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红钗诏 > 第7章 只为自己写(捉虫)

第7章 只为自己写(捉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气渐凉,傍晚时分学宫大门处有学子次第走出,其中不少都是年轻人,神情颇为意气,喧闹声响起,便驱散了几许寒气。

学宫中典籍听到散学钟声,看到书阁中仍有学子在,只交代钟令记得关好门窗便离去,钟令看他步履匆匆,猜想这是与夫人和好了罢。

她正想着,便有一名学子走到她面前低声道:“今早徐博士讲课,出了一道经义题,劳你写两篇文章来。”

钟令还在埋头造册,还未抬头便见到一张纸条递来自己眼前,上面是“逵道方九轨也”六个小字。

钟令一看就知道这是徐谊今早在经院的治事堂布置下的课业,经院的治事堂啊,那可是麟子凤雏的汇集地了。

学宫学子两千余,经院占一半,却是招收官员后裔最少的,经院内分为三十斋,每斋人数三十人上下,知业馆生占二十斋,诚心堂生占八斋,治事堂生仅占两斋,便是这五六十人,每科进士少说也有半数人上榜。

治事堂的学生让她代笔,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她极尽此生所知所学写就的一篇时务策,那次代笔的结果是那学生拿过文章看了几眼,随后揉成一团,最后叱骂了一句“狗屁不通”。

思及此,她头也不抬,淡淡道:“我已经不再替人写文章了,您寻其他人去。”

一锭银子出现在她眼前,这可真是大手笔了,她抬头对学子一笑,“往后我都不再为人代笔了。”

学子看她态度坚决,又道:“我也不是要拿你写的交上去,我是实在想不出来如何破题,你写了我参考一二。”

这是个诚恳老实的学生,且态度很好,且他竟敢让人代笔,要是让治事堂其他学生知道了,这学生怕是要被他们的唾沫星子给淹死了。

钟令知道自己写不出令他满意的文章,将纸条与银子一并递还,起身朝书架走去,“《左传·隐十一年》有杜预注‘大逵’,曰逵道方九轨也,这题目也许是考左氏春秋。”

说话间,将一本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找了出来。

那学子顿时拍了拍脑袋,“我便说怎么他们都说此题简单,原来如此,我小时候与人打赌便输了一本杜预注解的《春秋》,自那之后我便发誓此生不读杜预注,想起来,当时我连隐公篇都不曾读到呢。”

他拿了书向钟令拱手致谢,钟令听了他的话倒是觉得有趣,她想着翻开借阅的册子,正要提笔,那学生却拦了一把,“容我想一想。”

钟令顿了顿,可又不能直接赶人,只是道:“稍后另有一位书吏过来值夜,只是书阁内不让点灯,您一时间看不完的。”

学生闻言也面生踌躇,嘀咕道:“若是看了这书,哪日叫那厮知道了,我岂不是又赌输了?”

钟令只当不曾听见,暗觉好笑,难道那下一个赌是赌他做不到此生不翻此书?

见他如此踟蹰,她看了一眼他的穿戴打扮,想着便清咳了一声,“想来若是叫书童婢子念来,便不是自己看了。”

学生立时如醍醐灌顶,欢颜道:“正是,正是。”

又拱手向她致谢,看她才提笔便报上自己名字,“经院治事堂,尹去非。”

等她写好了,又从腰间解下一枚拇指大小的印章盖在了自己名字上。

借完了书,他还不打算走,问道:“你为何不写文章了?”

“我要写,只是不替别人写了。”

学子“哦哦”两声,还想跟她说几句话,见她无甚谈兴便也歇了心思,作揖与她道别。

钟令对他笑笑,“尹郎君客气。”

学生微笑点头后也离去,回去路上不免想起来同窗们对这钟令的评价,道其小人奸狡,不可与之,如今看来实在错谬,这可实在是个好人呐。

好人钟令并无暇去想旁人看她是好是坏,她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要挣钱,还要想法子赶上今年学宫的入学考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