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是有心人故意陷害。”十六爷斜睨了一眼始作俑者的诚亲王,眼中没有丝毫恨,却多了一分凛厉。
“谁相信他是被陷害的?”九爷眼底没有怜悯之情,眸光闪烁着一丝嘲讽的笑意,“敢做不敢当算什么君子。”
十六爷哼哼一笑,毫不示弱,反击道:“你四处收买人心让众臣力荐八哥做太子,见人就吹捧八哥文武兼备,深受朝臣拥戴,储君之位非他莫属,这么肆无忌惮的到处勾当,你眼里还有皇阿玛吗?”
闻言,九爷满眼喷火,他含恨道:“四哥善于权谋,工于心计,又用了哪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排除政敌,他做的那些事皇阿玛难道就知道?”
俩位皇子斗的不可开交、剑拔弩张,一时间朝堂上风起云涌,那些早早站队的朝臣也是为自己一方力挺到底。
十六爷微挑眉眼,慵懒而明艳,他浅浅一笑,“皇阿玛,您千万不能被别有用心的逆臣贼子蒙敝了双眼,他们有何居心您得谨慎防范。”
经历了两废太子,康熙已是杯弓蛇影,一切与争储有关的话题都会高度警惕、心存余悸。
他思索了半天,心中一翻思想斗争后,终于点头道:“你说的朕会考虑,此事朕自有安排。”
他金口一开,殿下顿然停止骚动,个个目露惊疑。
皇上通常是多方听取意见,很少当众主动表态,此番公然站在十六爷的一边,自是语惊四座。
八爷对此局面全然漠不关心,依然一副翩翩佳公子的形象,英挺的身姿笔挺得如同一座伟岸的雕塑。
他风清云淡地笑着,似乎事不关己。
九爷浓眉紧蹙,“皇阿玛……”
康熙倏然抬手,示意他噤声,又冷声道:“西北战事紧急,派谁出征朕会慎重决定,这一仗既要打也要打赢。”说着,他一步步走下御阶,“朕早年驰聘疆场,如今年迈虽不能亲自指挥战事,但也不会放任叛贼藐视我大清。”
这一刹那,所有人齐齐意识到,站在上方沧桑的男人并不是随处可见的一个老人,而是傲视群雄的一代帝王。
他身体已经苍老,可那股与生俱来的气势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
康熙紧紧蹙眉,思虑良久后抬手一挥,“退朝。”
散朝后,还未出大殿,九爷拦住了十六爷,他漫不经心道:“做你的潇洒公子哥不是很好吗?”
他声音透着寡凉。十六爷摸了摸鼻子,戏笑道:“想潇洒的更长久不能什么都不做啊,得替自己将来挣下足够的资本。”
说罢从九爷肩膀拍了拍,奉上一抹邪魅的笑,随后,昂首挺胸的迈着大步走了,背影看着傲气凌人。
八爷侧眸看他,微笑道:“今天我们去酒楼,提前为十四弟庆祝。”
“庆祝?”九爷望着那道惹眼的肆意背影,转眸看到他脸上高深莫测的笑,他一脸期待,“十四弟是大清后起之秀,皇阿玛若是给他机会,那么这格局也将随之改变。”
十爷挠了挠头,不明所以的看了他一眼,随即跟着说道:“我对十四弟也是充满了信心,就听八哥的,提前去庆祝庆祝。”
十四爷眸光动了动,没有拒绝,默默的跟在他们身后。
跟随而来的十三爷听得有些恍惚,待他们走远了,他左瞧右瞧,急匆匆地朝行人稀少处走去,哼声道:“皇阿玛还未下旨呢,八哥就这么急着为十四弟庆祝了。”
一向沉稳冷静的四爷此刻心里也有些胆寒,想着十六爷在朝堂上与九爷那一番针锋相对,总觉得有一场阴谋在等着他们。
“现在十四弟确实得皇阿玛器重,他体恤黎民百姓,常为皇阿玛分忧,在皇阿玛的眼中可比堂而皇之整天只知道笼络大臣的八哥强多了。”十三爷蹙紧眉来,缓缓叹气,满目不甘,“皇阿玛确实是有心栽培他,却始终怀疑我,甚至怕我再次领兵,威胁到他的皇权。”
“你不要杞人忧天,顺天而应即可。”四爷立在他前方,恰巧挡了那折射下来的强烈光影,朦胧身影倒影在对方眼中,显得无比阴冷,“八弟一贯招降纳叛,这次他想做的事便由着他,皇阿玛还能够忍他到几时?”
十三爷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似要将心中郁结的烦闷之气全部吐出,“九哥同样贼心不死,我也想看看他还能得志多久。”他满腹经纶,武功卓越却得不到别人欣赏,这种滋味真是苦不堪言。
四爷轻轻转眸,那微冷的目光落在他的落寞的面上,旋即又转开了眸光。
“八哥高兴的去喝酒,晚上我们也好好喝几杯,不能亏了自己的心情。”十三爷转身,心情跌落到谷底,迈步时异常艰难,低着头行尸走肉般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