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金枝破墙来 > 第23章 二三

第23章 二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念至此,秦惊鹤不由得回忆起当朝天子景瑞帝的经历,这位景瑞帝当时是先帝几个儿子里存在感极低的一位,也就比那时年纪尚小的五皇子与七皇子好上些许,身为从民间认回来的四皇子,既无长兄的才气过人,善理政事,又不如二皇子会笼络人心,加之这个出身,朝堂之上,没几个人看好他,然而,大皇子出征大狄,本意是为其在军中积累声望,却不幸染病身故,二皇子身陷丑闻,失了重臣信任,先帝四下一望,儿子里面只剩下平庸的四皇子堪当重任。

先帝并不满意这个儿子,有传闻说,他一度想立最喜欢的三公主承大统,对于本朝而言,女子为帝不是没有先例,事实上,先帝的母亲及外祖母先后做了皇帝,国家在她们母女二人手中欣欣向荣,世人都认为这个传闻有一定可信度。

真实发生过的事是,先帝曾问过最疼爱的三女儿,即秦惊鹤的母亲,长公主秦乐游,彼时还是三公主,先帝问她,诸皇子之中,她最喜欢谁。

当时,大皇子身故,二皇子幽禁,五皇子他们年纪又小,除了四皇子,长公主又能说谁,这个问题根本不是在问她跟谁关系好,分明是先帝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随后,四皇子入主东宫,再之后,改年号为景瑞,是为景瑞帝。

一个自小在民间流落,八岁才回到宫闱的皇子,一个帝王不喜,无生母庇护的孩子,最终却是他登临帝阙,着实令人惊异,他登基后,立即给了长公主无数殊荣,这倒也说得过去,不管怎样,长公主也算有拥立之功了。

秦惊鹤回到长公主府,依然在思量此事,虽然众人公认景瑞帝与长公主的关系算是密切,但她身为长公主的女儿,对于景瑞帝,并无太多印象,记得最深的不过是景瑞帝冷淡疏离的目光罢了。

回到眼下,景瑞帝政事无能这一点人尽皆知,他能力不足却懂得放权给朝中秘阁重臣去做,也算一件好事,不过引起明里暗里的党争一事也是情理之中,得益于静和的讲解,秦惊鹤大致了解朝中的两派,一为旧日官僚老臣,以中书省的中书令李敏为首,整个老臣团体趋于保守稳妥,一为景瑞帝提拔的年轻才俊,以工部侍郎程与序为首,偏激进,朝中闲人称为二三之争,乃是因李敏名字只有两字,程与序有三个字的缘故。

譬如说针对于北面大狄的屡次进犯,二党主张和平处理,希望能订个互利盟约之类,而三党一力主战,誓要将大狄赶到海里去才算满意,再比如朝堂政策,二党对于新政策持谨慎态度,而三党从不究这些,只求速速实行再观成效,如此一来,简直堪称水火不容,天然对立,偏偏景瑞帝只会和稀泥,须知到了眼下这一步,老臣们担忧新贵将自己挤下去,自是不肯松口,而新贵秉持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原则,一个比一个有上进心,这样一来,愈发刺激老臣,便越演越烈。

此次青州水患,赈灾人选两方争执不休,迟迟不曾定下,而青州灾情紧急,景瑞帝派五皇叔前往,本身又是和稀泥的行为。

而镇守边关多年的定远侯一族,二党相当支持赞赏,三党却嫌定远侯只会枯守城池,以致多年未曾有斩获而多有非议,更有甚者,上书请求剥夺定远侯爵位,以待日后的有功之臣。

秦惊鹤想了这么一通,决定先找祝朗行问个清楚,她与他一同长大,说破天去也是存了几分情谊的。

她坐在镜子前,看着怀夕为她取下发髻上的珠钗,怀夕想了想,还是开了口:“郡主,说来也怪,那支蝴蝶金簪子不知为何寻不见了,我和杜若到处找都没找着,杜若疑心是府上的人偷了去,一番搜寻却没找到,还是李姑姑说不必再找,杜若才收手的,郡主,会不会落在文国公府上了?”

秦惊鹤瞬间记起那日种种,干巴巴地笑了笑,欲盖弥章道:“算了,不过簪子而已,丢了便丢了。”

怀夕有点惋惜:“那簪子可是郡主顶喜欢的一支,几乎每次都要带的。”

秦惊鹤故作淡然:“我现在已经不喜欢了,随它去吧。”怀夕无奈,只好应下不提。

收拾完后,她躺在榻上小憩,思绪纷乱之际,一个念头如雾中的火星点子一般,眨眼间便可燎原,秦惊鹤蓦然睁眼。

假若定远侯一开始打定主意谋逆,身为世子的祝朗行被他送到京城指不定是为了麻痹中枢,好放松警惕,定远侯才能安心发展,那这样一来,从小就被送来的祝朗行是否知晓此事便有些微妙。

他知道,却不上报,要么心里同样存了不轨之心,要么碍于骨肉亲情不愿害自己的亲父。

他不知道,定远侯将此事瞒着亲儿,在明知凶险的情况下仍将祝朗行送到京城,一来若事不成,他自己自然死到临头,但不知情的祝朗行在皇室眼皮子底下长大,还是太子六皇子的伴读,总归还是有一条命的,定远侯此举倒显了几分为父母者为子女计深远的意味来,若事成,留在京城的祝朗行既免了边关苦寒得以在富庶之地平安长大,又能顺顺利利地当上太子。

当然,这其中要免去最坏的结果,朝廷震怒,抢在定远侯之前杀了祝朗行也是有可能的,只是定远侯既然敢为此事,又怎会无半分保护祝朗行的布置?

便抛开这些从大局上的思虑,单单从秦惊鹤个人的角度上来看,祝朗行要是从一开始就知晓此事,那对她的不回应倒是真的情有可原。

毕竟他的父亲做的事是掉脑袋的,他一旦接受秦惊鹤,当了她的郡马,有朝一日东窗事发,被太后亲手养大的她该如何在京城立足?此事无论成或不成,她身为长公主独女、景瑞帝亲封永乐郡主、太后的掌上明珠,都会陷入泥潭,再难脱身。

彼时,除了一死以谢天下,她难道还有第二条出路?

秦惊鹤心中不由得千回百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