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无论她走到哪里,得到的回答总是摇头和遗憾的眼神。这黑色的花似乎并不属于这个世界,它既不在任何人的记忆中,也不在任何一本草木图鉴里。
当小姜回到摊位时,原本满满当当的鱼摊,只剩下寥寥几条。这个季节,卖鱼的摊位本就不多,而她带来的这些鱼,不仅个头大,还特别肥硕,是市场上最抢手的货。
“刘婶,您辛苦了!”小姜感激地说道。
“哎呀,小姜,你可回来了。你这鱼真是好,个大肉厚,很多人都说是这场冬天里难得的好鱼呢!”
刘婶笑着回应,眼中满是自豪。“你快来看看,剩下的这些也快卖完了。托你的福,今天我的豆腐生意也格外好啊!”
天空渐渐染上了一抹橙红。集市上的人流散去,商贩们也开始收拾起自己的摊位,准备结束一天的生意。
“好嘞,今天就到这里了!”隔壁摊卖水果的大叔吆喝着,麻利地将最后一个苹果装进篮子里。
不远处,糖铺门口。孩子们围在周围,目不转睛地看着,直到最后一块糖人被小心翼翼地包好,放入盒中。
“大家都辛苦了,明天见!”
刘婶大声招呼完周围的邻居,转头对小姜说,“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咱们的运气不错!你还是隔一日再来吗?到时我帮你占位!”
女孩笑着点头,鱼摊已经被她收拾得干干净净,只留下几片鱼鳞闪着微光。
天际云霞像打翻的颜料,五彩斑斓铺满天空。一阵风卷着潮气穿过巷子,似是追逐着那肩挑竹篓的女孩。小姜跳上返航的渔船,往湖心小岛去。
天色一瞬就暗了下来,“坐稳喽!”老渔叔突然吆喝一声,船身猛地倾斜。小姜抓住船舷,只见方才还平静如镜的湖面骤然掀起细浪,芦苇丛沙沙作响,像无数隐形的脚掠过水面。
“要变天啊!”老渔叔望着天直皱眉,“小姜姑娘今天别回去了,半路遇上风雨可不好。去我家跟我闺女凑合一宿吧!”
小姜抿嘴摇了摇头,她要回去,姜莱一人在家。舟行至岸她未作歇息,便急急踏上另一筏轻舟。手执长篙奋力一撑,直指家中方向而去。
当小舟渐近埠头时,豆大的雨点开始稀疏地落下,打在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她的视线因雨水而变得模糊,却依稀望见,岸边立着手持纸伞的人。身影在雨幕中若隐若现,似仙似妖。
借助风势,小舟迅速靠岸,两人齐心协力,将船稳稳地推上泥潭,迅速用麻绳牢牢系紧在木桩上。她们在风里相互依偎着,一同撑伞顶着逐渐加剧的风雨,往家的方向小跑。
夜幕初降,乌云密布,天顶被墨色彻底吞食,狂风怒号。突然间,冰雹噼里啪啦倾泻而下,砸在大地上发出暴烈的声响。
二人此时已至屋内,靠在门框旁,望着外头的景象。她们抖落身上的雨水,关紧门窗,隔绝喧嚣的世界。小姜生起炉火,火光渐渐驱散了寒意。
片刻之后,姜莱端来两碗热气腾腾的姜茶,她们俩披着毛毯围坐炉边,茶香袅袅,暖意融融。
姜莱抬头望了一眼,窗外肆虐风雨,不由叹道,“真想不到,这个季节竟有这么恶劣的天气。幸亏当年修复这间屋子时,咱们特地加固了房顶与墙壁,还特意选用好的材料,现下看来,那番额外之劳,确是值得。”
小姜捧着碗连连点头。当初姜莱执意要花那么多银钱修缮这屋子,换作旁人定要觉得太过奢侈,能遮风挡雨不就行了?
更何况那时她们囊中羞涩。可她就是这般毫无保留地信任着姜莱,望着对岸渔火明灭的小鱼岛,想必又有不少渔家要彻夜接漏了。
雹子噼里啪啦砸在房顶上。两人闷头吃着晚饭,屋里只有碗筷碰撞的声响。炉火的光把她们的影子投在墙上,暖暖的。
小姜用勺轻轻搅动碗里的馄饨。这些精巧的小食,在遇到姜莱前的漂泊岁月里,是她想都不敢想的珍馐。
薄面皮裹着细嫩的鱼肉馅,在清亮的汤里浮沉,每咬一口,鲜甜的汁水就在唇齿间迸开。她小口小口地吃着,生怕吃得太快,这份温暖就会转瞬即逝。
“砰砰砰!”
急促的敲门声混在风雨里炸响。两人一惊,筷子悬在半空,四目相对。
这荒郊野岭的,除了她们,还能有谁?