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琪的嘴角要压不住了:“姚老果然良心。”
姚木匠哼了一声:“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嗦饼打得什么感情牌。”
梁琪讪讪说:“那也确实真心想送您的嘛。”
姚木匠二话不说,就去挑选木材。
这的木材还真不少,有杨木、桦木,还有橡木和松木,不同的木材用处也不一样,好比这橡木,根系是长在水里的,因此特别适合做防潮的家具,比如大户人家的茶桌,即便经常洒上茶水,也不易开裂变形。
就是价格贵。
梁琪就更不用肖想价格更贵的檀木和金丝楠木了,后者把她卖了都买不起。
姚木匠推荐用杨木,杨树长得快,因而密度不大,握钉力没那么好,优点是价格便宜,重量还轻。
做食品包装盒嘛,质量越轻越好,拿起来不砸手。
姚木匠当场就做起来,几个榫卯结构的木板,跟拼乐高似的拼成一口五面浅口盒,里面用薄木板分隔成条状槽,每个条形槽刚好能放下一根面条的宽度,一个盒子刚好开了十二个槽。
“这样如何?”
梁琪瞧了瞧,觉得里面的结构很满意,就是这外面嘛……
“有点厚了。”
这木盒跟果子铺的漆盒厚度差不多,一个点心的厚度而已,已经算很薄了。
姚木匠问:“你这盒里要装多少干嗦饼?”
梁琪伸出一根手指:“一个槽里只放一根。”
姚木匠:“……”
黑心商人!
梁琪挠了挠头,这面条本来就是走精品的路子,一盒十二根面,也够下一小碗了,倘若以量取胜,那她就不用木盒包装了嘛。
姚木匠只能把现有的木盒拦腰锯掉一半,只剩薄薄一寸的厚度,整个木盒拿在手上非常精致,像带了一块小牌匾。
梁琪满意了:“这样就好多了。”
姚木匠吹了吹木屑,拿干净的手帕擦干净,又把梁琪送他的面条一一摆进去,看效果。
一根根面条躺在各自的“一居室”里,跟一排乖宝宝似的,光洁的面条带着黄褐色的正楷字体,还真有高端大气那意思了。
姚木匠不得不承认,这丫头在做生意上有自己的天分,这带字的干嗦饼,就该配这样的包装,才符合大户人家的身价,这样的东西不愁没有钱人买。
“上面呢,要盖子吗?”
梁琪摇头:“不要,减少成本,上面只需要盖一层洁白的油纸就好。”
姚木匠扯了扯嘴角,一块木料钱都省,这小娘子抠门到家了。
梁琪拿着新做好的木盒爱不释手,寻思了一会儿:“姚叔,漆涂两种颜色,大红和大黑。”
左右她这面条不是卖给有红事的人家,就是卖给有白事的人家,红事用大红盒,白事用黑盒。
“好。”姚木匠说,“加三文钱,我让徒弟给你送到家。”
梁琪:“……”
这小老儿跟她待了半晌,学会做生意了。
-
搞定漆盒的事,梁琪又到了州钱上。
香娘子正在给客人打饮子,天儿越来越热,她那饮子里加了冰,还添了雪花酪的营生,生意很是不错。
“于府同款”的招幌还在桥头飘着,引得人驻足询问,香娘子就热心地给人指路,有时候也会跟喝饮子的客人唠两句,跟人介绍那羊肉卷。
梁琪觉得每日这二十钱花的非常值当。
当初跟香娘子说好了五日一交钱,今儿正好是第五日,可巧该给下五日的钱了。
她走过去,问香娘子卖了一碗冰镇荔枝饮。
清甜凉爽的荔枝饮下肚,方才鼻尖上那点汗珠瞬间消了。
香娘子问:“铺子里的羊肉卷卖得可还好?”
“托香娘的福,极好。”梁琪笑说,“饮子的生意瞧起来也不错呢。”
提起这个香娘可就忍不住笑了:“夏日是饮子的旺季,就指望着这段时间赚钱呢,等天一冷,生意可就冷清了。”
梁琪想了想说:“天冷后为何不卖热饮?”
香娘子苦笑说:“这各色果子饮、鲜花饮,皆适合做成凉饮,做成热的味道甜腻,爱喝的人不多。”
这倒是了,后世的百果茶也习惯性做成常温和冰的,谁会点热果茶喝。
“拿要是做成乳茶呢?”梁琪提供个思路。
“乳茶?”香娘子一愣,这倒是从未设想的路子。
宋朝虽然没有辽国的牧场多,但农户中也有不少养牛者,汴京城中所用牛乳的人家不少,只是价贵。
故而尚未见到有卖乳茶的摊铺。
价格倒是其次,成本高的食物卖价也高就是了,只要味道好,不愁没人买。
可她是香娘子啊,做饮子这么多年,还能调制不出美味的乳茶,且等闲时好好研制就是。
香娘子颇为激动地说:“梁小娘子,真是谢谢你了,一句话点醒了我。”
梁琪知道做乳茶仍有许多困难,后续只能靠香娘子自行摸索了。
“香娘,我这次来,是想在你这摊子上再寄放一样物件。”说着,梁琪拿出姚木匠给她做得木盒来,盒子里是十二根带字的面条。
“便是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