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消息的夫妇二人日夜兼程赶来了扬州,来得匆忙,那甄士隐竟连道袍都不曾脱下。此时见了女儿,那甄士隐出家的心思全无,他搂着女儿痛哭道:“都怪为父无能不曾护住我儿。”
那封氏则半响无无话,只顾着搂着女儿上下摩挲,只恨不得将人再塞入肚内才觉心安。
妙音,奥不,甄英莲得见爹娘,又被他们如此疼爱,亦哭得说不上话来。贾敏更是个温和性子,见甄氏夫妻衣着朴素,就问他们日后有什么打算?
那甄士隐擦干眼泪道:“经此一事我才算是悟了。大丈夫在世岂能当什么闲云野鹤,除了自我潇洒自在,又岂能护住妻儿。如今既已寻得英莲,自然要替女儿奔个前程。”
林如海一问,方知甄士隐竟是举子出身,且有出仕之心。
“大丈夫自当如是,否则岂不浪费了多年所学?”
“原先浑浑噩噩只顾自己快活,如今方才清醒过来。”
那林如海与甄士隐交谈几句,倒也喜欢他心思通透,又想着贾府如今门人虽多却都无甚才干,就起了心思将甄士隐投入贾府门下。
一旁的贾雨村听此,面上不显心中却愤恨不已,想他来回一翻辛苦折腾,竟是成全了甄士隐。若非有人在旁,他定要泄一泄心中火气。
而贾珠不经意间扫了贾雨村一眼,正巧见着了他面容扭曲的那一瞬。贾珠见了也并未放在心上,概因他早就打听了贾雨村的来历,知晓他任上时贪酷弄权,鱼肉乡里,自是不会与这样的人多说废话。
故而此次贾雨村忙忙碌碌一遭,却是什么也未能如愿。
谢完恩,甄士隐夫妻本想领着女儿离开,谁料英莲却是不舍当初护她的哑巴哥哥善仁以及救她的李清,抱着两人总是不松手。
李清是贾府家生子,自是无法陪在甄英莲左右。
“好姑娘,咱们虽是离别却并非不再相见。若是路途不便,亦可书信往来,可莫要不舍了。”
善仁亦是连连点头。
也是此时,林如海方才见了贾珠搭救的男童善仁,只一眼,他却是浑身一震。只因这男童模样像极了先太子。
林如海看了贾珠一眼,暗暗想到贾敬派他南下的用意。
“他们既有兄妹缘分,不若甄兄收个义子得了。”林如海强按下心中震惊,面容宽和地劝道。
那甄士隐夫妻本就有此意,只是让林如海抢了个先,当即就应了收养善仁一事。如此一来,妙音善仁这对苦难兄妹又能日日伴在一起。
李清亦觉得这样的安排最好,只是与他们分别时仍有些不舍。她想着甄家日子艰难,就将冷子兴白日里给的金花生全装进了妙音的包裹里。
待甄士隐夫妻带着两孩子离开,李清这才真正松了口气。
她想着自己穿越一场也并非没有好处的。至少飘零无依的香菱早早遇着了爹娘,想来日后也能安稳度日了。
另一边,洞察出贾敬心思的林如海暗暗心惊。当夜,他就安排人跟在贾珠身后,看看他每日里寻些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儿,可是如自己预想的那般。
当年先太子事败,就曾有流言流出,讲太子最小的双胞胎儿女早早由人安置在妥当的地方。
难不成竟是从京城送到了江南?
那哑巴男童到底是不是先太子遗孤?
若不是还好些。若真是,那贾珠出手收拾拐子是不是另有深意?
贾珠那日说贾敬有助贾府脱困的法子?难道说得是这个?
林如海越想越是心乱如麻,实在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