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红钗诏 > 第39章 初一

第39章 初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叔公,与我们这般身份的人家来往,他们用不着知事懂礼。”她收敛了几分意气,低眉道:“我说句不敬的话,正五品的员外郎,七叔公拼搏了大半辈子,也算是达到了这世上绝大多数读书人所能达到的巅峰,裴祭酒十四年前中的进士,如今正四品,在裴氏族中,还更有佼佼者,另外两位更不必说了,一个长公主的儿子,另一个薛度,对外说是商人出身,实则是两朝宰辅后裔,三叔公以为,他们口中说着报恩,是真的报恩,还是怕别人说他们寡恩少义。”

族长被她说得一愣,深思了许久,再次看向她的目光便带了深意,“你的话不无道理,只是,有些可惜了。”

“我不必为了这恩情而提心吊胆,便十分值得。皆知施恩不图报,我只是贯以行,他们如何,并不为我所想。”

族长摇头,许久,还是长叹一口气,“还是可惜了。”

钟令笑了两声,“此事,还劳三叔公写信向七叔公说明。”

“唉,何必叫他也惆怅一场。”

钟令想来也是,见他再不言语,便也沉默随行,并未如寻常晚辈一般出言宽慰几句。

她心中对钟氏一族并无怨念,唯独对这个老头,是决计不肯低头讨好的,不管他当初用心如何,他的举动确实是险些将她祖母逼入了绝境,她祖母没有对他说过一句软话,钟令也不会。

族长显然也没有盼着她毕恭毕敬地解慰自己,只是心中有些懊恼,又担忧着胞弟的仕途,目色深沉地看了她几眼便转过头去,“事已至此,便不必令他知晓了,至诚至真也未必不好,走吧,去瞧瞧你七叔公捎回来的东西。”

……

“这几匹都是好料子,等出了年,我找人给你做几身衣裳,就照岑小哥和薛小哥穿的式样做,再托人从城里捎些红绢回来,也做那般镶红绣花的。”董五娘翻着几匹绢帛,笑着问道。

钟令轻笑,“可不能照着他们的式样来,他二人脸皮白嫩,穿红戴绿的好看,我不行。”

“怎么不行,你比他们长得还俊俏,就是晴天雨天的不顾惜,痩了些,到时候把肩身做得硬挺点,便显得壮实了。”董五娘招她上前。

钟令屈膝在她身前,由着她丈量自己,“一拃、两拃……九拃、十拃,还不够十一拃,都一年没长个了。”

她听着祖母略带嫌弃的语气,笑道:“不长便不长了,好些同窗都没我高呢,再长高祖母该养不起我了。”

“胡说,养你能费几碗米。”

“伯母,给小令量个儿呢!”

两人看出去,见到竟是衙役赵五,此时正隔着院墙在打招呼。

见到儿子的旧友,董五娘显得极为高兴,招手道:“五郎来了,门搭着的,进来就是。”

钟令也小跑过去迎接,“五叔怎么来了?”

赵五将手上的提着的一刀羊肉和两个纸包递给她,“那个张宽,还一直攀咬你,嚷嚷着要揭发立功,说李林当初言辞凿凿提到你曾经绑架了人还敲诈了赎金,县尊叫你明日去衙门一趟,就是问几句,你放宽心去就是了。”

钟令点头,她早就想到了自己会去县衙配合调查,只是没想到这么快,“我以为过年了,县衙里也会歇几日。”

“哪里歇得了,也就昨日歇了一天,这回牵扯颇大,连淮城军都派人过来查问了,前几日已送急报回京,县尊说若是不尽早结案,怕是京中也要派人过来。”

正说着便来到了堂前,赵五止住话,搀着起身来迎的董五娘坐下,“伯母可还健旺?”

“健旺着,这大过年的,家家拜会来往都忙不过来,怎么跑我这里来了?”

“伯母这话是怪我往年来得不勤快了。”

“哪里是怪你……”

两人笑着说了一阵话,董五娘便要他留下来用饭,赵五才道:“我也不便久留,待会儿还得去薛郎君跟郑郎君府上一趟,叫那伙毛贼闹得,真是不得闲静,我过来啊,一是给您老人家拜个年,二来也是知会钟令一声,叫他明日去县衙里一趟,记得把你的刀带上。”

“去县衙?”

“并不要紧,伯母莫急。”赵五笑道:“当日他与贼寇接触最多,找他去也只是问上几句话罢了,钟令如今在我们衙门里可十分行俏,县尊县丞都爱他得紧,且还有那几位贵人看着,谁敢叫他不高兴了。”

这话听得董五娘开怀不已,笑完才嗔道:“这浑家伙,还讨得了喜。”

钟令任他们打趣着,送走赵五后便在心中计较起来,如今刘川踪迹未知,从京城传来的动静也能窥晓几分他的动态,他胆色非常,与自己又是一条绳上的,起码目前不会出卖自己。

而李林已死,张宽他们咬得再死,在旁人看来也不过是他们记恨自己存心报复,即便县令等人有心去查,或许能查到年关四处散银子的侠士与绑架李徹的人有关联,可是,一个虚名薄利的大侠跟为了几块铜板便肯行代笔之事的钟令能有什么关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