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劳模知府 > 第52章 风华魂断了了算计,天难有情此心不易(三)

第52章 风华魂断了了算计,天难有情此心不易(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改革举措逐渐推行后,杨约还有姚温便忙的晕头转向,总体的纲领虽有,但各个地方的情况又不尽相同,故每次地方上呈来奏折咨询具体事宜举措时,他们便总被皇帝叫过去商论解决之策。

一些反对的人见徐易虽为杨约学生,但似乎对于改革一事并不过多的支持,甚至特意找上他,想从徐易入手进而阻止改革的继续推行。

徐易哪能不知道这些人暗地里的小动作,这些年来国库空虚,从前官方只对盐铁进行官营,但在具体落实上仍有所保留,譬如冶炼铁坊既有官方亦有民间,但官方仍然占大多数的。而关于矿产开发,更是几乎交由民间管辖,国家则出钱购买用于冶炼营造。

此举虽有利于带动民间的经济增长,保证矿工们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实际上,这些民间矿地的背后都有官僚支撑,国库的真金白银有大半都落入了这些人的口袋里,层层盘剥下来,矿工们得到的回报仅能勉强维持生计。

杨约他们此次改革直中要害,征收矿物税,收的哪是税,分明是这些人兜里的金银钱财。这一举措虽有必要,但其带来的负面效果与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一些地方上的富甲豪强趁机蛊惑煽动起义,歪曲改革举措,将压力转移至更底层的矿工,这些矿工又大多是农民出身,被逼得急了,一时间,就以华安县为例,揭竿起义,大闹官府的人不在少数。

暖阁中正商讨的,也正是这起义的应对之策。纵观历朝实录县志,总有那么几起农民的起义,官方往往软硬兼施,采用镇压与招抚的办法将起义平息下去,还有便是降税或调税的方法进行安抚,往往后者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百姓们要的,争的,也就是这么个结果。

但如今人们闹得就是矿物税,但改革矿物税势在必行,采用镇压与招抚只能解一时之患,但若降税调税妥协,那么就不只是向百姓们妥协,而是和那群贪污官僚们妥协,更意味着,改革的失败。

杨约率先站出来反对降税,他态度坚决,语气铿锵有力,“不能降,若是退这一次,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一次次得寸进尺,那便失了我们改革的初心!”

秦鸥撇着嘴,饶是在皇帝面前,他还是被杨约气得发抖,手指颤颤指着杨约道:“那你说,华安县,青水县,今日各地呈上来的奏折你也看了,那些起义怎么办?如今民怨沸腾,难道你就要坐视不管吗?”

姚温是站在杨约这边的,“那就先让官兵镇压下去,锦衣卫分明也有巡视监管职责,加强街道的巡管,再联合都察院同时彻查下面的贪官污吏,百姓们是蒙人欺骗,难道我们也要因为这莫须有的东西而一退再退吗?”

另一个大臣捏了捏眉心,“小姚,你没在地方上当过官,直接就入了翰林院,地方上的东西不是我们派都察院巡抚彻查就能解决的。”

秦鸥也道:“你说莫须有,什么莫须有,百姓们受到盘剥是莫须有吗?他们起义难道也是莫须有吗?不管什么初心什么原则,事实就是如今各地起义闹着要废除矿物税,难道这也是莫须有吗?”

姚温被怼的说不上话来,闷闷道:“可万事万物总得有个理才是啊……”

秦鸥冷哼一声,“不要讲道理,我们要摆事实。”

“够了!”随着这道声音的响起,其余人纷纷噤声。皇帝脸色阴沉,“朕今日叫你们来是商讨应对之策,若要吵,出去吵。”

众人屏气凝神,单膝跪地,异口同声道:“臣知错!”

皇帝的神色这才稍微缓和一些,“起来吧,如今改革条例方才推行,断无立刻废除的道理,诸位爱卿如何看?”

他这话一出,便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与立场,连刚刚怼的最厉害的秦鸥也改了话,“陛下英明决断,臣等并无异议。”

姚温瞥了眼秦鸥,并不多言。

再说回徐易来,他并未对改革流露出什么态度,并未太过支持,也并未有反对的意思,实际上,他自己还在暗中调查拂衣阁的事情。

他前些日子去到高游的府上,却被告知高游去了城郊的庄子上,可派去打探的小厮却来报,城郊确实有个庄子,名下所属是高家的,但并未见高游的踪迹。

那这就奇怪了,高游去了哪里?

徐易心事重重,去杨宅吃饭时,饭桌上的两人俱是心不在焉的,杨约回神时,瞥见徐易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长绝,你这吃饭想的什么呢?”

徐易被他这么一说,这才发现自己端着的哪是什么饭碗,而是桌上的一盘菜,被他当了饭吃。

徐易忙把盘子放下,挠了挠头,颇有些不好意思道:“先生见笑了……”

杨约歪着头看他,眨了眨眼,最终还是问道:“长绝,我一直未问你对于改革的看法……”他顿了顿,继续道:“你也从来没有表露过想法,但如今,我想问问你的意思。”

徐易搁了碗筷,神色凝重道:“先生想听我的真实想法吗?”

杨约点头,于是徐易道:“学生认为,变法当应徐徐图之,眼下虽可让人猝不及防来不及应对,但终究太冒进了些,先生这些日子恐怕也在忧心这些事情吧。”

“我也知道操之过急,但……”杨约似是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陛下的身子不好……”他点到即止,徐易却明白了。

陛下如今龙体并不安康,但并无一儿半女,储君之位空缺,若这改革一直拖着,又有谁知以后的局势如何?

于是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与此同时,高华身着华衣,端坐在后位之上,她深呼吸了口气,纤纤细指拨开了那纸。待阅毕后,她竟是再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纸条落到地上,两行清泪从脸上滑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