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清尘北上调查延州兵变的内情,张来清将延州兵变上报朝廷后也要回到三关。张来清便顺道担任了濯清尘北上的护卫,但二人并没有同行。濯清尘让张来清带领车队按原计划上路,自己先行一步北上延州,被十三那个规矩篓子烦得厉害,他果然甩掉暗卫阁的人自己走了。只是他运气实在不好,刚进延州地界,就遇到了流寇。
濯清尘正隐身在岩壁之后观察外面的流寇,忽然被人捂住口鼻。捂住他的人手心还有一道淡淡的伤痕未消,身上是熟悉的味道,濯清尘放下心来,手指在那只手上点了两下。
步生莲把手放下来,侧头看着他笑,“哥,我来了。”
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步生莲二傻子似的笑个没完,濯清尘只好拉着他躲起来。
他这才看到步生莲身后背着的包袱。
步生莲少爷惯了,什么时候都是两手清闲,顶多想逞威风时腰上别一把佩刀,什么时候愿意背这样累赘的包袱了?
“这是什么?”
步生莲挡开他的手,“我的宝贝,你不许偷看。”
濯清尘收起他久违的好奇心,懒得理他:去一趟西域还不许偷看了。
但步生莲偏偏要这样笑着看他。
“又怎么了,莲少爷?”
步生莲又扑过来,“哥,我好想你。”
濯清尘被他扑倒在地上,两人差点暴露。濯清尘往外看了一眼,在外面的人发现他们之前又抱着步生莲回到原位。“祖宗,你要不要看看现在是什么形势?”
步生莲把头埋在濯清尘颈间,“哥,我好想你啊,你想我了吗?”
濯清尘点点头,放在步生莲背上的手偷偷去摸步生莲背上的包裹,长长的,有棱有角,是个木匣子。
步生莲久久得不到回音,把头仰起来,“哥……”
濯清尘收回手,从衣服里抖落出一堆小玩意。
步生莲得到了答案,于是不纠结这个问题了,他打开包袱,把濯清尘送他的玩意儿们通通放进包袱里。
濯清尘从他身后偷偷打量那个木匣子。莲少爷鬼精,没开木匣,濯清尘只能看到木匣的外壳。两尺半的长度,是最普通的样式……莲少爷到底藏了什么宝贝?
莲少爷把包袱重新背在背上,濯清尘转过头,假装他一直在看外面的形势。步生莲又凑过来,贴着他一起往外看,“我听钉子说你甩了大部队自己先到了延州,这些是什么人?”
“流寇。”
战争之后,百姓没有妥善安置,走投无路,便容易变成流寇。延州兵变突然,张来清兵变后便去了京城,北将军不得带兵入延州,延州只剩一个主簿,力量总归有限,滋生流寇并不奇怪。
“等到把延州重建提上日程,这些流寇有了归属,自然就没有了。我们绕过去吧。”
“不用,我去把他们引开。”步生莲转过头来,几乎要贴到濯清尘脸上,“我去,你在这里等我。”
濯清尘叫住他,“我帮你背着,省得把你的宝贝弄脏了。”
步生莲把包袱交给他,“不许偷看。”
濯清尘看他出去,拿着包袱掂了掂,不是很重,五斤左右的重量。什么东西这个重量呢?
濯清尘一边在旁边帮步生莲看着明枪暗箭,一边忍不住继续想这个宝贝匣子,脑子里却又不断浮现出步生莲贴过来时那张笑脸。他吹着风,这才把步生莲刚刚贴过来时身上的热度压下去。
步生莲回来,跟着濯清尘往外走,问道:“哥,十三呢?”
“去延州城内探路了。”
步生莲皱起眉来,不满,“他就让你一个人在这里?”
“我不想暗卫阁的人在我边上。”
步生莲又凑了上来,“那你遇到危险怎么办?”
濯清尘抓住他的手腕,牵着他往外走去,像模像样地叹了口气,“那就只能祈祷莲少爷快点来救我于水火了。”
步生莲被他逗笑了,跟着他往外走,走了一半发现被他岔开了话题,又停下脚步,“哥,延州局势不明,下次不能自己一个人跑来这种地方。”
濯清尘觉得奇怪,“你不是来了吗,我为什么还要一个人跑来这种地方?”
十七牵着马车过来,“不想暗卫阁的人在边上”的暗卫阁暗卫本人只好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以免太子殿下一个不高兴把他们全都处置了。
步生莲找到濯清尘时,十七已经和十三汇合。十三自从领了这个任务,眉心就没舒展过,“殿下,还请不要再甩开暗卫阁的人单独行动了。”
“延州现在是谁管事?”
“目前管事的是延州出事时在外办公的掌书记,杨柳关石碑便是他让人刻录的。”
“城中剩余人口是怎么安排的?”
“延州损失惨淡,家中多有白事。掌书记让他们自行重组,承诺补贴。仍旧剩下的人,劳力由他分配加入延州灾后重建,落单的孩子由他寻找外省适合的人家。只是韩大人先前在外办公,刚回来不久,事情还没办完,这才让殿下遇到了流寇。”
“做得不错,掌书记叫什么名字?”
“韩章韩大人。”
步生莲转过头来,“要去见一见这位韩大人吗?”
“还不到时候,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