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齐齐向远处看过去,便见到骑马几人身后还跟着几辆马车,里正和村长见状,呵斥众人道:“住手,药材来了,大家有救了,快把东西放下。”
村民握着手中的锄头和棍棒,你看我我看你,彼此对视一眼,面上都带着些犹豫,有年长的村民上前将站在前排几人手中的锄头抢过来,其余人见状慢慢开始松开手中的棍棒,静静看着飞奔过来的一行人。
常安在他们几步外勒马,翻身下来,对周景初道:“少爷,我们带了一批药材过来。”
人群骚动起来,有胆大的村民出声问道:“这些药材都是给我们的吗?”
周景初睨了他们一眼没有说话,走到远离人群的地方问跟上来的常安:“京城那边带了多少人手和药材?父亲还有什么要叮嘱的?”
常安低声道:“王侍郎带着太医院的人比我们晚一天出发,明天或者后天也该到了;侯爷说如果发现柳州刺史置庆安于不顾,那就更要避开何侍郎,少爷在庆安能留多久就留多久,此时不宜回京。”
周景初点点头,知道父亲说的有理,吴志远想用庆安做引子,背后的黑手肯定会趁着藩王进京的时候挑起事端,这样的事情掺和进去只会染上一身腥臊,何侍郎乐得给他们常山侯府使绊子。
陛下手里本就缺趁手的刀,只会巴不得将常山侯府和长宁侯府拉下水。
他一转念又想到在城里的宋今禾晨,垂在身侧的手指无意识摩挲了下佩剑的刀柄,琢磨了一下,道:“你晚些时候回城里,将宋大夫带出城,不能让何侍郎看见她。”
常安领命,继而有些犹豫:“若是宋大夫不愿呢?”
周景初淡淡道:“就是绑也要将她绑出来。”
常山侯和长宁侯二人担心周景初在外吃苦,在长安城里买了不少东西,足足有七八辆马车,这些药材像是及时雨,将村民的担忧消除干净。
顾宴清几人更是喜出望外,他们出发前就已经知道各家的药材数量,周景初带来的药材比当初他们准备的还多,照这样下去,他们能撑到京中太医们过来。
常安带着人将药材分给大夫们,又带着两车药材回城。周景初早就接到侍卫传信,城里的药材用完了,刺史大人承诺的药材迟迟不到,林县令和刘大人去富户们那里借到的药材也没有多少。
这样的关头,富户们还要留存药材保护自身,但也不能对县令大人视而不见,只能拿出一小部分表一表忠心,再多的,他们是不会给的。
城里情况确实不好,凑出来的药材勉强煮出来几锅汤药,排在后面的人见熬药的铁锅快见底了便着急上前,最后队伍里的人打了起来,宋今禾不得不找来几个衙役和士兵守在一旁维护秩序。
下午城中几处民宅还因为抢粮食发生了几起动乱,林县令不得不加派人手,当天城里的人在家只听到外面到处都是士兵的跑动声,胆子大的偷偷将窗户开了条小缝,只见身着铠甲揣着长刀长剑一身杀气的士兵们列队从巷子里匆匆走过,吓得咽了咽口水,将门窗关严实,缩在家中不敢出门。
林县令在书房里原地转了几圈,看着一旁慢条斯理处理公务的刘羡之,几次想开口,却又将话强行咽下去,最后实在忍不住问道:“大人,这可怎么办?”
刘羡之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刺史大人那边肯定出了问题,接连派出去的几个心腹也失去了消息,如今他们只能等京中来人了,便道:“再等等吧,等太医院来人。”
常安带的药材很多,但是对城里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那些药材拉进梨花巷的时候倒是给了病人们一颗定心丸。
常安在宁安堂没找到宋今禾,便先回去洗漱,这一路风餐露宿,头发丝里都是灰尘。进了巷子里就看见宋今禾正在跟一个脸生的夫人站在门口台阶上的说着什么,那妇人将手中的篮子递过去,宋今禾笑着接过。
他走上前去,宋今禾扭头间看见他,眉眼带笑的点点头,跟那妇人寒暄客套了几句后将她送走,这才上前道:“常安,你回来了?你带了多少药材回来?”
常安看向她手里的竹篮,是一小筐鸡蛋,宋今禾看见他的目光,将篮子举起来在他面前晃晃,笑道:“我前些日子提前让青叶买了些米面,这几日担心巷子里的邻居们吃食不够,让青叶给各家送了一些,这是邻家婶子的回礼,回头我让青叶煮了给你们送去。”
常安见那妇人进了巷尾的院子,在心里记下位置。然后才回答宋今禾的提问:“我带了些药材,送进城里两车,其余的几车给了少爷和顾大夫,京城的太医们这两天就能到了,药材也够用了。”
宋今禾开心笑起来,只要京城的人到了,庆安就不会有危险了,正在兴奋间就听见常安继续道:“这次京城来的人跟少爷不对付,他让我送你出城,宋大夫回去收拾下行李,晚上我带你去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