劳烦尚宫前面引路。”元慧道。

元慧随着郁若到了福宁殿的偏殿,元朔站起身来,娴夫人也来了,跟着起身,向郁若微微欠了欠身行礼。

郁若回了礼:“元大人,您客气啦,睿王妃到了。”

元慧走上前去行礼:“父亲安,姨娘安。”

郁若脸色一变,上前将元慧扶起来,和缓的说:“小姐虽还未过门,但已经太后赐婚的王妃了,王妃顾及亲情孝道向元大人行礼,但也要保全皇家的脸面,还是快快起来吧。”

元朔听懂了郁若话里的意思,拱手向前行礼:“微臣携家眷给王妃请安,王妃万安。”元朔和娴夫人跪下来请安。

“不可,父亲快快请起。”元慧赶快上去搀起父亲来。

待众人都落了坐,云栖进来上了茶点。

“元大人,稍坐,这是太后为大人父女团聚备下的梅花茶点,都是用宫里去岁冬日的梅花制成的,请大人尝尝,奴婢就在外面候着。”郁若道。

“多谢尚宫。”元慧微微欠身行礼。

郁若退出去后,娴夫人一下子松懈下来,端起桌上的茶杯先是嗅了嗅,又喝了一大口,而后又拿起点心细细品尝起来,边吃嘴里还边嘀咕:“哎呀,这宫里的东西就是好,慧儿,你说你怎么就没有留在宫里当娘娘的命呢!”

元朔先是看着娴夫人摇了摇头,又看着元慧,如慈母般语重心长的嘱咐着:“慧儿,你明日就成婚了,你能入王府是咱们元家之幸,你定要贤良淑德、恪守妇道。王爷劳心劳力,常年为国征战,你定要尽心尽力的服侍王爷,要识大体、顾大局,切不可像在家里一样任性了,女儿家成了人妇,心性就要收敛一些,性子沉稳些,凡事要学会退让、学会忍耐,若你能受到王爷宠爱自然是好,如若不然,求个夫妻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也是好的。你母亲能看到今日你得嫁高门,不知会有多高兴呢!”

娴夫人听见单氏的名字,故意打断元朔道:“慧儿,如今你飞黄腾达了,可不要忘了自己的娘家呀,你别忘了还有你的妹妹馨竹,你要想着帮你妹妹寻一个好前程呀,咱们家里若有你们姐妹的助力,那你父亲在官场上也便宜些呀,若日后咱们家能飞黄腾达,那才不枉元家祖先的一番期许呢!这也......”

元朔不悦地打娴夫人:“慧儿,我把芬儿带来了,你们是一同长大的,你嫁到王府以后有她陪着你,为父也是放心的,芬儿进来。”

元朔白了一眼娴夫人,娴夫人瞪了一眼他,不再出声。

自元慧进宫,她和芬儿已经多日未见了,见到芬儿元慧十分高兴:“多谢父亲。”

“给王妃请安。”芬儿进来行礼。

“好,快起来,快起来。”元慧扶起芬儿。

“不愧是王妃身边一起长大的丫头,真是识礼呀。”立在元慧身边的芸香赞道。

“多谢尚宫夸奖。”芬儿行礼。

“真是个伶俐的丫头!元大人慧眼。”芸香满意的点点头。

“尚宫您谬赞了,芬儿你以后可要好好伺候王妃啊。”父亲嘱咐。

“慧儿,姨娘和你说的可要上心啊。”娴夫人走过来拉元慧的手。

“王妃,吉时就要到了。”外面郁若朗声道。

元慧起身,立在元朔面前,拜了一拜:“父亲,那女儿便去了。”

元朔走上前,扶起女儿:“去吧,好好的。”

父女二人挥泪拜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