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苓腿脚不方便移动,只能指挥着两人,两人也是在灶房做了多年的,动作麻利,所以没到半个时辰呢就已经把菜全部炒完了。
收拾了两个大饭盒,外加一桶符苓早就在水缸里镇着的绿豆汤,最后两个人都拿不走,还是林母装了两个藤筐,用扁担挑着才装下。
两人小心的把饭菜挑到地里,在田边把包裹陶碗的布拆解了,这是符苓的要求,怕路上的颠簸把碗碰碎,现在正好可以铺地上。
林母把饭菜都拿出来摆上了,朝地里喊去:“先歇歇吃了饭先。”
杜仲在后面最先听到声音,就超前面还在猛猛割稻子的几人喊:“娘和奶奶送饭菜了,叫吃饭呢。”
也就这时候大家才直起了弯了一天的腰身。
“先喝碗绿豆汤解解暑。”林母和杜奶奶先给在烈日下辛苦劳作了一上午的众人,一人打了一碗绿豆汤。
入口绿豆汤竟不是热的,杜顺开口:“二婶,你多大一早起来煮的啊?还是镇过的,辛苦二婶!”
“那里是我煮的,是你妹妹,知道大家辛苦自己张罗的,放在水缸里镇着。”林母笑着说,心里暗暗夸自己闺女是真的懂事。
“苓娘腿脚没事吧,大夫不是说不让下地。”杜父听了赶紧问道。
“你那闺女主意大的很,自己偷偷摸摸的下地了,我们回去米饭都煮好了,注意着没用受伤的脚使力,等忙完了再带她去城里瞅瞅。”林母提起也是气,但也心疼。
“没事就好,苓娘也是孝顺孩子,先吃饭吧。”杜大伯听见没事也安心下来。
“是孝顺,心疼她奶奶辛苦,今儿这菜就是她张罗的做的。”
“那我可要好好尝尝,实哥儿你运道倒是好,可以提前尝尝苓娘的手艺了。”
杜顺一把拉过旁边没开口说话的周实,杜顺见今天他干活的那个拼命劲儿,对这个妹夫也接受不少。
大家把手上的绿豆汤喝完就盛了一大碗白米饭,几个菜也都在布上摆好了,想吃什么自己挟什么。
看着那微红透亮的红烧肉,大家的筷子下的飞快,没有多一时就第一个见底。
杜爷爷开口夸道:“苓娘手艺好,这菜味道好的很。”
杜爷爷年纪毕竟大了,这种软烂的菜是最合他口的。
其余众人都没开口说话,筷子使的飞快,风卷残云的把剩下的菜都打扫完了,连那一碗的霉豆腐都没有剩下的。
林母看大家吃的差不多,又给每人打了碗绿豆汤。
大家累了一上午,也就此刻能歇息片刻,刚刚又吃得好,每个人都还有自己合口的菜,吃了个肚溜圆儿,端着碗绿豆汤坐在地上慢慢喝着。
“苓娘的手艺这么好这么些年都没露过,马上就要嫁人亏了亏了。”
“亏什么亏,苓娘心疼大家才舍得做这么些好菜,瞅你这贪嘴的样儿!”
杜大嫂给自己儿子翻了个白眼,苓娘炒菜舍得下油下盐,可不就是味好嘛,要是天天这么做菜谁家能这么吃啊。
“她就是好折腾,那红烧肉还用糖炒了炒,我还骂她瞎搞呢,没想到做出来味道不赖,以前也少让她进灶房,马上嫁人了,可要好好练练了,不然不像话。”
林母一遍收碗一边瞎聊着。
杜顺闻言就是一巴掌拍在周实背上,周实一时没防备被拍的身子往前探了探,
“你小子去了苓娘真是占便宜了,可真是个有口福的。”
"是我有福气。“周实只能老实应到。
歇了半盏茶的功夫,众人也麻溜的起身继续收稻子,符苓家里只有三亩稻田要收,人多赶着收个两天就差不多了,地收完把稻子晒个两天就可以摔稻了。
这两天周实都早早的来帮忙,干活又快又卖力,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对着这个杜家未来的女婿都暗暗点头。
第一天回去符苓就叫杜父找了跟两根木棍,按着前世的样子给她做了一副木拐,所以她这两天就帮忙做好饭,到点就有人回来把饭带到地里。
因着大家吃的有油水,比往年还更有力气些,大家也更卖力,符苓家里的三亩地收了两天,顶着天黑把最后一点收完。
“明个就收我们家里的,符苓做饭好吃,就拜托侄女再帮着做两天饭,等侄女出嫁了我给她打根簪子。”杜大嫂见已经忙的差不多了,就跟林母拜托着。
“做两天饭而已,是她一小辈应该的,簪子什么的就不要提了,上回去送谢礼时章娘就贴出去根银簪,我们都还没补给章娘,嫂子莫要再提。”
杜父轻声开口,他们夫妻俩在这个嫂子面前一向不敢高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