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托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音道:
“我想,大家都赞同,是X装置创造了人类科技进步的奇迹。自2251年楚凯明博士发现火星洞穴起,这34年中,地球科技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在星际母舰制造技术上,仅用十年,我们就从早期的化学火箭时代迈入了由X引擎驱动的超速和超高速航行星舰时代——超速航行最高可达光速的百分之一,而超高速航行理论上可以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
“这一切,都归功于对那些封装在火星洞穴中的X装置的解锁工作。
人类解锁的第一台X装置就是‘纳米生成器’——它,彻底改变了材料制造领域,令我们可以迅速合成各种已知配方的材料。并且令我们在短短三年内实现了过去数百年间无法合成的各种新材料配方。纳米生成器也使我们能够迅速合成X手册中罗列出的一些材料配方,大大缩短了新材料的研发时间。”
“我们解锁的第二个X装置是X超速引擎。这直接令我们的星舰制造水平提高到了可以飞出太阳系的新阶段。”
“尽管解密过程耗时稍长,但六年后,我们还是成功解密了排名第三的X引力场生成装置。并通过X物质生成器找到了大规模制造引力场生成器的途径。”
维克托话锋一转,说道,“这三项技术,令我们能够制造出可以运载几十艘商船的星际母舰,实现了飞出太阳系去外星殖民的能力。其实,当初联盟集中所有地球的人力物力去解密这三项技术,是因为在解读X装置的三套使用手册时,我们的领导者们意识到,人类文明即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他看向周围开始议论纷纷的众人,轻叹一声。
“大家可能都知道,X装置的第一套手册并没有讲述科学技术,亦无需解密。联盟刻意淡化了第一套手册的重要性,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实,这部手册传递的讯息,至关重要。
它详细论述了X装置制造者所代表的种植者文明的生存准则,描述了播种者们是如何跨越星际繁衍智慧生物,并由守护者培育和引导一个又一个文明的萌芽成长壮大。
手册中提到选拔者们将降临并检验这些文明的优劣,以决定是否接纳那些能够结出累累硕果的文明之花,或者铲除那些可能危及其他文明的危险毒枝于萌芽。
他们的版图以这种蒲公英般的播种方式,在广袤的宇宙中不停扩张,并建立起一个种族繁多、横跨数个星系的强盛帝国。”
维克托看到会议室中一些人露出吃惊的目光和不解的神情,便进一步解释道:
“我将X装置制造者们所遵循的宇宙种植园的扩张模式比作蒲公英,是因为他们会向预定扩张的星域发射数十艘播种母舰。每艘母舰上都可以搭载数百艘播种飞船。而母舰一旦发现适合居住的星球,就会留下一艘播种飞船,飞船的主机中承载着整套的X装置和它们的三套使用手册。
而精心筛选的智慧生命繁衍所需的DNA则由飞船上的守护者机器人们释放并与这些星球上原生态的生物种族相结合,以产生出适合该星球环境的新种族。在这些种族自然繁衍进化的过程中,智慧生命可能萌芽也可能会毁灭,然而,在文明发展较低的阶段,守护者们一般不会干涉。”
他顿了顿,接过身边一个医疗机器人递来的一杯饮料。
不远处,102正在和王明远嘀嘀咕咕。
维克托知道,102正将他的身体状况汇报给那位指挥官——如果王明远认为维克托有任何不适,可能会命令102为他注射药物。
因此,他决定乖乖听话,以求能有机会把要说的话讲完。
将饮料一饮而尽,放下杯子,维克托继续说道:
“然而,一旦这个星球的科学技术达到一定水平,足以开始评判是否应该让他们加入这个种植者文明的大家庭时,这艘种子飞船便会再次启动。守护者们会辅助并观察这些智慧生命进行下一阶段的文明进化,他们将消化吸收种子飞船所携带的科学技术,最终迎来评判者的光临。
如果评判者评估这是一颗良好的种子,这个文明就会被接纳;如果是劣质种子,这个文明就会被清理。简而言之,一旦触发评判机制,这个文明就只有两种结局:被热情接纳或被无情地彻底铲除。”
看到不少人脸上露出不解与困惑的神情,维克托轻轻叹了口气。
“这就像春天在田里播种。种子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然后被衡量——是甜是苦,有益还是有害。
对X装置的制造者而言,那些苦涩、有害的‘果实’必须被铲除。因为,任由它们继续繁衍,会污染整个生态。这个过程,被他们称为‘验收’。”
播种者种下种子;看护者守望成长;选拔者负责验收。验收合格,你被接纳;不合格——就会被连根拔除。就像稻田里拔杂草一样。”
一位联盟观察员不由得拍案而起,怒吼道:“Who do they think they are? Some sort of our God? Leave us alone!”
另一位观察员抱臂冷哼一声,讥讽道:“他们凭什么来评判我们是甜是苦,是稻苗还是杂草?”
议论声顿时从各个指挥台后响起。
“这分明是种族清洗!”
“谁给他们的这个权力?”
“我们才不需要被他们接纳!我们要独立自主!”
“就算我们不完美,也不是他们挥手就能拔除的‘杂草’!”
“要是他们指出问题,我们可以改!但不能就这样判我们所有人死刑吧?”
“打!要是真来,我们也不能认怂!”
维克托叹了口气,挥手示意大家安静听他讲完。
“你们知道,为什么空天军联盟联席会议的主席们始终坚持——851研究所必须推进激进研究计划吗?因为我们的文明,已经触发了这艘‘种子飞船’。我们不知道X装置的制造者什么时候会回来验收这场实验,更不知道他们会如何评判我们——是接纳,还是毁灭。
但有一点,我们都心知肚明:我们,肯定打不过!如果播种者有信心将这些科技成果交给‘种子’,你们觉得,他们会害怕种子们会用他们赐予的技术,反抗他们吗?”
众人面面相觑,沉默不语。
维克托将梁铮夫妇的那份报告再次调出。
他指向一个波形图,道:“现在看来,X装置正在发出的信号应该就是一个呼唤信号。它应该是在告知种植者们,这颗种子,已经达到了文明发展的极限,到了接受测试的时候。选拔者,请来对他们进行检验……”
维克托叹了口气,“然而,如果选拔者马上到来,刚刚遭受这样毁灭级别的打击,即便地球和火星幸免于难,我们的科技发展水平也可能会倒退十年,二十年。以我们仅仅破解了5%左右X装置的科技水平,能够通过选拔者的测试的机会?微乎其微……”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如今,34年过去了。我们现有的一切进展,全都来自对第三套手册的逆向工程。我们用海量计算和反复实验,去反推那一行行神秘的模型和程序,试图理解它们的结构与功能。这是危险的尝试——非常危险。可当我们在纳米生成器、X引擎、引力场装置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令我们忘记了:风险不仅存在,更可能毁天灭地!”
他顿了一下,垂下眼帘,声音沉痛:“这一次,851研究所未能真正理解木星实验的本质,未能准确预测它的后果,最终酿成了今天的灾难。我——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抬起头,看向一屋子神情各异的人:垂头丧气的小参谋,面色凝重的指挥官,满脸忧虑的科学家,以及坐立不安的联盟观察员。
片刻,维克托的目光骤然变得锐利。他提高声音,语气也随之恢复了往日的铿锵:“但大家必须振作起来。因为,我们还有一线生机!”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齐刷刷看向他。
“那一线生机……在哪里?” 有人脱口而出,问道。
维克托挺直脊背,指向显示区中的人机交互界面:“那一线生机,就藏在第二套手册里。只要我们尽快破解它,就有望全面解锁火星洞穴中X装置的全部功能。如此,我们不仅能化解眼前危机,更可能——引领人类迎来又一次前所未有的技术飞跃!”
他心中默念:“希望,是黑暗中的一束光。有了它,人们才能继续走下去。而要真正点燃这束光——我们就必须从现在开始,与时间赛跑。”
对面指挥台后,秦翎洋缓缓收回注视着维克托的目光。指尖轻敲着台面,心中不禁低叹:
“说得容易,维克托。那尘封了十一年的密码,真能在末日降临之前……被我们解开吗?”
阿罗德与托科对视一眼,又几乎同时看向梅兰达。
她平日里总是风平浪静的眼中,此刻却悄然泛起一丝涟漪。
没人知道——维克托提到的“第二套手册”,正是她心底,最深的一道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