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水远山长(清初) > 第73章 铮铮(上)

第73章 铮铮(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醒过来时,他不在身边。起身披上衣就见济兰泰姑姑拿着梳洗用具进屋,我居然有了一种奇异的安心。老妇人一句话也未说,我也没有问该去哪里找他。

军医在我梳头时便等在外间,济兰泰姑姑依然给我编了辫子梳小姑娘的发型,看来她心里明镜似的,什么都明白。待军医帮我仔细看过伤口又换药离开,也未见努尔哈赤回来。

济兰泰姑姑把我的步摇换成了一只尾部雕蝴蝶的玉簪:“贝勒爷去练晨功了,这是雷打不动的习惯。格格要不要去瞧瞧?”

那就去吧。

他其实就在我们住的寝殿后身的回廊,廊下还放着他的兵阑,少了一杆长矛——自然在努尔哈赤手里。

我走到围栏边,望了眼他身边围着的人,便没有下到庭院中去,

我当然在看他。昨天夜里落了雪,但是并没有冷到可以把白色留下的地步,有化掉的雪水从屋檐上滴答滴答落下来,像串着淅沥的雨。

我和他的视线接上,努尔哈赤要推到我这个方向闪着寒光的矛在空中转出一个弧线去了别处。

原来冷兵器飞速地划破空气的确是可以劈出泠泠声响的。我倚着栏杆闲闲地打哈欠,尽可能地不去看院子中央那个几乎比朝阳更加耀眼的人。这一刻,我开始明白杜甫老先生的“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令人心惊又心动的场景。或许武功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真的存在吧?

也许是我站在这的原因,他很快收起了身上令人敬而远之的杀气,把手里那支两米的长矛放了回去。

他遥遥瞧我一眼,我低下头一笑,拿起了侍女捧来的他的衣服,会意走到他身边。他的额角还有汗珠,光裸的上身甚至散出隐隐的温度。

我把他的袍子松松垮垮地随意搭在他肩上,用只有我们两个能听见的声音问他:“你的烧彻底退了吗就出来折腾?”

他倒没客气,直接搂住了我的腰,声音听不出喜怒:“嗯。”

我抬头接上他的视线,得到一个肯定的眼神,继续低声道:“怎么贝勒爷总要把事情搞到这种让所有人误会的地步?”

他当然不会回答我这样直白的话,只是拉着我搭在他肩上的手:“站冷了吧。”

从他手心渡来的热量的确是在说,我要比此刻他冷些。努尔哈赤引着我的手贴在他的腮边吻了吻,我还没回过神这是个什么状况,就被他拦腰抱起。我赶紧抓住了他身上的袍子。

“你这样……”我听见因为我的动作他轻声地笑,“别再着凉。”

“今天要带你出去,”他再次未理我的话,“我去洗一下,你回去换身厚点的衣服。”

我忍不住帮他擦掉了额角的汗:“我们要去哪?”

“兵器库。”

昨天又是雨又是雪,地面浮着一层水,那下面却是薄薄一层冰,马走起来格外艰难。加之努尔哈赤根本不愿太多人知道兵器库的存在,去的人除了我和舒尔哈齐,就只有穆哈连。

我不太清楚葛盖摇摆不定的背叛是否会给努尔哈赤敲一敲警钟,看他这个态度,显然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和下属出生入死的关系。我不知道该怎样提醒他,我想起他在来赫图阿拉的马车里和我说的,他心里都清楚……可是,唉。

我被他藏在斗篷里,连脸都没机会完全露出来。他似乎走得很急,我迎着风的那一侧脸颊都被刮出刺痛的寒意,难免往他身上又靠了靠。

努尔哈赤搂着我的手臂松了一下又收紧,接着他又戏谑地笑着:“让你穿厚一点你不听。”

那座掏山掘出的库房就在赫图阿拉城外不超过十里的地方。努尔哈赤直接将库房、打铁窟选在了半年前我们共同发现的那座铁矿附近,如此一来从山中开采的铁矿石就可以直接运到打铁匠人的手中。

我们一行人加上护卫的亲兵也不过十人,在赶往兵器库的路上便见了马车拉着的刚刚采出的红褐色石头,看来,赫图阿拉的铁矿产出的生铁,是今天的磁铁铁和赤铁。穆哈连极有头脑地立即遣亲兵留在原地,自己先走一步去通知兵器库努尔哈赤快到了。至于搬运的士兵们——他们一直低头看护着采出来的矿石,并未看见努尔哈赤的小队。

努尔哈赤所说的兵器库更像是个打铁作坊,还没进洞就能感觉里面传出的火热气息。

这座山窟挖了足有十米多高,看那样子走进去还能再下一层或是上一层。我们步行到洞口,只见里面用火把点亮的巨大空间里,有百人左右在这三层的作坊内劳作。他们大多赤膊上阵,辫子都绕了脖子一周搭在肩上,有的在锻造生铁,有的在拉风箱,有的在给刀剑抛光开刃,有的几个人扛着凉下来的成品往三层走,像是运上去。

努尔哈赤走进去的时候,没有人与他问好。我们站在门口的位置看几个士兵一起轮起锤子凿砸一片看起来要做成佩刀的生铁好久,才有穿着整齐的额真从进门下面的那一层匆匆跑上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