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雅姑姑也终于等到了这位苏大小姐的表态,这也是她作为宫令一定要来临川城见到只在密信中提到的苏稚宜的原因。在宫中阅人无数的宫令也曾经不解为何昭阳公主会如此看重素未谋面的苏大小姐,如今看来三公主是对的。
在这短短的见礼时间,宫令也暗暗敬佩这位不常出门却能在苏老爷的打压下大有作为的苏稚宜:不像她的三妹妹苏韵宜有名师指点琴棋书画,但是苏大小姐和她母亲学的礼仪诗词却一点不错,管束下人也是恩威并施。大小姐心胸开阔,听说她的二弟苏二少爷年少时的诗词史书启蒙都是源自她,二少爷也十分感激他的长姐。最为难得的是,苏大小姐虽然由于小时候缺衣少食没有见过名贵的东西,但不会因为眼皮子浅被重金迷了心智,从而被收买。苏稚宜从小见惯世态炎凉,知晓生活银子的不易,所以她深知恩威并施的重要性,立规矩是最为要紧,打赏下人也是给足好处,叫人用心做事。
茉雅姑姑放下心来,面上不显,心道和聪明爽快的人说话真是舒服,于是便聊家常似的问道:“大小姐有何见解?”
苏稚宜得了准许,不急着正面回答,说道:“我二弟景琛已在临川城的学堂读了几年书,他常常与我说起先生的课业。又因为学堂是由国子监祭酒程大人开设,景琛对如今的朝政之事也略知一二。”
大小姐见宫令点头,便抿了口自己面前的玫瑰茶,从繁复见客专用正装的袖中掏出一张薄薄的宣纸递给茉雅姑姑,迎着姑姑探究的目光,缓缓开口:“宫令大人请看,这便是臣女闲暇时绘制的前朝后宫布局图。”
茉雅姑姑收起了往日温和无争的神色,接过纸张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正色,大小姐接着说道:“先说咱们圣上的后宫,自是皇后娘娘最为尊贵。除去正一品皇贵妃,接下来便是二品的安贵妃,淑妃温氏,德妃闻氏这三位夫人。再次,便是三品嫔位的修仪李氏,四品小主的婕妤唐氏,及才人,宝林,更衣若干。”
瞧得认真的宫令点点头道:“大小姐说的不错,咱们圣上虽宠爱抬举安贵妃娘娘,可也是格外看重品性德行之人。是以圣上宁肯让一品皇贵妃,二品贤妃,三品昭仪和昭容之位空缺,也不愿抬举些德不配位之人坐上那高位。”
苏稚宜不甚同意,但也未曾反驳,只皱了皱眉,继续沉声道:“宫令所言极是。可对着您,我也实话实说,后宫与前朝息息相关,譬如温淑妃娘娘,她的父亲贵为统管大云百官的尚书令,即便年事已高也无实权,圣上照样看重。便是李修仪和唐婕妤二位主子,不是父辈曾入朝为官,就是出身富贵;更不要说安贵妃和她权倾朝野的父亲了。”
茉雅姑姑未置可否,问道:“您说对学堂课业有所耳闻,你对如今的朝局,如何看待?”
苏稚宜等的就是这一问,指着纸张讲解道:“大人请看,圣上登机已三年有余,咱们大云的四部三监一卫均已选好了各自的站队立场。兵部,礼部早已归顺于安尚书大人,为贵妃一派撑腰,名曰贵族派。而御史监和吏部则早早选择为昭阳公主听取万民心声,为皇后一边说话,名曰新式派;而最近名满大云的《告天下女子书》便是出自有文学之才的御史监,此次为公主殿下做事的通政司和大理寺侍郎们也均得到提拔和嘉奖。剩下的户部,国子监,钦天监,御云卫则持身中立,为圣上做事。而公主殿下若想争来日那至尊的位置要做的惟有两件事情:一则做实事,二则得君心。若能得君心,圣上便会主动让中立派走到公主殿下身边,成为殿下未来的依仗。”
茉雅惊讶于苏大小姐的大胆直言,默默不语地消化着,良久苦涩道:“公主殿下好不容易让御史们平息了礼部对女子们的刁难,如今兵部的人刚刚平定西凉那边的战乱,又吵嚷着给安尚书的几个少将军加封,还说她们家的女儿便是皇后也做得,这真是不像话。皇后娘娘为了贤惠的名声也不敢多言贵妃的事情。”
苏稚宜握住宫令的手宽慰道:“如今不是动安尚书这棵根基深厚且军功卓著的大树的时候,可若是以后他们还是这般不检点,他们无意中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会成为送他们一程的索命符。
见茉雅姑姑还是愁眉不展,苏稚宜松开她的手,扶了扶发上的碧玉水晶缠枝钗,继续道:“首先,少将军们平定西凉与我大云边境之乱,免除伤亡和钱财的损伤,于大云子民都是好事一桩,公主殿下关心民生,应为百姓高兴。二来,臣女以为,比起和贵妃一派的人互相扯头花内斗,耗费时间和心力,公主殿下应尽快扩张自己的势力,多为百姓们,为女子们做些实事才是首要。女子们有了谋生的去处,她们的安全需要有人保卫。她们要去学堂读书学习,为朝堂效力,有随心选择自己想要生活的底气,不再是谁的附属品。山无遮,海无拦,谁能阻挡?如此,便是臣女的夙愿。”
一席话,听得宫里来的茉雅和大小姐身后的凌霜热血沸腾。从前,茉雅姑姑只知道苏大小姐工于心计,城府极深却善于隐藏自己不露破绽,也许是料理内宅或是做个小幕僚的好手;如今想来见事如此明白,又志向远大的女子,居于后宅就是埋没人才。便是从小跟着苏稚宜的凌霜,从前也只觉大小姐对于有异心之人心狠手辣,却恩怨分明,出手大方,不想大小姐是这样野心勃勃,性烈如火的女子。
听到此处,茉雅再不掩饰眼中的欣赏,急切道:“您竟然懂得公主殿下!可如今礼部处处为少将军们说好话,若不趁此机会弹劾他们结党营私,骄狂自傲,他们日后更不将公主放在眼里了怎么办?有消息传出,安尚书筹备着给贵妃讨些好处呢。”
苏稚宜丝毫未被问住,快速答道:“此事,公主不宜只低头赶路,更应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圣上的心意极为重要。臣女斗胆猜测,圣上虽不喜几位少将军的做派,却不希望此时翻脸。更何况,圣上待贵妃娘娘有情,只有公主殿下与圣上的想法保持一致,圣上才会愿意为公主撑腰。与其让圣上在朝局和私情中困扰,昭阳殿下不如退一步,同意圣上晋封安贵妃为皇贵妃娘娘;趁着庆功的机会开办女学,叫上几位大人家的女儿们,不是两全其美吗?”
茉雅宫令顿时茅塞顿开,纠结在公主和她心中的困境仿佛豁然开朗。宫令大人无比赞叹大小姐的通透和睿智:若贵妃晋位,安尚书及一派贵族臣子定会沉浸喜悦无法自拔,对公主的攻击自然松懈,方便公主宫内外的行事。想到此处,姑姑温柔道:
“今日与大小姐说了许多话,本官也受益良多,就到这儿吧!女学之事还需与殿下商榷后再做决断。本官后日便要回宫,向皇后娘娘复命了。不如与大小姐用些下午茶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