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掌柜她要卷死餐饮同行 > 第22章 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第22章 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二成多呢!”陈瑞安想起来都心痛。

一天少赚六十文,一个月可就小两千了!

爹想了想,问:“那少这二成多的原因是什么呢?”

陈瑞安其实早就自己分析过,被爹这么一问,立即娓娓道来:“最主要的原因是速度。一方面,哥他现在一人兼管出餐和招待,肯定比两个人分工要慢。另一方面呢,哥他煎饼的时间短,速度要本来就比我慢一些。

“哥招待客人不如我,也许也有一些关系。但我们酱香饼的生意其实已经很稳定了,大部分都是回头客,所以应该影响不大。”

爹听了陈瑞安的分析,只觉十分清晰明了,赞许地点点头:“说得很好。那你有没有考虑过,留你哥一个人做酱香饼,你去做其他的营生?酱香饼没了你,只损失二成生意的话,那你去另起一个别的摊子,收益会更高。”

陈瑞安扁扁嘴,道:“我其实也想过。但最终没有做呢,原因有三。第一,酱香饼摊的生意从第一天就很好,这有运气的成分。我另起一门生意,又要再投入钱,又不一定能成功。”

爹插嘴道:“没有投入、没有风险,也就不会有回报。你开始卖酱香饼的时候,也是带着这样的魄力去做的。”

“……嗯,您说得对。”陈瑞安仔细回忆了当时的心态,“但是那时候实在太缺钱了,我想着总得找点出路嘛,做就做了,没想那么多。”

爹笑道:“这是什么道理,手里有点钱了,反而怕亏了?”

陈瑞安想了想,也觉得有些荒谬,不由得也跟着笑了:“还有第二第三个原因呢。第二,我们现在出摊,在早高峰的时间点,客人几乎是没有断过的。

她道:“我觉得,我们还没有发掘出酱香饼摊的最大潜力,总觉得有些亏。

“我想着等我做得更熟练,速度更快了,大概能摸索出已经做到顶了,再想其他的。”

爹示意陈瑞安先暂停,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目前限制你们产量的,不是速度,而是设备呀!负责招待的那个人,手里是闲着的,这个人就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果增加一口锅,那就可以一个人看着两口锅煎饼,另一个人切饼、招待,这样才是最快的。”

陈瑞安立马发现了不可行之处:“但锅和炉子很重!我们两个人,带不动那么多东西。”

“你之前不是设计了一辆车么?用那个推,总推得动吧?”爹曾经看过那张餐车的设计图,很是欣赏。

陈瑞安苦笑道:“但做一辆车出来很贵。万一做出来,发现其实生意又没有好到需要两口锅,岂不是很亏。我想着,靠我先摸索,总归更便宜些。”

爹摇摇头,道:“什么是‘顶’,这是摸索不出来的。生意场上瞬息万变,今天你的酱香饼受欢迎,明天别人又出了一个更受欢迎的,不就马上有变化了吗?

“做生意,最要紧的是机遇。趁时机最好的时候,进场去赚一笔;不好了,不要恋战,立马就出来,去寻找下一个时机。

“死守着一样生意,那就不叫商人,叫贩夫走卒了。”

陈瑞安很无语:“……爹,我就是个摆摊的,我本来就是贩夫走卒。”

爹尴尬地笑了两声:“……呵呵,你将来会是很厉害的大商人的,呵呵。”

爹说的都有道理,但是要掏钱,陈瑞安还是有些迟疑,因此她继续表述她的第三点原因。

“第三,对于一个小摊来说,虽然两个人稍稍有点浪费,但一个人又实在太少了,做起来会很累。我看哥这几天,好像都瘦了。”

爹道:“那是因为你们两个都在同时做两份活儿。如果一个人只做酱香饼卖,不干别的,一个人手就足够了。”

但是陈家兄妹的工作都算是好工作,也无法割舍,只好把两个人拼起来,当一个人用。

一番谈话下来,爹得出了结论:“我建议你们,雇个人吧。每天只做辰时一个时辰,工钱不会高。要赚回工钱的本,绰绰有余。”

陈瑞安前世的爸妈是做的是卖早点这种小本生意,他们秉持着一个始终深深影响着陈瑞安的观点——

“工钱再少,总归是给别人了。自己干了,不就赚到自己手里了吗?”

爹叹气道:“你这么聪明的人,怎么想不通这么简单的道理?煎饼这样简单的事情,只要肯学,谁都能做;但你有一颗天生适合做商人的头脑,这才是独一无二的。

“小安,你靠你的头脑,把这一个时辰花在别的事情上,就能撬动比这大得多的财富。如果你硬要赚这点小钱,那你能得到的就只有——”

爹摊着手,指了指陈瑞安的身下的床:“一个坏掉的腰。”

陈瑞安想起了后世一本书的书名:《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两人身残志坚,促膝长谈,均感到颇受益。

爹不愧是做了一二十年生意的商人,经验丰富而有全局观,分析鞭辟入里。

陈瑞安听得热血沸腾,说干就干,立马拿起纸笔,重新规划起自己的小生意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