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杉辞缓步走在东宫回廊上,身后的侍云以胡桃木托盘端着汤蛊。深冬的风带着些许寒意,吹动她鬓角的碎发。
回廊两侧的朱漆柱子泛着暗红的光泽,眼前雕梁画栋、飞阁虹桥。不多时,便听得廊外笑声阵阵,楚杉辞往那边一看,原是些锦衣华服的美丽女子围坐在石桌旁谈笑着。
楚杉辞本想绕开以免尴尬,但奈何发现时便已来不及了,她只得往前走去。
赵良娣坐在石桌正对着回廊一侧,率先看到楚杉辞,盛颜仙姿,一袭碧落蓝曳地望仙裙,但却不知其人是何。
“永宁公主到。”侍云见公主已站定,便高声说道。随后侍云在楚杉辞耳边解释道:“公主,这是太子的诸位妃嫔们。”
楚杉辞微微颔首,莞尔一笑道:“本公主奉皇后之命送物于太子殿下。诸位继续,万不要因永宁搅了兴致才好。”
楚杉辞一边往前走,一边打量着女子们。她们正值青春年华,灿如春华,皎如秋月,的确都是些不可多得的美人。只不过初见太子时,以为其人冷冽,却没想到亦是多情之人,倒也是有些意外。
不过这些与她,并无多大关系。
众妃嫔见永宁公主如此温和,便都大着胆子仔细观察着她。赵良娣唇边绽开一抹笑意,娇声道:“妾身见永宁公主只觉一见如故,妾身们正好无趣,永宁公主若是闲来无事,可否来找妾身们聊聊天解解闷?”
众妃嫔心里知晓皇后此举便是相中了永宁公主,纷纷附和着。
楚杉辞嘴角略弯,姿态一如往常的温婉:“各位客气了。”
既没有否认,亦没有答应,只是含糊其辞。这让众人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赵良娣若有所思地凝视着楚杉辞,倏尔嘴角挂起一丝了然的笑意。
“永宁有事在身,便先告辞了。”她稍带笑意地点了点头,便欲走。
“永宁公主留步。”一娇俏女声喊住了她。众人见王良娣突然出声似是要挑事,纷纷散去。
楚杉辞转身,却见一艳丽女子,身着绯色罗裙,裙摆绣着金线牡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侍云在旁提醒楚杉辞她是极受太子宠爱的王良娣。
楚杉辞淡淡一笑:“王良娣可有事?”
那王良娣袅袅而来,一双凤眼顾盼生辉。“永宁公主,可是要去寻太子哥哥?东宫繁绕,不如婉儿带永宁公主过去吧。”说话间,她身上的异香闯入鼻端。
楚杉辞退后一步,婉言拒绝,神情颇有些不耐:“不必,宫中自有婢子带路。”
那王良娣却仍旧不依不饶,拉着楚杉辞在旁边的石椅上坐下。
她力道有些大,让楚杉辞猝不及防。楚杉辞挣扎欲起身,却又被她按下。
“还请王良娣见谅,我家公主有事要去。”旁边的春晓出声劝阻道。
那良娣却宛若未闻,她的声音像是酿了几斤蜜糖,温温柔柔地说:“太子哥哥人很好的,姐姐去晚了也不会怪罪的。早就听闻楚人温婉动人,今日一见姐姐便知所言非虚。妹妹前些日得了一好茶,今日特寻了雪水细煮,还请姐姐一尝。”
她这一番话将楚杉辞架到了高处,如此盛情邀请她却拒绝便是不识抬举了。楚杉辞接过温茶,细细一嗅,便知里头掺杂着些他物。她掩袖假装轻抿一口:“良娣的茶,确是好茶。”
她说完,王良娣又同她客气了一番,便起身走了。
“春晓,给我一粒清心丹。”楚杉辞走在路上,仍然觉得怪异非常。
春晓一听,便捂嘴惊道:“公主是觉得王良娣那茶有问题?”
楚杉辞点头,吃下春晓递来的丹药缓缓道:“虽未喝,但还是稳妥一些好。”
东宫正殿内,檀香袅袅。太子端坐于案前,手中把玩着一枚白玉镇纸。太子少师萧陌珩与傅詹事傅蕴诚分坐两侧,神色凝重。
"殿下,"傅蕴诚率先开口,声音温厚,"近日朝中关于立储的议论愈演愈烈,陛下迟迟未表态,恐生变数啊。"
太子手中的镇纸一顿,目光微冷:"傅大人的意思是?"
"臣以为,殿下应当早做打算。"傅蕴诚一顿,"二皇子近日频频出入御前,又与兵部尚书走得极近......"
萧陌珩轻咳一声,插话道:"傅詹事所言极是。不过依萧某看,陛下对殿下的信任并未动摇。只是......"他顿了顿,"只是殿下近来行事,未免太过谨慎了些。"
太子轻笑一声:"谨慎?萧少师是觉得,本宫应当像二哥那样,四处结交大臣?"
萧陌珩淡淡一笑,挑眉说道:"下官不敢。只是......"他压低声音,眼眸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幸灾乐祸,"殿下可知,昨日二皇子在御前,可是将您在东宫豢养死士的事,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
太子手中的镇纸"啪"地一声落在案上。殿内一时寂静,只有檀香缭绕。
"殿下,"傅詹事沉声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查清消息是如何泄露的。东宫之中,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