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翎山位于青州之北,峰峦叠嶂,连绵数百里。《凤翎纪》中有载,凤翎山乃是神凤飞天时脱落的羽翼所化,因而得名。当年,玄一真人路过此地,见有彩凤飞于山间,啼声长鸣,一时霞光万丈,便决定在此处隐居。
凤翎山前段万壑千岩,山高路陡;中段危峰兀立,下临无地;后段青山碧水,风景如画,“凤翎朝天宗”便建在后段的高峰处。
离城走了大半日,只觉山路陡峭,寸步难行,许多地方需要攀爬云梯,上去之后却在另一座峰底。疑复无路之时,见曲折小路隐于山脚,通天大道悬于半腰,可谓峰回路转,百转千回。行至后段,顿觉开阔,大有“柳暗花明”之感。
上山的道路虽曲折难行,风景却是千变万化,离城丝毫不觉疲累,感慨道:“五叔,玄一真人真会挑地方,凤翎山景堪称奇观。”
“祖师爷挑的地方,自然不同凡响。”
来到后山,离城望见一座青翠的山峰立在不远处,青瓦白墙的楼宇沿山而建,犹如一座城池。远远望去,青峰之上,阁楼林立,巍峨如神殿,飘逸如仙宫。
“那是栖阙峰。”风五叔笑道,“阿离,咱们总算是回到山门了。”
离城跟随风五叔走至峰下,忽见一座巍峨的白玉牌坊耸立在眼前,上面雕刻着“凤翎朝天宗”几个大字,笔力刚劲浑厚,极有气势。
进了牌坊之后,二人沿着环山的石阶往上走。沿途,离城见到不少精巧雅致的亭台楼阁隐于绿树繁花之中,小路分布其间,相互贯通;另一侧是悬崖峭壁,云雾缭绕;远处山峦起伏,云蒸霞蔚,晃若仙境。路上遇上不少门中弟子,穿着不同颜色的衣袍,有白色的、青色的、紫色的,风姿翩翩。
离城问:“五叔,你说寒露阁弟子穿的门袍叫‘露寒青衣’,咱们御灵阁的门袍又叫什么?”
“玄天银凤袍。”
“灵霜阁的呢?”
“白雪鸿鹄衣。”
“济霖阁的呢?”
“紫布衫。”
“怎么没见着御灵阁的弟子?”
“本阁弟子人数不多,想必此时都在阁中练功。”
“咱们不是主修术法的吗?”
风五叔道:“术法大多失传,我阁弟子除了医道,剑、气、术法全修。”
“那岂不是博学而不精?”
“还是那句话,师父领进门,修行看自身。”
“哦。”
二人又走了一段路,经过一大片茂盛的竹林。离城认得那些竹子是龙鳞竹,在京都是极其名贵的品种,太师府的花园中栽种了数棵,不想却在此处见到这么大的一片,十分壮观。
御灵阁位处栖阙峰的西南面,绕过竹林,便可见牌楼。走上十几级台阶之后,是宽阔的演武场,也是御灵阁弟子日常练功的地方。离城见到二三十名弟子正在练剑,年岁参差不齐,有十四五岁的少年,也有年过四十的中年人。众人长剑挥舞,步伐整齐,人虽不多,却气势如虹。上方的台阶上站着一个人,身姿优美,却归然不动,像是领头的弟子,正在监督大家练功。
风五叔带着离城绕过众人。几个年纪偏小的弟子边挥剑边低声喊道,“五师叔。”“五师叔,你回来啦?”“五师叔,山下好玩吗?”
“好好练剑,莫要分心。”风五叔笑道,接着带领离城来到那名领头弟子的身前,唤了声,“陌儿。”
离城见眼前的少年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面如冠玉,目若朗月,气度华丽,风姿卓绝。他头戴羊脂白玉冠,手持玄铁长剑,冷冷清清的,有遗世独立之姿,飘飘然,有天人神仙之态。他身穿玄天银凤袍,不同的是,衣袍的凤纹图样要复杂一些,看着跟普通的弟子不同,更显繁华。
陌云微微低头,拱手道:“五师叔。”
“阁主出关了吗?”
“半月前出了。”他道,“师父在竹舍,弟子这就带你去。”
“这是阿离,我准备请阁主收他入门。”他又对离城道,“阿离,这是你陌云师兄。”
离城见陌云与哥哥的年岁相仿,心想,哥哥在京都的世家公子中也算得上出类拔萃的人才,只是跟这位神仙般的师兄相比,恐怕还要逊色几分。
“陌云师兄好。”离城忙道。
陌云淡然地点了点头。
离城跟着二人又上了十几级台阶,前面出现了一座黑石修的大殿,上面写着“灵鹫殿”。几人沿着青石小路,绕到了灵鹫殿的后面,路上经过了几所精巧的凉亭,一座小花园。离城见到一座修在半空的石桥,下面雾气萦绕,深不见底;远处可见瀑布,飞流直下,颇为壮观。
三人走完了碎石小路,来到了竹舍。那是一座用竹子打造的精巧房屋,建在崖边。离城一进门便闻到了一股檀香的味道,见里面布置得极为雅致。
一名五十岁左右的道人在竹席上打坐,只见他头顶莲花青玉冠,身穿玄天银凤袍,凤尾图纹绣在胸前,看着十分气派。
道人睁开了双眼,只见他眉清目秀,俊朗飘逸,笑容犹如皓月当空,又似春风拂面。离城心想,刚见了一个天人一般的师兄,如今又见了一个神仙一般的伯伯,想来这人便是御灵阁的阁主——霁风散人风无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