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些时,刘小满的脸上露出崇拜而信服的表情,显然是将这套“天理循环报应不爽”的理论奉为圭臬,同时也对教他们这套理论的先生十分敬佩,全然没注意到,他身边的三个大人已经彼此眉来眼去地交流了起来。
【私聊】荆楚:这小孩说的,听起来怎么有点邪门啊?
荆楚一开始还听得很开心,后来连着听了好几个,便觉得有点不对劲起来。
【私聊】沈安:是挺奇怪的,虽说做坏事会遭报应是没错,但这报应来的,未免也有点太多太及时了。
举头三尺有神明,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样的话只是人说出来安慰自己的,神明是个讨厌上班的社畜,大多数时间都在摸鱼,世界上多的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的事。
【私聊】楼兰:与其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我倒觉得,这更像是有人在替神明干活。
【私聊】沈安:楼先生,你的意思是,这些不是巧合,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操纵的?
【私聊】荆楚:该不会就是这个李珣干的吧?但他是怎么做到的?要说他把这些做坏事的小孩挨个揍一顿,那还好说,但这些小孩倒霉的办法千奇百怪的,他总不能指挥着毛毛虫正好掉小孩嘴里,或者是操控着灶里的火窜上去,把那小孩烧成个秃瓢吧?
【私聊】沈安:会不会是某种灵术?
【私聊】荆楚:什么样的灵术能这么厉害?
【私聊】沈安:不知道。
【私聊】荆楚:要是这真是灵术,那这个李珣就肯定不是个普通的教书先生了,赤峰村这些怪事,会不会都是他干的?
【私聊】沈安:我觉得不像,这些事和丢牲畜不同,而且,就像这个李珣先生自己说的,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两个月赤峰村丢了这么多牲畜,那个怪兽还要对小满下手,这不义行得可不是一般的多,他难道不怕自毙吗?
【私聊】荆楚:说的也是。
他们三个还没讨论出个所以然,那边刘小满已经说起了“总结陈词”。
刘小满道:“总之,就像先生说的,只要做了不好的事,就一定会遭报应,惊蛰他们一开始不信先生的话,后来都信了,所以平时一般没人敢在学堂捣乱,除非是有新来的学生,不知道先生话的厉害。”
沈安抓紧时间打听:“听起来,李先生在你们村里教了很多年书了?”
“是呀,我听奶奶说,当年李先生来村里的时候,正赶上村长奶奶要在村里建学堂,但找不到合适的先生,原本想去府城请一个回来,可我们这儿太偏了,府城的人都不愿意来,正巧李先生来了,他揭了村长奶奶贴在村口的告示,问村里是不是在找教书先生,后来他就一直留在村里教书了,我爹娘,还有我小姑姑,以前都做过他的学生呢。”
沈安问:“他是一个人突然到你们村里来的?不是一直在村里的吗?”
“不是。”刘小满说:“奶奶说,当时李先生刚来村里的时候,浑身上下破破烂烂的,还没了一只手,差点被当成乞丐,没想到他竟然说他是来应聘教书先生的,村里好多人还以为他是骗子,村长奶奶的丈夫考了他好多问题,先生全都答对了,村长奶奶这才把他留下来的。”
“没了一只手?”荆楚惊讶地问:“是怎么没的?”
“先生说他以前打过仗,那只手是在打仗的时候被人砍断的。”刘小满说:“这样的人以前可多了,村长奶奶的丈夫就是这样,奶奶说,当时他被人抓去打仗,在战场上受了伤,没了条腿还瞎了一只眼睛,不然当时他就去做教书先生了,他在前朝时考上了秀才的,不过他自己说,就算他没受伤,他也没有先生厉害。”
【私聊】荆楚:秀才是什么?
【私聊】沈安:秀才是一种头衔,蓝星古文明时期有一种考试,叫做科举,科举分四轮,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考过童试的就能成为“秀才”。
【私聊】荆楚:那听起来也不怎么样啊,也就刚考过第一轮。
【私聊】沈安:虽然是第一轮,但能考上秀才已经不容易了,童试要考三轮,县试、府试和院试,先在县里考县试,考上了再去府里考府试,再考上了再去省里考院试,全都考过之后,才能算考中了秀才,这三轮每一轮都要刷掉很多人,我记得,秀才的录取率大概只有2%-5%。[1]
星际时代的区域划分与蓝星时期不同,没有县、府、省的说法,荆楚其实不大听得懂这些区别,但他听懂了2%-5%的录取率,确实不高。
【私聊】荆楚:那这么说,秀才就挺厉害的,这个李先生比秀才还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