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劳模知府 > 第7章 落霞官乱语落霞事,探虚实身险真相迟(二)

第7章 落霞官乱语落霞事,探虚实身险真相迟(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今日,山雨欲来风满楼。

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晨曦未至,晓日隐于远山之下,但听那哟喝声竟串街走巷,竟比公鸡打鸣更为嘹亮。

吏部尚书是个快要致仕的老头子,他刚买了个烧饼,迎着旭日东升,悠悠走入宫门。

来上朝的面色各异,各怀心事。

老头子咬了口烧饼,嗯,味道不错,待会下了朝再买点回去给孙孙吃,他这么想着,有人朝他走了过来。

“霍大人。”徐易朝他行礼,他们官阶大抵类似,这一礼是为长幼有序。

“小徐啊。”霍老头咂了咂嘴,他伸出空闲的一只手,拍了拍徐易的肩膀,“年轻有为哟,接下来的风头可要转一转了。”

徐易回他道:“徐易不敢,所为臣子,自然以陛下为重。”

他状似无意,“霍大人,今日怎么不见段侍郎?”

霍老头意味不明哼了一声,朝某处努了努下巴,徐易循着他的视线看去,只见吏部右侍郎:段嘉玉,正和身旁几位官窃窃私语。

不凑巧,那一堆全是议礼的反对派。

徐易心下明了,这段嘉玉刚新晋了侍郎,倒是迫不及待去巴结高家了。

高家为当朝太后的母家,以三公之一高游为代表的反对派。

高家把握权势并非一朝一夕,先帝在位时尚有内阁一干人与其抗衡。

后期内阁主要官员皆因变法失败或下狱或远离朝堂,元气大伤,没了制衡的对头,高家借着皇后名头风光一时。

至新帝即位,高后登太后位,高游以辅佐之名位列三公,权势滔天。

如今新帝要将生母抬为太后,意味着此后国内将有两位太后,一山还不容二虎,高家自然不允许还有别人来分一杯羹。

昨日礼论,反对派言之凿凿,更有的甚至要当场撞柱,场面登时乱作一团。

他们所说不过围绕新帝生母身份不及太后,不可进封与原高太后并列。

这事儿一直闹到现在,归根结底,反对的多为太后母家及相关朝臣,不过是为了维护本家的利益罢了。

议礼之论,就如杨约所言,不在礼字,而在利字。

就在这时,一位小厮小跑来,贴在徐易耳边说了几句。

徐易略有惊讶,但嘴角亦不自觉扬起,他道:“替我谢过先生,此事过后必有重谢。”

京外有座山,名曰桥山,历代均有闲情雅致的隐士隐于此处,杨约沿着盘旋的山路向上,来到一处门前,他对坐在门口折狗尾巴草的门童道:“烦请小友通报一声,就说弟子杨约有事相求。”

朝上不出所料,仍是鸡飞狗跳。

以高家为首的一派专门请了儒士过来论辩,而以徐易为首的赞成派也不遑多让,皇帝坐于高堂,冠冕琉珠掩去了帝王的神色,愈加扑朔难测。

当然,也有像霍尚书这般看热闹的,时不时从袖里掏出吃剩的烧饼,四下里扫扫,见没人注意到自己,便偷摸吃上一口,那嘴巴抹了油般发亮。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时,却听门外宦官嗓音清亮,“儒生林岸生求见!”

听见这名字,众人先是顿了下,年轻点的或许不了解,但霍老头眼睛瞪得发直,他艰难的吞下嘴中最后一块烧饼。

林岸生,先帝帝师,名满天下的大儒,后辞官隐居,再不出世。

这徐易什么本事,竟能把这号人物给请出来。

只见这人仙风道骨,进了殿,先给皇帝行了礼,这才看向徐易,那眼神中除了慈爱,还多了一分打量。

似乎是想看看,自己这徒孙如何。

目光扫过朝中众人,对上老同事霍老头的视线,林岸生不疾不徐道:“林岸生此番,乃为明礼通变而来。”

......

朝中任它风云诡谲,地方上仍是一番风平浪静的模样。

刘折木伸了个懒腰,随手扯下一片窗前的绿叶,放在手里把玩。

副司何萤刚听了大八卦,这会儿兴致冲冲过来和刘折木分享,“听说了没,布政司门口倒了个妇人,还是落霞县的。”

乍一听到落霞县,刘折木眼皮直跳,“然后呢?”

“姚知府揽了过去,说要彻查那吴家矿场。”

刘折木只道这人不知天高地厚,强龙还怕地头蛇,吴家矿场明面上是吴家运营,背后或许还有个耿琨,或许还有......

他打了个寒颤,那就但愿只有个地头蛇罢。

何萤也撇了撇嘴,“要我说,老大您明知道那耿琨有问题,为什么还不抓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