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周家小院,不养闲人 > 第10章 商富赵有财

第10章 商富赵有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周景年是故意这样说的,他先骗了村长,说他要帮一个大人物收豆角,再在村里买上二十文的种子,承诺谁种活一株并且结果,就给三文,将来种出多少他收多少,但是必须登记,防止有人昧下种子。

领了种子,但是没有收成的,需要还他两倍种子钱。

拿出一两定金,如果最后他收不下这么多,无法补齐尾款,不仅豆角都留给村里人处置,定金也给村里做补偿。并且暗示村长这个人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如果做好了以后还可能找上村里。只是自己人微言轻,希望由村长出面游说。

李家村的村民听说还有这等事,豆角耐旱不需要一直挑水,大半个村都已经种上了,毕竟如果最后没要,也算能白得三文,家里的小孩便能做好,稍微看顾一下就行。

这事对于李景年来说,这就是一个以小博大的事情,反正靠卖凉豆腐的方子,也能得到银两支撑这个冬天,自己上个月腌制的酸豆能保存半年多,早晚能卖完。

届时手里总归是会积攒银钱,如果事成,还能试探出这个声望任务是否会因为他帮助村里上涨。顾名思义,声望肯定是身边其他人的认可程度越高,他刷起来就越快。

周景年有过预想,如果被赵老爷要求见面,会不会被杀人夺宝,但是想到自己是假装替李家村谈的,赵家生意已经做到京城,也不至于为了一个简陋的方子跟一个村里起冲突。

他心里还在思躇着,如何更好的谈下这笔生意,赵有才的声音从他前面传来,“周公子,你是替你们村的人来谈的吗?”

周景年回过神,打算表达村里的态度。

“是的,如果赵老爷同意,那李家村的酸豆角,就只会供应老爷您。别人不管从哪里买到的,李家村都不会认。”

赵有财摸着自己的胡子,自己生意越做越大,但是在京城酒楼出众者太多了,如今正是需要一个能跟其他酒楼拉开差距的方法。

而酸豆角和卜豆角确实是一个新鲜玩意儿,按照他的说法,如果自己愿意签下长期采购的单子,那起码在几个月内都是他家独有,但是还有一点。

“景年是吧,我家酒楼遍布江南,所需要的量非常大,你们李家能供应吗?而且如果在李家腌制,那我运输陶罐去往其他州府,也会花费巨大,反而还超过了豆角的价钱。不如你还是将方子卖给我,你们今年的我也全部买下,如何?”

赵有财不愧是个生意人,短时间就想通了关窍,对于他来说,直接在各大酒楼附近腌制才会利益最大化,从南方运送到京城,简直。

不过周景年选择这个时候来谈判,那肯定已经想好了措辞。

“老爷,您有所不知,豆角是一年两季种植,且豆角老去非常快,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手在这半个月全部制作完成。”

“北方的豆角现在马上就要过季了,也就是说如果您要销往北方,在明年四月份之前,都不会有对手。而德阳县是能走水路的,这两批都可以带过去。”这样他们还是能有机会打响李家村的名号。

如果要运输去北方,德阳县有水路,那确实会减一部分风险。

周景年一副招架不住的样子,假装自己被打击很重,再次开口补充:

“不过如你所言,我们各退一步,定州城就都交给我们村做如何?如果您还是觉得不行,那我们也只能再回去商讨一下,相信总会有人买下的。”

作为一个合格的卖家,只有自己展现出足够肉痛,才会让顾客觉得物超所值,答应的太痛快,只会让顾客懊悔不已。

毕竟表演也是付费的一部分。

赵有财眉头舒展,身体微微前倾,“那这方子?可还算送我?”

真是个老江湖,无时无刻在想怎么压下价钱。

“那不知老爷打算多少钱收下这些豆角呢?”周景年没有跳进他的话术,在没有看到真正的契书之前,他们都可以反悔。

至少目前还是他在上风,谈判最差的结果就是赵老爷只买下一年,那其他家也可以做到,还不如价高者得。

赵有财看他完全不上套,就歇了打压的意思,叫来管家:

“豆角是怎么收的。”

“回老爷,目前府里采买的白菜是三文一斤,豆角在上个月是四文一斤。”

管家看向周景年:“不知周公子是想多少呢?”

周景年内心盘算过,他们这里一斤对比现代是十六两,防止自己混乱,就按这里的计量单位算。

不包括陶罐和人工的价格,现在盐是九十文一斤。不管是卜豆角还是酸豆角,都是按二十五斤豆角和一斤盐配比的,加上生姜大蒜等等,最终平均一斤的成本价八至九文。

但是他自己也是第一次谈这个,还是得等待对方开口再斟酌一番。

“我们是有两种不同的豆角,还是您开个价吧。”

“四十文一斤如何?你们提供一千斤。”如今猪肉大概在三十到四十文一斤,但是大陶罐可不是这个价格,大陶罐的价格将近半两银子了,自己也是借了别人家的。

“不知这陶罐,是怎么算呢,我们村里还没有这么多陶罐。”

管家蹙眉,如果他们带陶罐过去一次北方,是很难带回来,毕竟陶罐易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